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 首页 · 周刊 ·  教育 ]
市教研所积极践行新课程理念要求
将本土资源融入语文教学
陈晓丹 邱逸文 刘敏

    课堂活动设置

    将活动实践单元和《克拉玛依日报》中的本土新闻相结合,使核心任务变得更接地气

    评价方式改变

    将本土资源和语文试题结合,打破传统试卷题块割裂的状态

    为践行新课程理念,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市教育研究所立足我市本土文化资源,在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创新、教学评价创新等方面探索出了符合克拉玛依区域特点的课堂教学方式。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凸显了学科育人效果。

    教学方式创新

    课堂更接地气

    在A4纸上绘制出《克拉玛依日报》微信公众号的留言页面,在写下新闻留言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思维也不断活跃起来。

    这是我市实验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在完成统编版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学习活动时的画面。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会跨媒介信息的获取、呈现与表方式,观察、思考不同媒介语言文字的运用,引导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审视信息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态度,市教研所为我市高一年级学生拟定了统编版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学习活动——

    “假如时间回到2021年,你看到《克拉玛依日报》中关于巩梓文的相关报道,请你选择3种角色在《克拉玛依日报》微信公众号里留言,角色分别是我市一名中学生、一位孩子的妈妈、捐款的个人或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请在A4纸上勾勒手机草图,模拟留言。”

    “这一单元属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在参加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结合新课标、新教材以及克拉玛依学情,翻阅本地新闻资源,了解近期社会热点,再敲定单元的主问题链、核心任务,并拟定课时、确定学习目标、修订子任务。”市教研所语文教研员邱逸文说,“除了与学科专业相关的期刊和网络资源外,我们认为最能体现区域生活特点的资源就是《克拉玛依日报》。”

    邱逸文说,将活动实践单元和我市本土新闻相结合,核心任务就会变得更真实,更接地气,也更具有落地的可能性。教研员带领我市中学语文教师,通过翻阅《克拉玛依日报》,在“嗨克拉玛依”客户端进行搜索查询,收集了与第四单元教学相关的新闻素材,创设情境,安排合理的教学活动,最终在语文课堂上实现了技术手段和学习内容的双重跨越,真正实现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教学评价创新

    融入本土文化

    “家乡的一景一物总能牵动我们的情思,在克拉玛依66岁生日到来之际,克拉玛依日报社举办了‘我眼中的克拉玛依’微视频拍摄比赛活动,假如你是参赛选手,要选取克拉玛依的一处地标性景观进行拍摄,请为你的拍摄写出脚本。”

    这是2022年我市高一语文质量监测考试中的一道题。

    这道监测试题对应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这一单元意图让学生通过采访、考察和查阅文献等方式,了解家乡的人和物,深入认识家乡。

    “大油泡”静静伫立,映照四季变迁,反射日月星辰;穿城河横穿城区,宛如一条玉带;独山子大峡谷呈现出旷阔的自然之美……

    学生用文字描绘出的画面,有些是定格的美好风景,有些反映了克拉玛依的发展变迁,饱含着对家乡的热爱。

    “运镜穿过九龙潭走廊,拍摄一人走上楼梯的局部中景,最后远景拍摄九条龙口中的瀑布全景……”

    在这份答卷中,学生不仅描写了九龙潭的美丽景色,还体现出了对摄影技巧的灵活运用。

    “学生对摄影专业技巧的了解远非语文课上所学,由此能够看出,我市实施的多元化课程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实现并促进了跨学科的融合。”邱逸文说。

    另外,本土资源还出现在了我市2022年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试卷里。

    这张试卷以“克拉玛依的桥”为主线,命题围绕主题词“桥”展开。从“油城寻桥”到“桥是一条放大的板凳”“桥是历史的见证”“桥是智慧的结晶和情感的载体”,再到最后的写作题“走在那桥上”,打破了传统试卷板块割裂的状态。

    这样的命题结构及内容体现出了市教研所积极响应国家“双新”课程改革,促进评价方式转变。而将本土资源和语文试题的结合,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克拉玛依的了解,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时间:2022-04-13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相关信息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