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圆满收官。
在大赛萌芽板块中,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刘东林团队的参赛项目《基于弱磁场墙壁(地下)隐蔽管线探测仪》荣获大赛萌芽赛道创新潜力奖,他们也是首个在该项目中获奖的新疆学子。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3D创新设计服务”团队则凭借参赛项目“3D创新设计服务”摘得职教赛道银奖。
据了解,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我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比赛自2015年开始举办,到今年已经是第五届。
本届比赛由教育部等12个中央部委单位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浙江大学和杭州市人民政府承办。今年大赛在高教、职教、国际板块的基础上,首次开启了面向高中生的萌芽赛道。大赛启动以来,共有来自全球五大洲124个国家和地区、4093所院校的457万名大学生、109万个团队报名参赛,参赛项目和学生数接近前四届大赛的总和,其中,国际赛道有来自120个国家和地区、1153所院校的六千多名大学生参赛,使大赛成为了一场“百国千校”的世界大学生创新创业盛会。
在此前开展的自治区分赛中,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刘东林团队及克职院 “3D创新设计服务”团队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代表新疆入围总决赛。
刘东林团队成员包括高级中学学生刘东林、李禾田、戴前卓,他们由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教师那荣久及实验中学教师刘宏涛共同辅导。
那荣久说:“获得这个奖项并不容易,为了将项目打造得尽善尽美,团队里的三个孩子在面对高三学业压力的同时,还要利用周末时间对项目进行打磨调整,不断改良和实验。”他认为,在这次大赛中获奖,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和鼓励,能够培养三个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使他们享受创造乐趣、提升创新能力。
“3D创新设计服务”团队则是在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三维创新兴趣小组”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该小组成立于2013年,获实用新型专利13项,多次与工业现场合作,通过三维数字化设计帮助企业进行设备DQ改造,在三维设计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3D创新设计服务”团队目前的负责人南银堂是2014级小组组长,他毕业后一直从事三维数字化设计工作,并于2019年5月与四位合伙人共同成立了“乌鲁木齐大印三维数字化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