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周,初三的学生们将迎来中考。在最后几天时间里,孩子们该如何复习才能发挥最佳的水平?家长们在这一时期又要怎么做呢?本期《教育周刊》为学生和家长们整理了一份备考攻略,为大家提供科学的指导。
在考试前和考试中,学生该注意哪些事项?昨日,记者采访了我市教育局教研所语文、数学、物理等多学科教研员,请他们给孩子们支招。
回归基础是根本
采访中,几乎所有教研员在给学生们提出的备考建议中,首先提到的都是回归课本,夯实基础知识。
中学语文教研员房新江表示,在最后几天的复习中时间里,学生们应该熟悉每个学科的考纲和试卷结构,做到了然于胸。
他说,今年中考语文试卷满分为150分,答题时间为150分钟。试卷考查内容包括字音、字形、成语运用、病句辨析、句子衔接、文学常识、名著阅读、诗歌鉴赏、默写、现代文阅读三篇、作文。
在最后几天时间里,学生们应该回归课本,要进一步积累词语。
对背诵的诗文,要领悟其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避免“口是手非”。这也是默写题中考生经常写错别字、同音字的主要原因。
对于文言文应该重视实词翻译的准确性,学会把握诗歌各类题材的基本思想感情。
他建议学生们紧跟老师的复习节奏,有效进行课内阅读题的训练,加强文体阅读意识、词句理解、文意概括、语言赏析的训练,提高迁移能力等。
此外,对于大家最关注的作文,学生们应该关注自身成长,记录成长经历,学会表达成长感悟。
在考试时,要加强审题,审准关键词语。如学会“讲好一个故事、表达一些感悟”,故事有过程、有细节,感悟真实、自然。语言流畅,结构完整。
要记住,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避免“硬伤”,如缺少标题、字数不够、字体潦草等。
查漏补缺很关键
在物理教研员王天文看来,经过一、二、三轮的复习,学生们在各学科教师的带领下分别进行了基础、专项、综合等不同层次的复习,已经非常全面。
在最后几天时间里,建议每个学生都给自己一些时间和空间,进行查漏补缺。
王天文说,复习错题,重新梳理知识结构,是自我查漏补缺的有效方法。
建议学生们可以将之前做过的试卷全部整理以下,筛选出所有做错的题,重新做一遍,以“打补丁”的方式重新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加固。
以物理学科来说,学生们尤其要重点复习力学、电学、实验。尤其是要关注常考的难点,如密度与浮力、简单机械、电功率、欧姆定律、电学实验。
此外要提醒学生,切忌大量“刷”难题。
合理安排时间很重要
考试中,经常出现学生因为做题时间安排不合理,将时间浪费在某一道题上,最终导致试卷做不完,或最后压轴题思考时间不够等现象。
数学教研员张连勇认为,考试中合理安排时间是学生最应该掌握的答题技巧。
以数学考试来说,试卷总分150分,共23道题,试卷难度分布为8:1:1。即基础题占8成,中等难度的题占1成,难题占1成。
因此,学生们在做题过程中,应该合理分配每一道题的答题时间。
数学考试卷中有9道选择题,6道填空题,8道解答题。
答题时,最后一道选择题很可能计算比较繁琐,需要花费一定时间思考,这个时候考生不要慌张,如果几分钟时间内还没有做出来,就可以暂时将该题搁置,继续往下做填空题。以此类推,最终做完整张试卷时再去做之前搁置的选择题或者填空题。
数学试卷中的8道解答题可分为2个层次。
前4道非常基础,是复习过的重点知识点,学生们只需认真计算,应该不会失分。后4道则需花费一定时间进行思考。
很多学生都认为最后一道答题很难,就放弃了,但这样很可惜。
要知道即便是最后一道压轴的解答题,前两问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都不难。
尤其是第一问,比较基础,同学们只要把思考的过程和步骤清晰地写下来,阅卷老师就会根据大家的步骤给予相应分数。
规范书写请记牢
采访中,多位学科教师表示,根据多年阅卷经验,书写不规范是导致很多学生失分的重要原因。
所谓的书写规范,不仅是要求大家自己工整,把答案写在相应的位置。还要在卷子上正确规范书写思考过程以及步骤等。
以物理试卷为例。
物理考试时,每次都有学生在“作图题”中因为虚线与实线混淆,不标注符号、箭头等问题失分,这样的失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还有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总是将大量的步骤全部写在演草纸上,只将最终的计算结果写在试卷上而造成失分,非常可惜。
因此,教研员们提醒广大考生,考试过程中,要将清晰地推理过程、关键的计算步骤全部书写在试卷上,切勿省略关键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