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其实是一颗心与多颗心的碰撞、磨合,互动、对话的不断重组、提升过程。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方面可能会产生各种问题,如学习压力、与父母冲突、同学交往障碍、青春期出现的情感困扰等等。
班主任要让自己的爱有温度,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这说起来简单,但实际做起来很难。
首先,“有温度”,意味着班主任要感知学生的内心,理解他们的欢乐和痛苦,用平等的态度去善待每一位学生。
在班级中,班主任只有尊重学生,理解、重视学生的情感和意见,才能同时获得学生的尊重和理解,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信任、包容,得到激励、指导,才能让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就像文中,白金月老师写的那句“我喜欢他们,我需要他们,我依赖他们。”在和学生交往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努力使学生对自己“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
她说,自己忘不了学生开玩笑,趁她不注意时在她的手背上画小乌龟;忘不了学生盗用电影台词请她调座位;忘不了端午节学生将“不喜欢”的鸡蛋、粽子还有小黄杏悄悄放在她的办公桌上……
如果学生对她没有足够的信任和喜爱,大概不会产生这样的行为。
班主任的温度更多还体现在学生犯错时。
在上期征文中,教师邢雪讲述了一件事:她在课前因为学生的作业问题发了脾气,上课时,学生的状态一直很不好。她在课后反思:“自己对学生的影响,也许比自己以为的更大。”随后,她向学生解释了自己生气的原因,学生们才理解了老师的想法。
学生犯错后,班主任一味指责也许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和班主任产生隔阂。不妨先和学生平等对话,多说句“能告诉我你们的看法吗?”“老师能和你们聊聊吗?”之后再晓之以理,让学生有话敢向班主任讲;有苦闷敢向班主任倾诉;有问题敢向班主任提出。
最后,“有温度”也要从容得法,张弛有度。
班主任要能融入学生的生活,同时又能树立作为老师的威信,这个尺度该如何掌握,需要班主任自己认真衡量。
夏瑜华老师在文中总结自己曾经的经验,他从只打“感情牌”到只打“规矩牌”,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管理要严,但严有严的方法,要做到严而有度。太“铁血”会让学生感到苛刻,缺乏人情味,而“无条件的包容”也无益处。
《幼学琼林》中说:“弟子称师之善教,曰如坐春风之中;学业感师之造成,曰仰沾时雨之化。”希望每个班主任都能够成为学生的“春风”和“时雨”,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教育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