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 首页 · 周刊 ·  教育 ]
徽柔的悲剧和小英子的抑郁

    ●陈根法

    ●孩子内在的成长力量被压制后,就无法更好地成长

    ●良好的教育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选择权

    最近有一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清平乐》,叙说了明朝皇家宫廷的故事。

    电视剧中的徽柔公主,从一出生就得到了父皇、母妃、皇后的宠爱,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徽柔公主也是从小活泼可爱、聪明过人。按理说,徽柔公主完全应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但令人意外的是,她最终却患上精神分裂症,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这部电视剧中,非常清晰地描述了徽柔公主试图寻找自己的爱情,但她的父皇却以爱的名义为她设置了重重阻力,最终她不得不嫁给一个自己并不爱的人。

    这个过程充满曲折、无奈、痛苦、绝望,徽柔公主既无法摆脱现实的重压,又无法忘却对美好爱情的渴望,最终悲剧收场。

    另外,还有一部描写中学生生活的电视剧《小欢喜》也很受人们青睐。

    电视剧中有位主人公叫英子。小英子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她的母亲宋倩把自己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小英子身上,几乎时时处处围绕小英子转,不断对小英子提出各种更高的要求,对小英子的生活、学习、交友、业余活动、专业选择实施全面控制,小英子完全失去了自己选择生活的能力。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英子患上了抑郁症,离家出走。

    徽柔和英子的遭遇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所处的外部环境、她们的亲人,以爱的名义给她们施加了强大的压力,孩子内在的成长力量被严重压制,失去自己的选择权。

    在这两个案例中,大人给孩子施加的所谓的“教育”,成了压制孩子成长的巨石。

    徽柔和小英子只是影视剧中的两个极端个例,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孩子虽然不至于产生如此严重的精神疾病,但是其内在的成长力被不同程度的压制却是一种普遍现象。

    上海有一位68岁的退休教授,曾经撰写《牛蛙之殇》。文中写到,上海有个不成文的说法 ,小孩考上上海四大民办小学,是牛蛙;若没考上则是青蛙。

    文章叙述了这位老人的外孙,从三岁开始在全家人的推动下准备上海民办小学的入学考试。三年中,整个家庭的精力都放在了这个小娃娃身上。大人们对孩子的每一天、每一周、每个月都设置了不同考核,让孩子马不停蹄地上各种培训班,孩子童年的玩乐几乎都被剥夺了。

    然而,孩子最终在入学考试面试时出现不自主挤眉弄眼、耸肩等症状——这是幼儿抽动症,是长期心理压力作用的结果。

    成长或者教育的关键问题是,在孩子内在的成长力量与施加于孩子的外在力量的博弈中,究竟哪种力量占据上风。当孩子内在的成长力量占据上风时,成长就会顺利;当施加于孩子的外部力量过于强大时,孩子的内在力量就可能会被压制、扭曲甚至扼杀。所以,良好的教育应该给予孩子更多地自由选择权。

时间:2020-07-27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相关信息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