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 首页 · 周刊 ·  教育 ]
理解成长是有效教育的前提

    ●陈根法

    观点集萃

    ■ 我们所谓的成长,是精神上的成长。要谈教育,就要先理解成长

    ■ 成长由其内在的力量推动,任何外在照料都要符合这种内在力量的发展

    ■ 教育是在恰当的时机和地点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帮助

    ■ 教育不能只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任性而为

    ■ 孩子成长不是被雕琢、塑造的过程,而是自我塑造和自我发现的过程

    ■ 有效教育的前提是先理解成长的奥秘,然后把握好教育微妙的节奏

    生命体的“变化”

    石头、树、猴子、人,这四种事物究竟有什么区别?

    也许有人会说,这么简单的问题连小孩子都知道。

    但是且慢,常识后面也许正隐藏着真理。正如很多人都看见苹果往地上掉,唯独牛顿据此发现了万有引力。

    我们知道,石头是没有生命的,所以在很长时间里它都不会有变化;但是有生命的树、猴子、人似乎每天都在变化,这是生命体的一个重要标志。

    生命体的“变化”通常被称为新陈代谢。这种新陈代谢是事物基于其内在力量推动下的变化。缺乏这种内在力量,任何外在因素都无法促使其产生相似变化,这是生命体的又一个重要标志。

    人受自身意志影响

    树、猴子、人虽然都是生命体,但他们变化的能力却有很大不同。

    树可以变化,却不能运动;猴子既可以变化,又可以运动,这是由于猴子具有更复杂的神经系统,使它可以适应更多样化的生存环境。

    猴子与人都是动物,它们都能运动,但猴子的运动出于本能,人的运动则既有本能因素,更有意志的作用。这是因为人具有高度发达的大脑神经,这使人成为了万物之灵。

    究竟什么才是教育

    究竟什么是教育?这是人类普遍关心的问题。

    我们从来没有把培育一棵树、养大一只猴子称为教育,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我们精心照料。

    我们只把培养人称为教育,因为人不仅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体,更是精神意义上的生命体。精神是一种更高级也更复杂的生命现象,我们所谓的成长正是精神上的成长,没有精神上的成长,人和猴子就没有太大取别了。

    所以要谈教育,就要先理解成长,教育是相对于成长来讲的。

    成长由内在力量推动

    成长由其内在的力量推动,任何外在照料都要符合这种内在力量的发展。孩子快要出生了,这是胎儿的内在力量在推动,等到母亲开始阵痛,助产士才有帮忙的机会。

    教育就像助产士,孩子依靠自身的力量在成长,教育则是在恰当的时机和地点为他们提供帮助。这种帮助过早、过晚、过多、过少都不利于孩子成长,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阻碍或扭曲孩子成长。

    这正是教育的难点所在。我们对教育的困惑与无奈,都源于我们不能把握教育的节奏,也不知道如何当好助产士。

    理解成长把握教育节奏

    教育不能只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任性而为。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不是可以任由其他人所决定的。

    假如教育者能够创造条件,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遵循其内在的规律和节奏,他就能健康成长,成为具有创造力的人、幸福的人。

    孩子健康的成长不是被雕琢、被塑造的过程,而是自我塑造和自我发现的过程。

    当我们谈教育的时候,潜意识往往认为教育者是主动的,受教育者是被动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都是我们教育的结果。但当我们谈成长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它意味着孩子是主动的,老师和家长是被动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在于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否被干扰和扭曲。

    所以,有效教育的前提是先理解成长的奥秘,然后把握好教育微妙的节奏。

时间:2020-09-28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相关信息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