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截至目前,来自北京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医学院、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的12位医疗援疆专家已全部抵达我市,他们将陆续在相关医院坐诊。为了让市民更好地了解专家的擅长领域和专业特色,即日起,本报“名医堂”将刊发援疆专家系列报道。
名医名片
姓名:齐伟宏
医龄:29年
职务:医学硕士、北京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现任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人民医院)院长助理、妇产科主任
毕业院校:哈尔滨医科大学
学术职务:北京医学教育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专科分会(BJ-SCCP)委员、北京康促会宫颈病变与宫颈癌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女性健康文化分会委员等
擅长:妇产科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特别是在宫颈病变、hpv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治中有很深的造诣;在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内分泌疾病领域有深入研究。
坐诊时间:周二、周四上午
坐诊地点: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人民医院)门诊楼4楼4003室
名医坐诊
年轻女子反复感染HPV
●HPV转阴后,她将定期复查的嘱咐抛之脑后,2年后被查出癌前病变
●经过妇科微创治疗,她的癌前病变被及时清除,顺产诞下一名健康宝宝
看着最近一次的筛查结果,搂着怀里健康的宝宝,32岁的李洁(化名)不禁热泪盈眶。她庆幸自己这几年来坚持定期筛查,感恩医生多年来的耐心讲解和殷切督促,否则,如今一切的幸福都可能化为泡影。
2014年,25岁的李洁在进行宫颈癌筛查时,显示HPV16亚型呈阳性,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正常。
得知检查结果后,李洁陷入了恐惧,她知道HPV感染和宫颈癌紧密相关,便赶紧挂号找到了北京医院妇科专家齐伟宏。
齐伟宏仔细查看了李洁的检查单,建议她进行阴道镜检查以进一步明确病情。阴道镜下,李洁的宫颈表面光滑,未发现任何病灶,但是病理活检显示,她的宫颈发生了低等级上皮内瘤变。
“从目前的检查结果来看,你宫颈的情况可能和癌前病变有关,但是正常女性靠自身免疫力一般可以清除体内的HPV病毒,建议你先从生活方式入手,提升自己的免疫力,定期复查。”齐伟宏为李洁详细介绍了如何从饮食、运动、睡眠、养生等方面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力。一年后回访复查时,李洁的HPV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均显示正常。
“虽然目前检查结果是好的,但是一定要重视复查,明年这个时候记得回来找我。”齐伟宏嘱咐道。可是,陷入热恋的李洁转头就把医生的叮嘱抛之脑后,并未按照约定的时间到医院复查。2017年,李洁出现了夫妻生活后出血的情况,但她觉得是小问题,自行在小诊所开药治疗。出血的情况断断续续持续了3个多月,始终不见明显好转,2018年初,李洁再次找到了齐伟宏。
检查发现,李洁的宫颈表面呈柱状上皮异位(俗称“宫颈糜烂”),HPV16亚型和58亚型均呈阳性,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宫颈上皮低级别瘤变。这些数据均指向了一个不好的结果:很可能和癌相关。
于是,齐伟宏为李洁进行了阴道镜检查。3天后,活检结果证实了齐伟宏的猜想:李洁的宫颈上皮内高级别瘤变,宫颈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CINIII)。这说明,她的宫颈已经出现明确的癌前病变,需要手术治疗。
得知结果后,李洁后悔得泣不成声:“要是我听齐主任的话,定期去检查,就不至于发展成现在这样。”
“别太担心,癌前病变不是癌,只需要进行宫颈微创锥切治疗就能康复,并不需要接受放化疗,也不影响生育和宝宝健康。”齐伟宏耐心地安慰道。
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出院时,齐伟宏再次叮嘱李洁一定要定期复查,只有积极跟进,及时了解疾病动态,才能将癌症消灭在萌芽状态,把患者的损失降到最低。
此次经历让李洁深刻意识到了定期随访的重要性,她遵医嘱定期复查,将一切指标均控制在正常值内。
2020年,李洁如愿怀孕了,今年年初,她通过自然分娩顺利生下一个健康的宝宝。
然而,这仍然不是随访的终点,她将遵医嘱定期随访至65岁。尽管和病魔的斗争道路很漫长,但是李洁已经做好了准备。
名医分析
按时随访是抗癌关键
●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出现了一个特别情况:30岁和60岁成宫颈癌发病的两个高峰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只要坚持定期随访,不仅可以预防癌症,还能预防癌前病变
