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 首页 · 周刊 ·  教育 ]
“花弄影”簪花社:
感悟传统技艺之美
娄林毅

“花弄影”簪花社学生作品

     在市第十九小学,“花弄影”簪花社是最受学生追捧的社团之一。

    “真没想到这节课这么受学生喜爱,选课通知一发出来,名额就被‘秒光’了。”第十九小学教研室主任姚淑敏说。

    “花弄影”簪花社由该校语文教师肖沁春开设于今年3月19日。

    “2018年,因为古装剧的流行,我对簪花这种头饰产生了浓厚兴趣。从那时起,我就开始自己买材料学习制作簪花。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在小小的簪花里其实蕴藏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到开设簪花课的原因,肖沁春打开了话匣子,“当我在语文课中讲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就会用自己制作的簪花做演示,学生们都特别感兴趣。恰好学校要增开社团课程,于是我就自告奋勇地开设了这个社团。”

    肖沁春介绍,在我国,簪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最初簪花材质多为鲜花,后来发展出了绢花、罗花、绫花、缎花、绸花、珠花等不同材质。唐代著名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就形象地再现了唐朝妇女簪花戴彩的情况。到了宋代,簪花更为流行,男女都以簪花为美。

    “簪花不仅能起到装饰作用,更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肖沁春说。

    在肖沁春的办公桌上有一只“藏宝盒”,里面放着学生们做好的簪花发饰,每一只都精致独特。

    社团学生孙妙艳说:“课余时间里,我喜欢穿上汉服,戴上自己做的簪花,这种感觉特别棒。在制作簪花的过程中,我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还了解了很多传统技艺知识。”

    肖沁春说,希望通过簪花课,让孩子们在亲手设计、亲手制作簪花的过程中,了解灿烂多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传统工艺之美。

时间:2021-12-15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相关信息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