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展演活动中,学生们表演话剧《生命如歌 情动天山》。(图片由市高级中学提供)
综合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真知,达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的。
如果说过去综合实践活动在校园里是“大年三十的兔子——有它没它都能过年”,那么在如今的高级中学,这只“兔子”已经快步跑进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成为了他们离不开的“精神食粮”。
在实践中落实德育教育
近日,市高级中学历史学科组面向高一、高二以及国际部学生,开展了一场以“传承红色基因,建设大美新疆”为主题的历史剧展演活动。学生通过自编自导,上演了《金色的鱼钩》《生命如歌情动天山》等剧目,将红军长征、百万青年援建新疆等故事搬上舞台,真情演绎了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
“革命前辈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安危不惜献出自己的美好青春和宝贵生命。如今,我们更应该用青年人应有的胸怀和担当,勇敢追逐梦想。”演出结束后,演员们集体面向观众敬礼,鞠躬谢幕。
学生的演出胜似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对观众影响至深。
每年期中考试后,市高级中学的学生会迎来为期一周的“小学段”,这也是该校为学生集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此次历史剧展演活动就是该校在本学期小学段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之一。
“除了历史剧展演,学校还在本学期小学段开展了中国传统文化脸谱绘画现场创作比赛、中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之中国古诗文英文诵读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还渗透了德育思想,让学生‘饱食’道德文明的甘露,形成了优秀的品质和素养。”市高级中学教导主任唐平天说。
谈到各类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精神成长带来的积极影响,该校素质拓展课程教师、国旗队负责教师王医科有着更直观的感受。
不久前,王医科收到了已在上海电力大学就读的学生阿扎马提·马哈依的微信消息。
阿扎马提·马哈依给王医科发来了自己在大学国旗队中进行升旗仪式的照片。照片中的阿扎马提·马哈依高大俊毅、身姿挺拔,正奋力挥臂扬起鲜艳的五星红旗。
“在我校读高中时,阿扎马提·马哈依就是国旗队的一员。和他一样的学生还有很多,他们在高中的各类大型活动中承担升旗任务,这些经历不仅让他们深深根植了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更锻炼出了他们的‘精气神’。如今,他们也将这份‘精气神’带进了大学校园中。”王医科说。
在体验中培养综合能力
注重学生的亲历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积极的体验感和丰富的社会经验,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品质,最终达到学生的个性发展。
这是市高级中学开展各类综合实践活动的根本准则。
4月28日,该校生物学科组组织高一年级学生开展了“发现校园之美”植物和昆虫标本采集活动。
学生通过自由在校园内采集植物、制作标本,获得了对自然与生命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了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参加这次标本采集活动,我了解了各种标本的采集方法。和同学一起亲自动手、放松身心的经历,也非常值得我纪念。”该校高一(6)班学生吴依青说。
“学生间相互教育所产生的效能要比单纯说教大得多。所以,学校积极探寻校内资源以及社会资源,多渠道开拓了安全教育、劳动实践、志愿服务、职业体验等多样化活动,在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同时,发展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唐平天说。
为了更好地做到这一点,该校首先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将主动权交给学生。
“‘活动设备让学生用坏了不丢人,放坏了才丢人。’这是我们校长孙延宾常对老师们说的一句话。”唐平天说,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关键,要让老师学会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去尝试。学校开展的“安全生存指数”活动、心肺复苏课程以及各类社团活动都体现了这一点。
其次是积极主动与周边单位及相关行业联系,营造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有利氛围,以此推动综合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
“社会生活是个大舞台,更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活’教材,它为学生活动贡献出了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的环境。因此,我们通过职业体验、参观游学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和有生活品质的人。”唐平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