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 首页 · 周刊 ·  教育 ]
尊重孩子的内在成长力
陈根法

    观点集萃

    ●内在成长力是指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

    ●内在的成长力是推动孩子成长的根本

    ●孩子的内在力量是不可能压制得了的

    ●真正的教育是唤醒、培养、发展孩子的兴趣

    西方教育史上曾经发生了一场“童年革命”,这是西方教育走向现代化的一个转折点。

    卢梭是“童年革命”的开山鼻祖。他明确提出,童年就应该像童年的样子。著名的早教专家蒙台梭利则致力于“发现孩子”,她还专门写了一本名为《发现孩子》的书。

    孩子还需要我们去发现吗?这个提法似乎有些莫名其妙。但是,蒙台梭利告诉我们,我们对孩子相当无知。孩子有自己的心理、情感和认知,有自己的精神世界,而很多大人总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孩子、要求孩子、“教育”孩子,结果反而干扰和扼杀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思想家怀特海曾说过:“在机械生产中,建设的能量来自它的外部,它将分离的各个部分组装在一起。对于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来说,情形就大不一样了。它依靠自身发展的冲动而成长。这种冲动可以从有机体的外部进行激发和引导,也可能为外部的力量所扼杀。”

    在这里,怀特海已经提出了某种类似“成长力”的概念,他强调这种内在的成长力是推动孩子成长的根本力量,而成年人施加于孩子的教育,可能激发和引导孩子的成长力,也可能扼杀孩子的成长力。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说得更加清晰。

    他说:“孩子的自然力量,以及对实现自我冲动的要求,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压制得了的。如果外部条件使孩子不能把他的自然力量投入到他要做的事情中,如果他发现在做事时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他就会学到一种方法——集中注意去处理所接受的外部材料以满足老师的要求,用余下的心智力量追随对他有吸引力的意向。”

    杜威告诉我们,孩子内在的自然力量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压制得了的,如果硬要去压制这种自然力量,只能导致孩子分散注意力。

    西方教育“童年革命”的结果,似乎就是发现了孩子内在的成长力量,明白了大人必须尊重蕴藏在孩子身上的成长力。

    那么,这些教育大师所说的孩子的“自然力量”“内在力量”“自我冲动”究竟是指什么呢?从他们的各种表述来看,是指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

    杜威曾说:“兴趣的本质意义似乎就是:由于主体认可了某种活动的价值而参与、专注于或者完全从事于该活动。”所以,兴趣是一种冲动,一种强大的、投入某项活动的推动力。

    怀特海也说过:“没有兴趣就没有智力的发展。兴趣是注意和理解的先决条件。”

    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也明确指出:“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可见,兴趣是不可背离、不可忽视的成长力。真正的教育是唤醒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兴趣、发展孩子的兴趣。有了兴趣这个生命的支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将进入快车道。

    激发起了孩子的兴趣就唤醒了孩子的生命。

时间:2020-07-06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相关信息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