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夏依旦 摄 周娟指导孩子们用钢琴为《猫和老鼠》配音。
●建议家长和孩子多多进行互动练习
●多让孩子们参与到乐队演奏中感受集体演奏
“音乐是什么?音乐是能引发心灵情感共鸣的东西。”
8月24日上午,市图书馆报告厅内,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周娟围绕音乐教育,面向百余名家长和孩子讲授音乐学习技巧,解答家长们在音乐教育方面的疑惑。
作为一个从克拉玛依走出去的专业音乐教育工作者,周娟此次回到我市,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通过从技术层面、艺术审美、音乐认知、音乐基础等方面为孩子进行深度把脉分析。
讲座现场,周娟在展示了劳动号子、仪式音乐、非洲鼓等多种音乐后,播放了《猫和老鼠》片段,并邀请孩子和家长上台用钢琴配乐。大家用高低音区为不同动物、不同动作配音,这些现场即兴创作引来了阵阵掌声。
10岁的李柯序想要学习打击乐器。他和妈妈表示,此次讲座使他们深受启发,扩大了视野,很享受这样的“音乐大餐”。
市民伍荣娜6岁半的女儿正在学古筝,她希望今后能多多参加此类活动。
周娟说,家乡的孩子继承了前辈大气无畏的精神,任何挑战在他们眼里都是人生的乐趣。“我以前做过配乐练习的游戏,没见过这么多小朋友争先恐后跑上来要尝试的,其中包括完全没弹过钢琴的孩子。”
她建议家长和孩子多多进行互动练习,尽可能让全家都参与到音乐生活中来。“不要怕孩子们乱弹琴,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孩子由被动练琴,转为主动的音乐学习。”
她说,音乐学习对孩子认知世界、情感表达大有裨益,能够让孩子们强化自我认知,一定程度上实现自我管理。 “学习音乐的终极目标和正确方式是个性化的音乐学习,带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倾听感受,与乐器产生交流,达到自我管理,表达沟通。”
同时,她强调也要多让孩子们参与到乐队演奏中感受集体演奏,感受倾听、交流、合作的力量。
据了解,这也是克拉玛依区第九期文化讲堂,该讲堂每月两期,邀请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教授开展有关人文、科技等多方面的讲座,并免费向市民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