克拉玛依网
[ 首页 · 周刊 ·  教育 ]
体育,不止“育体”更是“育人”

    ●陈晓丹

    在克拉玛依区举办的首届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联赛中,学生在赛场上拼搏角逐、挥洒汗水,展现出与平时在课堂中截然不同的“另一面”。

    这场比赛也是一种信号,传递出了“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这一论述不仅强调了体育是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强调了体育的核心价值诉求。

    “欲有强健之国格,必先有强健之人格,强健之体魄。”对于处在“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来说,体育更加不能缺席。因为它不仅关乎青少年个人发展,更牵系国家与民族的未来。

    对个体来说,体育不仅能够帮助青少年强身健体,更能为其培养健康人格奠定基础。

    首先,在各类体育活动中,常常要求参与者克服困难、不惧失败、勇于挑战,这就有利于青少年形成勇敢、坚毅、果断等优秀品质,这些都是青少年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因为在人生旅途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只有跌倒后坚强站起来,才是面对挫折最有效的举动。

    其次,体育运动重视规则和合作,而对规则和合作的理解,也是一个人能够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的重要因素。

    在运动场上,“单打独斗”很难带来胜利;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的力量远不及团队协作发挥的效用。在体育运动中形成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合作能力,能够帮助青少年步入社会后更好地发光发热。

    对国家来说,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弘扬体育教育的价值,也是新时期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必然要求。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认为,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而“我们注定将生活在学生和学生的学生创造的未来社会。”

    当今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人的素质和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 会为国家未来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从我市体育教育的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市结合实际,以促进学生养成终生体育锻炼习惯为目标,不断提升校园体育文化水平,体育教学在各校的教育实践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5年起,我市开始推动校园足球运动的全面普及,借助于足球项目在我市各个中小学形成的良好运动氛围,篮球、排球、轮滑、冰滑、武术等运动也在不断发展,2020年,我市16所中小学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排球、冰雪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各校特色体育课程多点开花。

    不过,仅仅依赖校内开展的体育活动并不能完全满足青少年在发展体育方面的需求。因此,还要积极构建社会和家庭的校外体育平台。

    家庭方面,家长要扭转意识,明白体育好、学习好和思想品质好是一致的,同时为青少年树立良好榜样,引导孩子参与体育锻炼。

    社会方面,需要加大资源投入、完善资源配置,加大举办社会体育活动的频次,努力推动全社会形成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

    通过社会、学校、家庭合力,让体育真正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才能更好地为青少年成长筑基。

时间:2021-04-26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相关信息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