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姓名:李宗科
职务:第五中学英语教师
所属党支部:第三党支部座右铭: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回顾41年的教学生涯,李宗科常常觉得那些工作的艰辛和快乐恍如昨日。李宗科的微信名叫做“岐山隐士”,这和他的性格不谋而合——乐观、豁达、甘于平淡。
可是,作为一名有着20年党龄的教师,他又有着极强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在教学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以“爱”作为与学生相处的桥梁;在生活中,他尊重同事,尽己所能地帮助年轻教师成长;在自我要求上,他敢于突破、乐于学习。
他常说,党的教育事业让他能够在职业生涯中大展身手,课堂则给了他可以尽情驰骋的天地。
用爱温暖学生 营造幸福的“家”
李宗科认为,要让学生获得更好成长,需要老师用心去为学生营造一个“家”——一个让学生有安全感、幸福感、充实感的校园。
2014年,李宗科担任初一年级组长。开学不久后,一名班主任向他反映了一名叫小沙(化名)的男孩的情况。
小沙从南疆来克拉玛依读书,初到陌生的环境,小沙难免不适应。另外,由于普通话不流利,小沙在和同学交往时也遇到了困难,变得沉默寡言。
了解到这一情况,李宗科第一时间找到小沙谈心,从那之后,小沙在学校里多了一个“父亲”。
“学习上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有没有交到新朋友?”“吃得还习惯吗?”李宗科对小沙的关心渗透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不仅如此,他还请一名老师专门负责指导小沙学习普通话。
在李宗科的照顾下,进入初三阶段的小沙成长为了一个优秀、开朗的少年,不仅性格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绩也很优异。李宗科如同一颗炽热的太阳,不仅温暖了小沙的心,也让他的青春散发出熠熠夺目的光。
中考结束后,小沙找到李宗科,和过去一见到李宗科就热热闹闹说个不停相反,这次,小沙张开双臂,默默拥抱了李宗科。可就是这沉默的一瞬间,让李宗科觉得,自己成了世上最有成就感的人。
事实上,工作的41年中李宗科遇到过许许多多的“小沙”,唯一不变的,是他始终要求自己用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来影响教育他们。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这是李宗科身为一名党员教师的准则。
发挥表率作用 引领青年教师成长
“如今回想起来,我的很多工作经验都来自于李宗科老师。”回忆起刚入职的时光,如今已是初二年级组长的胡庆感慨地说。
作为一名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高级教师,李宗科始终不忘身为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教学生涯中,李宗科前后带教过十几名青年教师。作为师傅,他手把手地指导这些青年教师,从教学环节设计到课堂氛围掌控,从班级管理技巧到学生沟通方式,他把自己的“十八般武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
胡庆当年就是这些年轻人中的一位。
“我刚来学校任教时,李宗科老师教会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与人相处。”胡庆说,当时,作为年级组长的李宗科老师每天都会关心身边年轻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担心大家吃不惯食堂的饭菜,李宗科老师还会邀请大家去他家中吃饭。
此外,李宗科在班级管理上的独到经验也让胡庆获益匪浅。
“当我们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李宗科老师会用不同方式指导我们,有时还会来我的班里,指导我开展班会课。”胡庆说,李宗科老师的言传身教对自己的教学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在,我作为年级组长处理学生问题时,会很耐心、细致,这正是因为我记得李宗科老师曾对我说,当我们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时,学生也会真心接纳我们,这样管理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此外,李宗科“学无止境”的劲头也让很多年轻教师敬佩。
近两年,为了跟上教育转型的步伐,李宗科开始学习制作微课课件,这对上了年纪的他来说是一项巨大挑战。为了制作出更符合学生需求的课件,李宗科不仅会虚心向年轻教师求教,还会咨询自己的学生。
“三人行,必有我师。当了解年轻人的需求后,才能更好地掌握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技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李宗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