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6日,第一中学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与祖国共奋进——国旗下的演讲”特别主题团日活动。
(本版照片由市第一中学提供) 2018年6月2日,第一中学团委与其他单位团组织联合开展“+YOU青春季”融情趣味活动。
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市第一中学团委始终坚持上级团委和学校党委的领导,以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为主要工作,使学校的办学理念更丰富、更充实、更生动。
该校团委以全校师生为服务对象,坚持以积极向上的思想引领全校青年:突出先进性,以健康高尚的校园文化凝聚全校青年;立足群众性,以倾听全校青年心声为已任,倡导全面发展,尊重个性发展;彰显组织优势,搭建创新平台,建设高雅校园文化、建设朴实学风。围绕共青团工作重点,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教育和引导团员着眼于未来,着眼于素质,大力弘扬正气和时代精神,用有益于师生健康的活动,打造青年思想文化阵地。
立足实际情况
服务校内青年
2019年7月,对第一中学青年教师张宁来说是幸运又甜蜜的一个月。
在该校团委组织开展的联谊活动上,她结识了自己的男朋友。如今,他们已经准备步入婚姻殿堂。
“2014年,我大学毕业,因为工作原因来到了克拉玛依。那是我第一次来到这座城市,对我而言,它陌生又新鲜。通过学校团委组织的活动,我结交了许多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也更紧密了。”张宁说,学校团委不仅是自己和男友的“红娘”,更让远离父母的她有了家的感觉。
尊重青年想法,思青年所思。为了更好地为青年办实事,第一中学团委立足实际,每年都会以青年喜欢的方式开展青年教师联谊、志愿服务、体育健身等多种活动。并会及时通过调查问卷、谈心谈话、组织生活会等形式了解青年的思想动态和实际困难,让他们能够“有苦此处诉,有难此处帮。”
“我们希望团委成为校内广大青年的贴心人,关心青年冷暖;倾听青年呼声;为青年排忧解难,让团组织成为校内青年遇到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该校团委负责人孙亚奇说。
对于该校学生来说,团委开展的各类实践活动,则成为了他们“秀”出彩的平台,也进一步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该校团委利用假期、小学段开展职业考察、职业体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对不同的职业有初步的了解,为他们以后进行专业选择、未来规划打下了良好基础。
此外,在该校每年开展的“创1巴扎”等活动中,都能看到团员志愿者忙碌的身影。
“参与活动提升了学生个人成长所需的能力,实实在在地团结了学生,凝聚了学生,引领了学生。”孙亚奇说。
服务青年成长,急青年所急。为了加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该校团委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报告会、座谈会、谈心、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学生要面对来自考试、升学等各方面的压力。因此,我们必须注重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不断地增强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使他们达到自我完善与发展。”孙亚奇说。
加强制度建设
推进党建带团
制度是共青团工作的引路灯,一个好的协作团体,没有完善的制度是行不通的。
为此,该校团委会定期组织团干部学习《团章》《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工期团工作论述摘编》《共青团基层组织制度汇编》《共青团普通中学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
孙亚奇说:“通过学习,使整个团委实现了管理制度化、工作规范化,提升了团组织内部建设,增强了团委的战斗力。”
她介绍,作为青年的先进组织,共青团有协助党组织团结和教育青年的责任。为此,第一中学团委以学校党委和学生工作为中心,做到“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把党组织、学校的工作目标分解为自己的工作目标,充分发挥青年团组织的自身优势,为学校发展做出了贡献。
第一,狠抓基层团组织建设。该校团委充分发挥团的助手和桥梁作用,努力激发团支部的活力,建立完善团支部工作制度。坚持每周五开展团总支书例会,通过多种形式,对团干部进行培训,提高团支部的战斗力。
第二,加强团员队伍建设。通过每月一次的的主题团日活动、“青年大学习”线上学习以及学校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等,开展团员意识教育,增强团员先进性。
4月20日至4月24日,该校高中2019级3个团支部、2018级4个团支部、2017级14个团支部、2016级12个团支部、教工团支部和初三团支部,开展了“从中外抗疫对比,看中国制度自信”主题团日活动。
