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 首页 · 周刊 ·  教育 ]
积蓄发展力量 成就教师成长
北师大克拉玛依附校生物组获市“工人先锋号”称号
陈晓丹 苏文秀

↑生物组教师合影。

← 生物组获奖证书。 图片均由北师大克拉玛依附校提供

    近日,北师大克拉玛依附校生物教研组获得2018年度克拉玛依市“工人先锋号”称号。这也是该教研组收获的又一个“金字招牌”。团结协作,踏实奋进……近年来,该教研组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为学校办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他们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朴实无华的工作态度,求真奉献的工作热情也获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肯定。

    共研共享增进团队合力

    北师大克拉玛依附校生物教研组共有7名教师,其中,3名教师为我市生物学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有4名教师于2018年加入“克拉玛依市油城英才·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并负责微课、教具制作等项目。

    在这些教师中,既有年轻有活力的青年教师,也有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教研组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秉持着“团结、和谐、积极、奋进”的团队宗旨,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着学校生物教研工作水平。

    在校内,该教研组多次获校级优秀教研组称号。

    在教育教学成果方面,近3年来,全组成员共完成4个课题,其中1个自治区级课题,3个市级课题。

    组内共12人次被评为优秀教师,2013年1人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及“市级优秀班主任”。2人被评为“校级师德标兵”。

    该教研组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自治区的各项学生活动,于2016年获“优秀组织单位”,截至目前,获自治区级辅导教师一等奖1人,二等奖7人次,三等奖5人次。

    优秀的团队离不开成员们自身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

    近3年,组内教师共发表论文6篇,其中5篇发表于《生物学通报》《中学生物教学》等国家级核心期刊。

    论文评比获自治区级奖项8人次,其中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5人次。

    此外,在各项说课比赛、教学设计比赛、微课比赛、课件比赛中,该教研组教师也屡屡斩获佳绩。

    该教研组教师蒋玲梅说:“得知生物组获得‘工人先锋号’这一荣誉时,我感到很开心,这不仅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更是我们继续努力、进步的动力。今后我会和全组成员共同进步,珍惜每一次交流、学习的机会,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组长沈成才说,学校非常注重提高教师能力,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教师和教学团队,生物组只是其中一个代表。能被评为克拉玛依市工人先锋号,离不开校领导对生物组的关怀和支持,离不开每位教师的辛勤付出,今后,生物组每一位教师将不断进取,提升自我,落实学校“人·爱·创新”的核心价值,创造出更精彩的业绩。

    专业创新温暖育人

    微课,是近几年来兴起教学形式,具有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重点突出、资源容量小、资源组成及构成情景化的特点。在短短微课视频里,教师既可以通过最普遍的讲授,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大量系统的概念知识,也可以通过演示法,借助实物、图片或使用PPT、电影片段等,使学生在已有理性认识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生物教研组成员制作的微课量大质优,不仅荣获了多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奖项,还于2017年在全市做了微课课题制作与应用的汇报。

    目前,生物组制作的微课多达百余例,用于课堂教学、课后复习等方面,获得了学生的广泛好评。

    为了学生全面的发展、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该教研组开展了种子贴画、模型制作、生物绘图、实验技能大赛等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同时,该教研组教师结合生物学科特点,不仅将生态环保与修复、污染防治、低碳经济等理念渗透到教学中,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自治区组织的“走进自然,呵护生灵”系列活动和“自然地貌和动植物摄影”活动。通过摄影、知识竞赛、手抄报、科学小论文等系列活动,在校内广泛宣传环境保护、关爱生命等理念。

    此外,生物教研组根据该校学情,整理编撰出5本习题集和1本思维导图册,还开设了植物组织培养,植物认知与标本制作,动物标本制作等富有生物特色的校本课程,受到学生和同行的认可与支持。

    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生物教研组教师的工作不只停留在教学层面,而是上升到教育的层面、文化的层面,以“专业教育”促进“特色教育”。全组老师不断优化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形成一个个学科建设的亮点,为学校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取得市级‘工人先锋号’荣誉来之不易,我们希望其它学科组以生物组为榜样,加强团队合力,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该负责人说。

时间:2019-11-18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相关信息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