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1)班主任导师王德英为学生讲解习题。
高一(8)班主任导师候爱巧在课间和学生聊天。
我市实施教育转型改革后,高级中学探索建立了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主任导师和导师结合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如果说过去单一的行政班模式着重于“管理学生”,那么这样双轨并行的模式则更倾向于“陪伴和指导学生”。
其中,主任导师要承担起落实常规教育、营造优良班风、拟定班级管理目标、指导学生开展班级活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等职责,这不仅要求教师通过课堂讲授做到“教书”,也要真正参与到“育人”中去。
从过去单一的管理,到现在温情的陪伴、细腻的指导,这样的做法更接近真正意义上的“全员育人”。
挖掘学生潜能
“教学相长,幸福共享,这是梦开始的地方;教学相长,幸福共享,你是我的骄傲。”
4月15日,伴随着青春昂扬的校歌,市高级中学师生又开启了崭新的一天。
这首校歌的演唱者名叫张泽沅。2019年,张泽沅正上高二,他当时的主任导师候爱巧在校园艺术节和各类班级活动中,发现了他的音乐天赋,便向学校艺术组推荐他去录制校歌.
候爱巧回忆,说服张泽沅去演唱校歌的过程并非水到渠成,经过3次沟通交流后,有些内向的张泽沅答应“去试试”。
最后一遍录制结束时,已是凌晨1时。张泽沅拨通候爱巧的电话,把录好的歌发给了她,并对她说:“老师,我希望你是第一个听到这首歌的人。”
如今,这首校歌每天都会在校园里播放,每每听到这首歌,候爱巧都会回忆起这段往事,想起那句让自己彻夜感动的话,她为自己主任导师的身份感到无比自豪。
“学校的转型发展为学生搭建起了一个个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作为主任导师,我们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帮助学生挖掘潜能,做他们学习生活中的引路者、陪伴者、倾听者。”候爱巧说。
高二(13)班是该校的“艺考班”,作为该班的主任导师,赵亮和候爱巧有相同的想法。
4月13日,赵亮带领学生根据校园内井盖的特点和位置进行了创意性绘画,用画笔给井盖穿上了“卡通装”,使这些原本不起眼的设施成为了学生“打卡”拍照的新宠。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对应的教育的方法也不应完全相同,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赵亮认为,主任导师的工作重点就是在了解学生的个性、爱好基础之上,指导学生制定其自身成长计划,使每个学生都在有针对性的指导下,发挥最大潜能,取得最大成功。
改变教育理念
高一(1)班语文教师王德英同样担任主任导师的工作,她对培养学生的最大感悟是“学会放手”。
“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不断为老师赋权,所以我认为,我们也要为学生赋权。”王德英说,无论在班级活动还是班级日常管理中,主任导师都要让学生学会自我规划、自主管理。
为此,王德英让班里的学生组建了不同的学习小组,各小组成员不仅在学习上取长补短,也会在自我管理上“责任到人”。
每周班会课,是学习小组的总结时间,各组成员会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小组优势和不足,并针对需要改善的方面提出解决措施。
“一个小组总结时,也是其他小组吸收经验的时候。比如上周是第三、第四学习小组进行总结,他们就根据此前第五、第六小组总结的问题,比照自身做了改进。”王德英说,主任导师通过指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从而帮助学生主动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管理,他们才会拥有受尊重与被信任的感觉,这也培养了学生自我发展与自我负责的理念。
在高二(1)班主任导师高咏咏看来,成为主任导师后,教师对教育的认识会产生根本性改变。
“过去班主任‘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是行不通的,现在我们要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让学生获得更好发展。”高咏咏说,主任导师的关键性任务之一,是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行正确塑造。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主任导师需要建立一种以师生个性全面交往为基础的新型师生关系,用先进的思想、观念和适合中学生心理特征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学校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责任意识,作为主任导师,我们根据这一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日积月累,学生的人生理想产生了巨大变化。最初,大多数孩子的人生理想聚焦于‘小我’,比如长大后找一份好工作,能赚钱。后来,学生开始意识到要为祖国做贡献,尤其是疫情防控时期,很多学生都提到未来想从事科研工作,这也让我们深感欣慰。”高咏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