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 首页 · 周刊 ·  健康 ]
每位患者,都值得用心呵护
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救治患者的故事(三)
张 冰 王园媛

    “快点,立刻完成心电图!”

    “赶紧的,患者的血压上去了!”

    “再快一点,患者的意识开始模糊了!”

    ……

    在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随处可闻这样急切的催促声。心脏疾病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医护人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诊断、治疗以及沟通工作。时间久了,科室医护人员的性格都有了几分相似——既有急性子的果断决绝,又不失慢性子的温柔细致。

    用心血管内科临床医生解晟权的话说:心脏的事儿,耽搁不得,马虎不得,急躁不得,拖延不得。总而言之,难办得很。

    越是难处理的疾病,医患之间越容易生出矛盾。然而,多年来,心血管内科却鲜有患者投诉,原因何在?

    “没有任何捷径,唯有专业与耐心。”认真思考片刻后,解晟权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实际上,这也是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全体医护人员共同的工作准则。那么,什么样才叫专业,哪种程度才算耐心?一起来听听解晟权和患者的故事。

    老人患“怪病”

    从今年5月开始,82岁的王梅(化名)一直被一个“怪病”侵扰——眼睛发黑。

    以往的体检结果显示,王梅的各项检查指标正常,没有任何基础性疾病,加之她手脚利索,性格开朗,全然看不出是一个耄耋老人。

    从检验结果来看,王梅确实是一个健康人,可在她的心底,却悄悄地埋着一个“秘密”。

    大约十年前,王梅出现了第一次眼睛发黑的情况。“感觉就像电视屏幕突然没了信号,一下子黑屏了。不仅眼睛看不见,意识都不太清醒。”回忆起第一次发病,王梅仍心有余悸。好在,这种症状只出现过一次。

    5年后的一天,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王梅再次发病,且连续出现了多次,每次持续一两分钟。王梅慌慌张张去社区医院做了不少检查,可病因仍未浮出水面。

    兴风作浪了两天后,“怪病”再次销声匿迹。这件事,从此埋在了王梅的心底。

    直到今年5月,“怪病”卷土重来。

    与前几年不同的是,这次的“怪病”可谓“阴魂不散”,几乎每隔三天就会发作一两次。除了双眼发黑,王梅还出现了双下肢乏力的症状。王梅的儿女了解前因后果后,决定为老人进行一次彻底检查,势必揪出导致王梅双眼发黑的“真凶”。

    心电图、脑CT、心脏B超、核磁检查……医生为王梅从头到脚细细地查了一遍,仍然没有发现明显异常。

    没有脑梗死,没有冠心病,眼科检查也无异常,老人双眼发黑的罪魁祸首成了“谜”。

    心脏频骤停

    找不到病因,就无法对症治疗,王梅只能默默忍受双眼“黑屏”带来的恐惧和不安。时间一久,开朗外向的老人变得阴郁悲观。

    可能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王梅的家人带她来到了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

    接诊医生正是解晟权。

    详细了解了王梅的病史后,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解晟权建议王梅做一次24小时动态心电图。

    所谓24小时动态心电图,就是患者佩戴一个设备,用以监测24小时内心脏的每一次搏动。尽管王梅对检查已经“不抱希望”,但经过解晟权耐心讲解,她接受了此项检查。

    让王梅一家意想不到的是,这项检查成了解开病因之谜的关键“钥匙”。

    检查结果显示,短短24小时内,王梅的心脏骤停了5次,最长的骤停时间达到了5秒。这正是王梅频繁双眼发黑的原因。

    这样的结果,预示着王梅的心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由于骤停没有规律,常规的心脏检查难以及时发现,所以此前始终找不出病因。为了进一步了解王梅心脏骤停的情况,谢晟权建议她佩戴遥测心电监护,用以长时间记录她的所有心跳。

    一周近60万次的心跳记录显示,王梅心脏骤停了五十余次。更可怕的是,最长的骤停时间达到了9秒。

    “心脏骤停3.5秒以上就算长了,更何况9秒,病人随时可能出现猝死等严重病情变化!”解晟权神色严峻地和王梅的大儿子讲解,“随着年龄的增大,老人的心脏搏动会出现一系列障碍,有的人症状明显,有的人症状隐匿,王阿姨就属于后者。如此频繁且严重的心脏骤停极其危险,当务之急,必须控制住心脏骤停,保守治疗收效甚微,我建议安装心脏起搏器。”

    解晟权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心脏起搏器的功效,王梅的大儿子听着听着,眉头越锁越紧。

    眼下,王梅虽然会出现眼黑的情况,但头不晕心不慌,看起来并无生命危险。若要在她心脏里安装一个异物,是否有效且不说,万一出现排斥反应怎么办?

