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 首页 · 周刊 ·  教育 ]
以爱为名,展现教育智慧
北师大克拉玛依附校“我的班主任之路”主题征文选登(二)

    编者按:为展现班主任教学工作中的不平凡,发掘班主任身上独具的人格魅力以及工作生活中的闪光点,北师大克拉玛依附校开展了“我的班主任之路”主题征文活动。4月13日,本刊选登了该校教师佟莹、邢雪的文章。本期,我们将继续为大家分享白金月、李佳、夏瑜华3位教师的心路历程。

     为“爱”坚持做好每件小事

    ●白金月 (初一年级7、8班语文教师)

    2013年,我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同年8月入职北师大克拉玛依附校。截至2019年,我一直担任班主任。

    “为‘爱’坚持,做好每件小事”是我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仰。

    军训对于一个班级来说是最重要的开始。那些天,我协助教官给学生纠正步伐和站姿,也经常给孩子们煲点“心灵鸡汤”,表扬他们:“动作真标准,我就知道你们可以做到。”当孩子实在坚持不了,就让他“去洗一把脸”或者“先休息一会”。

    在休息的间隙,我为他们拿来矿泉水解渴;给他们拍照;和他们聊聊生活、学习的小细节……通过这样的陪伴,孩子对我这个新班主任多了一分敬意,对集体的归属感也更强烈。

    班级建立初始,班主任需要立规矩,一点一滴地教会学生。比如:上课时坐姿要端正;回答问题时要大方;鼓励孩子多思考,多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教的过程中,千万不能过于心急。

    所有要求努力落实后,学风建设自然水到渠成,我也会告诉学生:“你有多好,你自己都不知道。”

    “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学生自然会理解你”。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身心都发生着巨大变化,如何帮学生解决青春期问题,考验着每个班主任。

    沟通是渠道,倾听是基础,前提是真诚、理解和尊重。首先要倾听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心情、产生问题的原因。然后正面角度引导,教会学生改正的方法。

    作为班主任,我一直坚信,在对待学生时,“优秀成果论”比“后果惩处论”有效。我不告诉学生违反学校规定会受到什么处分,而是从正面说遵守规则的好处。积极正向的心理暗示多了,大多学生也都从善如流,积极遵守规则。

    班会课是我们展现教育智慧的主阵地。如何让传统的主题班会更有创意,如何达到德育效果最大化,这是每个班主任必须面临的课题。这几年我也在慢慢尝试,突破原有的形式:《滚蛋吧,“霸凌君”》,采用书信形式来穿越时空进行对话,教导孩子不做“校园霸凌”的旁观者、参与者;《俯仰之间,捡起的是文明》组织学生在雷锋月进行公益劳动;《针针线线总关情——为校服“正”名》得益于2017年5月我去山西大同附中学习,王伟娜老师在班会课上让孩子们给校服缝制名字,我觉得很有创意。回来后也开展了同样的活动,效果很好,孩子们丢失校服、弄错校服的情况少了很多。

    我曾经告诉我的学生,我喜欢他们,我需要他们,我依赖他们。

    大家说,师者的任务是托起明天的太阳。我想,小太阳们自然也会给予托举者荣耀的光芒。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李佳 (高二年级主任)

    我初任职的学校是一所山区里有着七十多年历史的省重点高中。工作第二年,我担任了高二一个文科班的班主任。

    刚开始还好,没过多久,孩子们的缺点暴露出来了。但我坚信,我可以把他们带好,我要让他们遵守纪律,我要让他们的成绩更好。

    后来,开始有学生因为我的严格指责我,甚至有学生当堂顶撞我。我没想到自己的努力完全没有换来孩子的理解,一气之下,病倒了。回到学校后,我辞掉班主任工作,我的第一次班主任经历,仅几个月就夭折了。

    第三年,学校又给了我一次担任班主任的机会。我使出浑身解数,想证明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年我教的两个班无论学习成绩,还是学校的各项量化考核,都排在前列。这些成绩让我着实骄傲了好一阵子,但静下来思考总觉得自己的工作少了什么。

    第三年结束,我辞去工作,到师大学习。在师大中,我明白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师大毕业后,我来到北师大克拉玛依附校,担任高一(7)班的班主任。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我渐渐明白,要带一个班,就得把这个班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真心爱他们,真心为他们的发展着想。要引导他们成为一个正直、善良、有担当的人。

    回顾自己的班主任之路,从信心满满到半路夭折;从重视学习成绩到重视德育,这一路可谓坎坷,但正是这些坎坷让我逐渐成为一名内心坚强的班主任,也正是这些坎坷让我懂得如何去当好班主任。

    这条路,我一直在

    ●夏瑜华   (高一(1)班班主任)

    2005年时,我在南疆喀什地区的泽普县一所中学工作,担任高一(6)班的班主任。

    面对和自己只相差6、7岁的学生,我觉得唯有跟他们的感情到位了,才能让学生信任你,之后更好地管理班级。

    当时班里有一个男同学,为人强势,同学们都有点怕他。我想,是否能把他的能量引导到班级管理中来?我任命他为班长和体育委员,在班级管理中赋予了他很大的“权利”。

    基于我对他的信任,他在班级管理中很卖力。但也因为这份无条件的信任,他对别人严要求,自己却常常漠视班纪班规。每一次,我都对他好言相劝,表达对他的理解和信任,希望他能改正错误。但我没有意识到,我已经把“包容”变成了纵容。最后这个同学因为打架被学校处分。这件事给我的班级管理带了很大影响,让我的情绪一度非常低落。

    后来,我开始反思,对学生过分包容,并不是班级管理之道,也许会带来更多管理难度。2009年,我来到阿勒泰一所中学任教,担任高一(13)班的班主任。

    鉴于之前的经验,我告诫自己,要定制度、严管理。

    我制定了任教以来最严厉的班级规章制度。这一年我守着冰冷的班规,处于一种易怒、焦虑的状态。每当我对学生发怒之后,又特别后悔、自责。我的“铁血”并没有让我管好这个班级,反而使班级更乱。

    从只会打“感情牌”到只打“规矩牌”,我意识到需要修正自我,惩罚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

    如今我已经当了十二年的高中班主任,对于管理班级有了一些心得。

    高中时期是学生成长的关键点,学生的发展方向,是由学生自身的意志和追求的目标来决定的。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是我目前管理班级的最高宗旨。

    现在的我在内心深处,希望自己可以是他们犯错时唠叨的唐僧;可以是解决问题时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可以是他们压力过大时诙谐幽默的八戒;也可以是为他们分担人生重担的沙僧。

    我想做的,是希望这些孩子能感受到,这条路,我一直在。

时间:2020-04-20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相关信息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