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教育系统服务保障国庆活动宣讲团成员在校区进行宣讲。本报通讯员 张宝 摄
11月17日,“首都教育系统服务保障国庆活动宣讲团”应邀来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和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8名参与服务保障工作师生,为该校区1700名学生和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的300名学生讲述了服务国庆活动背后的故事。据了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中,首都教育系统组织9.6万余名师生全方位、多层次参与国庆活动筹备工作,全天候、多领域做好服务保障,为国庆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为表彰首都教育系统在服务保障国庆活动中作出的重要贡献,教育部对参与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服务保障工作的全体师生予以嘉奖,并遴选师生代表组建了30个首都教育系统服务保障国庆活动宣讲团,赴全国各地宣讲。
宣讲会上,8名师生分别讲述了在服务保障国庆活动中的一件件感人故事。
“艰苦奋斗”方阵训练负责人、方阵南侧集结疏散长孙净宇,分享了石大师生克服困难,从组织、训练到圆满完成游行任务中的难忘故事;方阵训练总教官、退伍大学生侯同回面对不同的时间、地点和任务,用军人的“百炼成钢”和石大人的“艰苦奋斗”,向祖国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方阵艺术指导组执行导演张旭,从镜头内外的角度出发,讲述了镜头外、那些看不见的各类服务保障人员默默付出和奉献的感人故事。
“艰苦奋斗”方阵队员刘惠文分享了与父亲一起走过天安门的故事,表达了每一个胸怀爱国之情的华夏子孙为祖国献上的最真挚祝福的爱国之情;队员于嘉铭回顾了在替补小队与大家一起刻苦训练和默默服务方阵的故事,从“不甘心”走向“我接受”的坚毅与光荣;队员贾国豪是一名白化病患者,他努力克服皮肤脆弱、眼睛畏光的身体缺陷,“本色”走上长安街,为祖国庆生。
解放军联合军乐团演奏员李祖佳讲述了天安门广场“声声军号振国威”的背后,联合军乐团官兵千百次刻苦训练的故事。
预备役部队方阵预备队员刘双利,讲述了经过了7个月身心磨炼,为每一名方阵队员做好替补准备的故事。
宣讲会在现场师生中引发了热烈反响。石油学院2019级新生王永娇说:“听了今天的宣讲,我认识到不论是时时刻刻在自己岗位上守候的保障人员,还是起早贪黑在操场上训练的方阵队员,都体现了我们石大人艰苦奋斗的精神。作为一名石大学子,我为母校感到骄傲和自豪!”
文理学院2019级新生吴倩说:“不是不苦,不是不累,只是内心知道青年有担当,国家才有希望。我们要将爱国情怀铭记于心,将艰苦奋斗贯彻于行。”
据悉,宣讲团还曾于10月15日和16日,还应我市各大学及中小学的邀请,先后至新疆医科大学克拉玛依学院、市第三中学和市实验中学进行了宣讲,师生对宣讲团成员给予了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