    一家人一合计,决定“不折腾”老人。

    医患生嫌隙

    解晟权一下子急了。

    “只有医生才知道9秒的心脏骤停意味着什么,这说明患者随时都在鬼门关徘徊,这次的‘黑屏’也许只是暂停键,下次可能就是终止键,如果治疗不及时,老人的命说没就没!”解晟权急得手心直冒汗,可无论他怎么讲解,王梅的家属都不为所动。

    解晟权也完全理解家属的担忧。

    首先,王梅确实年级大了,近期被双眼发黑折磨得精神抑郁,状态很差,突然要做手术,老人心理上未必承受得住;再者,不仅是王梅的家属,不少人对安装心脏起搏器有误解,认为这项手术的并发症很多,效果不好,也许还和医生的收入挂钩,并非必要项目……

    这些误解和不信任横亘在医患之间,直接影响了下一步治疗。

    扪心自问,解晟权把该说的话都说到了,患者及家属到底要怎么选择,作为一个医生,他无从干涉。可他不甘心,更不忍心——若放任不管,王梅随时可能因为下次的心脏骤停而丧命。

    左思右想,解晟权搬出了他身后的团队——主治医师、科室主任、管床护士轮番上阵,一遍又一遍给王梅和家属讲解安装心脏起搏器的重要性。

    “嘿,没想到,你们还真把我家老太太放在心上。”王梅的大儿子看着眼神真诚,语气恳切的医护人员,态度逐渐软下来,“你们是专业的,就听你们的吧!”

    在得到家属理解并且获取知情同意的第一时间,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杨晨立刻为患者实施了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

    对于整个治疗来说,手术仅是第一步,术后第一个“坎儿”,就是平稳度过伤口愈合期。

    这种由起搏器囊袋积液导致的伤口感染虽然看起来颇为吓人,实际上是一个正常情况,只要精心换药、定期抽吸积液,一段时间之后,伤口大都会愈合。

    可看着老母亲发青的伤口,王梅的大儿子越来越急躁,根本听不进解晟权的解释,执意认为:手术做砸了!

    这是解晟权最怕遇到的情况,家属往往没有耐心等待时间给出答案。质疑、指责以及一些情绪激烈的词语时不时灌进解晟权的耳朵里。

    “又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我没这么脆弱。”解晟权并未因这些带有恶意的质疑就后悔最初的决定,而是和同事一起不厌其烦地给家属做解释工作。

    耐心化隔阂

    一周过去了,在医护人员精心的照料下,王梅的伤口日渐好转,伤口处的青黑色渐渐淡了。

    家属仍不放心,坚持做了一次远程会诊,听到新疆医科大学专家对治疗方案和术后护理的认可后,才慢慢放下了戒心。

    14天后,王梅的伤口愈合,各项指标正常,平安出院。9月复查时,王梅已经彻底恢复了活力,再也没有出现过双眼发黑的情况。她的大儿子一连道了三声谢。

    这句平平无奇的“谢谢”,轻轻地滑进解晟权的胸腔,沉沉地落在他的心窝上。

    “到底为什么做医生?”解晟权经常思考这个问题。他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毕业后就来到市中心医院工作,四年来,前前后后接管过近两百位患者。作为临床一线医生,他每天都会送病人出院,这些住院前和他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出院时已和他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日后恢复得好不好,心脏跳动得是否稳健,都会牵动他的心。

    “我好像也给不出答案,但是,我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尽管心血管内科的工作压力极大,有时甚至还要面对一些不公平的指责,他却不曾动摇过自己的信念。“这并不是因为我年轻不谙世事,而是我们科整体的氛围就是这样。”解晟权的神色透着一种神往和敬佩,“即便是从医二三十年的前辈们,在面对病人时,也不会有什么职业倦怠,大家都尽心尽力对待每一位病人;在面对抉择时,我们也不会把自己置于风险之外,而是和患者风雨同舟,共同进退。”

    “因为,每一个心跳声,都独一无二。所以,每一位患者,都值得我们用心呵护。”他说。

    编后语:

    到本期为止,市中心医院心内科的故事就暂时告一段落了。这三周来,我们透过三个动人的故事,认识了一群被称作“护心战士”的人。

    从披上白衣“战甲”的那一刻起,他们便从普通的丈夫、妻子、父母、孩子,化身为英勇无畏的“护心战士”,用一身本领和一片真诚,挽救每一颗受伤的心脏。

    他们的报道结束了,但“守护心脏”的故事仍在继续。

    感谢“护心战士”曾带给我们的感动、信念和力量。

时间:2020-11-06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相关信息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