“此次主题团日活动的学习让我们感受颇深。因为我们生活中就正在经历着这一切,见证着这一切,我们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学生们说。
此外,为了更好地发挥团员模范带头作用,团委会在每月开展一次团委表彰,并在团员中开展“争当优秀团员、模范团干”活动,使每一个学生有进步的方向。
第三,充分利用新媒体,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也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参与要素,在学校团委工作中,校园新媒体的应用同样也可以表现出较强的作用价值,达到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同时,由于新媒体的方式相对灵活多样,也更有利于赢得学生的认可,使团委工作开展效果更为理想。
为了让师生同学习、共进步,该校团委邀请了学生们喜爱的教师,通过校园广播朗读党的十九大报道,并充分利用宣传栏,积极宣传国内时事和大政方针,宣传党团知识,展示团内活动。这些宣传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受到了教师和学生广泛欢迎。
第四,按照“十步法”“九严禁”规范团员发展流程。该校团委认真开展积极分子意识教育,从戴团徽、举团旗、唱团歌等基础性工作做起,充分利用业余党校、团校对团员和入团积极分子进行团的基础知识教育,增强团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建立和完善团员民主评议制度,增强团员的纪律观念。
第五,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决议。通过听讲座、写笔记、看视频、写感想等方式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在青年人中营造“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氛围。
第六,完善规范升旗仪式,真正做到“月月有中心,周周有主题。”团委密切配合学校中心工作和主题教育计划,使国旗下的演讲和爱国宣讲做到正规化、精品化、教育化、主题化。
加强团干培养
带动学生进步
良好的干部队伍是团委工作成功的保证。在团干部任用上,该校团委以优化干部队伍为前提,采取“支部推荐、公开竞选、严格考查、择优录用”的方法,力争使一批觉悟高、思想好、理论水平好、学习优秀、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学生走上团干部的位置。
该校高二年纪学生孙颜沁萱从四高一开始,就一直担任团支部书记工作。在3年的任职时间中,她有着比旁人更深的感触。
“作为一名团干部,我们日常的主要工作就是协助校团委开展活动,比如‘青年大学习’、团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等。” 孙颜沁萱说。
孙颜沁萱所在的支部组建了一个有一百余名团员的微信群,在群里,孙颜沁萱会和其他团干随时分享团员们的优秀学习心得和感悟。
“一个没有‘内在动力’和‘外在魅力’的团支部对青年是没有吸引力的。” 孙颜沁萱说,年级团支部是学校团工作的基础,团支部书记作为“领头人”,对团工作要保持热情,朝气蓬勃,才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团工作中,才能影响其他团员青年。“学校每年都会开展一些大型活动,比如六月的‘创1巴扎’,12月的‘狂欢节’等,这些校级活动需要7个学部联动,我们需要及时根据活动需要,动员支部团员担任志愿者。”
“承担了这份工后,就要担负起相应的责任,这就培养了我的责任心、领导力和沟通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的道德素养、价值观、学习态度也都受到了积极影响。” 孙颜沁萱说。
孙亚奇介绍,学校对团干部的培养是“精雕细琢、细水长流”。
“一名优秀的团干部必须加强学习和实践,才能提高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日常教育中,我们会利用团干部例会、座谈讨论等培训,全面提高团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另外,团干部是学生中的骨干,我们更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不能把其放在这个岗位上后就‘不闻不问’,这也是保护和调动团干部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前提之一,也是体现凝聚力的榜样示范。”她说,通过这些方式,加强了整个团干部队伍的影响力、感召力和战斗力,直接带动了全校共青团工作的蓬勃发展。努力锤炼了一支党放心、青年满意的团干部队伍。
在新时代,团委必须把握时代脉搏,最广泛地为党的事业团结凝聚青年,为党做好新时代的青年工作。市第一中学团委将继续本着自我加压、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的精神,以扎实的工作加强组织建设,激励和带动校内青年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