齐伟宏介绍说,在我国,宫颈癌排在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第二位,是一个需要引起大家广泛重视的疾病。一般来说,宫颈癌的高发年龄为60岁以后,但是近年也出现了一个比较特别的情况——低龄化和高龄化趋势明显。30岁和60岁成了宫颈癌发病的两个高峰。
她进一步介绍: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可早发现、早预防的癌症,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宫颈癌明确的致病因素。HPV有一百多种亚型,其中14种亚型和宫颈癌有关,称为高危型HPV,也是宫颈癌筛查所要检测的类型。据统计,90%以上的宫颈癌前病变和99%以上的宫颈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其中以16和18亚型最常见。大约80%的HPV感染可在感染后数月至2年内被免疫系统清除,不会导致长期危害。
HPV并非只是通过性生活传播,密切接触也可能导致女性感染HPV,因此女性一生中感染HPV的机会很高。但并不是感染HPV就一定会发展成宫颈癌。持续的高危型HPV感染,是发生宫颈癌的重要基础。宫颈癌的早期症状一般多表现为接触性阴道出血,以及夫妻生活后出血和疼痛。随着肿瘤的进展,也可以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以及异常的分泌物等表现。
齐伟宏将宫颈癌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HPV感染→宫颈上皮内低级别病变→宫颈上皮内高级别病变→宫颈原位癌→宫颈癌5个阶段。
“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可能会诱发宫颈上皮内病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癌前病变,无论等级高低都应予以重视。”齐伟宏说,宫颈癌前病变进展到癌症的过程比较漫长,最长的可以达到十几年。如果重筛查,就能在癌前病变的状态发现疾病,及早进行干预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不仅仅是预防癌症,癌前病变也是可以预防的。齐伟宏告诉记者,在临床上,有不少患者靠自身免疫力无法清除HPV,但是其他检查均显示正常,如果放任不管,持续性感染HPV就可能带来癌症风险。这时,可以通过干扰素治疗、多种抗病毒药物治疗等个体化综合疗法帮助患者清除HPV,最大程度降低患癌风险。上述案例中的李洁如果能定期随访,及时将HPV转阴,可能就不会发展为癌前病变了。
“宫颈癌筛查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复杂,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齐伟宏介绍说,第一阶段是HPV检查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这两项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癌前病变;第二阶段是阴道镜检查。一般来说,如果前两项检查有异常,可以通过阴道镜进一步确诊;第三阶段是组织学检查。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病理活检,这项检查可以明确宫颈病变的性质。
名医支招
对于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齐伟宏给了以下建议:
1、定期随访至关重要。
只要是感染过高危型HPV的女性,其再次感染的概率很高,患癌风险也大大增加,因此定期随访至关重要。患者应遵医嘱定期随访25年以上,如果25年以后仍在宫颈癌筛查年龄(65岁)之内,应继续筛查至65岁以后。需要提醒的是,因宫颈病变切除子宫的患者,也应定期随访,因为病毒也可能侵袭阴道壁、外阴。
2、调整心态积极治疗。
HPV呈阳性不要过度紧张。持续感染高危型HPV仅有1%—3%的患者可能发展为宫颈癌。所以即便感染HPV也无需过度恐惧,应调整心态,遵医嘱定期随访、积极治疗,并通过健康饮食、锻炼等方式提升自身免疫力。不要轻信民间偏方和保健品,随意用药可能会破坏阴道微生态平衡,不利于HPV转阴。
3、接种疫苗很有必要。
接种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手段,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疫苗。需要注意的是,女性朋友千万不要以为打了疫苗就可以高枕无忧,仍然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宫颈癌筛查和HPV疫苗共同构成预防宫颈癌的安全防线。
4、健康生活避免熬夜。
女性朋友平时应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戒烟,减少人工流产的次数,避免熬夜。可以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免疫力。
5、辨证看待宫颈糜烂。
辨证看待“宫颈糜烂”。实际上,医学上的规范称呼应该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这既有可能是正常的生理性改变,也可能是病理性改变,要结合宫颈癌筛查进一步判定其性质。在宫颈癌筛查正常的前提下,并非所有的“宫颈糜烂”都需要治疗,若出现白带异常等影响生活的情况,可到医院适当治疗。
6、发病必须及早治疗。
就算不幸得了宫颈癌,也不要过度惊慌,早期宫颈癌通过规范治疗,治愈率能达到90%。最重要的是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