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 首页 · 周刊 ·  教育 ]
美育,始于心而现于行

    ●陈晓丹

    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我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但相比德、智、体、劳,一直以来,很多人对于美育概念的认知却相对模糊。

    什么是美育?一些人会将美育和习得音乐、绘画等艺术技巧画上等号。但事实上,美育不是技能教育,而是心智教育,其核心在“育”,根本在人,目标是完成对社会个体人格的塑造和完善。

    正如蔡元培说过:“美育的目的在于陶养人的感情,认识美丑,培养高尚的兴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笔者认为,美育应始于心而现于行,是完善自我、追求卓越、提升自我软实力的基础之一。

    何为“始于心”?

    对美的追求和享受是人类的一种天性,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能够给人来带愉悦和快感,而这种感觉会让人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

    美育就是引导人们从内心深处发现和认知美。当我们真正从内心开始追求美、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时候,自然就会外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从而获得更好的生活体验,即“现于行”。

    这一点首先在于美育对个体形成良好的、高级的审美情趣的助力。

    诚然,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美丑也不是绝对的,但一个人看待美的角度可能决定了他的精神高度,体现他的格局。

    在消费降级概念盛传的今天,很多人将单纯的感官愉悦和刺激与美画上了等号,甚至出现审美偏差——现实生活中,一些低俗、恶搞的短视频层出不穷;很长一段时间中,影视片中的男女主角不再比拼演技,是否拥有一张大眼睛高鼻梁的“网红脸”成为了资本之一……美育就是让人们意识到,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比年轻、美貌、金钱更重要的事。美也可以是幽默、力量、智慧、事业以及面对困境的勇气。

    其次,在于美育能够引导个体懂得判断是非对错,凝聚和传递真善美。

    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表现了一个辛劳一生的父亲形象,满脸的沧桑,表现父爱的伟大,引人思考,教育学生为人子女,应孝顺双亲,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史铁生的《病隙碎笔》中,流露着对命运和信仰、灵魂与肉身、生与死的探索,充斥着对生命的尊敬,对生活的坦然,彰显着生命精神之永恒。

    美育引导人们认识到,在传统文化、经典艺术中,蕴含着深厚的审美意蕴,对于倡导真善美、甄别假恶丑,具有特殊的意义,由此激发人们对人生、对社会的热爱,避免“空心人”现象。

    美育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要做好美育工作,更需要从青少年抓起。

    学校是美育实践的主渠道。可以开设系统的美育课程,也可以在各个学科中潜移默化地融入美育内容,由此为学生普及美学知识,培养审美情感。另外,还可以创新教学方式,丰富美育实践,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搭建丰富的审美实践活动载体,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感,提高审美的创造能力。

    家庭是美育氛围的创造场所,由于美育牵涉到精神层面,家长扮演的角色也至关重要。美育不是攀比炫耀的资本,对家长来说,要摆脱追求“让孩子多掌握一门技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种功利式的教育思想,保护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孩子去探索人生的意义。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从中获得乐趣,而不是徒增负担。

时间:2020-11-30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相关信息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