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油城人物

刘奎:裁文剪字织春光

作者:武海丽   时间:2020-03-20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大多数人翻开报纸,在广阔的新闻世界徜徉时,很难注意到页眉上的两个小字:编辑。这两个小字,正是刘奎的职责和乐趣所在。

    疫情突如其来,打破了城市往日的宁静。《克拉玛依日报》作为本地极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立即进入了“战时状态”。这期间,刘奎担任编辑组组长。主要负责统稿协调、修改校对;作为“组长”,他还要扛起一份责任。

    编辑刘奎的一天,是从打开电脑开始的。

    或长或短、不同体裁的稿子,拆解为构成它们的一个个字符。刘奎要检查文字有无错漏谬误,审视稿件的内在逻辑。

    通常,编辑部有10名编辑同时在岗。疫情防控期间,编辑部只有两位编辑工作。即使负责的稿件数量成倍增加了,刘奎还是没有放弃自己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一篇稿件至少通读三遍。作为新闻生产链条上承上启下的一环,他希望能通过编辑的手,让稿件呈现“最完美”的状态,促进全链条加速运转。

    这段时间,“组长”刘奎的工作是从接打电话开始的。他要和记者、通讯员对接,确保“冒着热气”的稿件能及时“入库”。他还要在脑海里谋划不同版面的样貌,把不同主题的稿件分配给不同的编辑。此外,他负责和相关部门对接审稿、发稿事宜,每天统筹8个版面三万字左右的稿件。标准高、要求严、变化多,这些加剧了版面的不确定性。

    一天下来,接打五六十通电话是常事,他的身心也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只有当时钟指向凌晨两三点,刘奎才褪去了职业身份,成为会疲累的他本人。

    有一回,他揉揉酸胀的双眼,发现桌上有份凉透了的盒饭。回忆片刻,才想起自己午饭还没顾上吃。有一天,他收到了同事送来的消炎药,才意识到牙龈出血肿痛也是病。

    如此付出,乐趣从何而来?

    刘奎常常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一份份带着墨香的报纸,从印刷车间走向千家万户;一位位读者,或老或少,在字里行间读到春风。

    疫情期间,《克拉玛依日报》凝聚起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透过文字和影像,不断地在市民中振奋精神、传递感动。

    已然春日。在接下来的每个日子里,当人们翻开报纸,还是很难注意到“编辑”二字。不过这没关系,有一个人,在每次坐到电脑屏幕前、按下电话按键时,会默念自己的身份:编辑刘奎。

更多>> 油城脉动

更多>> 油城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