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 首页 · 周刊 ·  教育 ]
养德于心 育德于行
——市高级中学创新德育工作纪实
陈晓丹 徐 婷

市高级中学第二届科技文化节中,学生参与水火箭发射活动。 图片由市高级中学提供

    为深入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学校教育工作育人效果,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大力促进的德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让学生成长为“品高、志远、勤奋、独立”的优秀高中生,市高级中学不断探索更适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更适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举措,创新性地开展了多项德育工作,让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课程育人形成导向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是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在发挥课程育人功能方面,不存在统一的模式和方法,要因课程而异,结合各学科自身的特点予以精心设计。

    除了在思想政治课上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市高级中学还充分发挥语文、历史、体育、艺术、数学、生物等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加强各学科间的配合,探索相关学科的德育教育内容并进行有机整合,进一步提升这些课程的育人价值。

    例如,在历史课堂中注重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加强国家认同和国家主权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地理课注重利用地理常识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人类所生存的世界,增强学生对地理坏境的理解力和适应力,加强对学生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

    数学课重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形成爱科学的精神、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

    技术课重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让他们形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体育课引导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技能、技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使他们形成胜不骄、败不馁、锲而不舍的勇敢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文化育人滋养心灵

    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当下,中学生面临着多样文化选择和多种价值取向,校园文化会对学生的科学认知和价值选择提供向导,引领他们选择正确的人生,伴随并影响学生终生发展。同样,良好的校园文化对教师也具有引导、规范、激励和凝聚的作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成长,高级中学秉持着“为师生终生幸福负责”的办学思想,营造人文化的氛围、实行人本化的管理,实施人性化的教学。着力加强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出了适合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的精神家园。

    走进高级中学,就能够看到一号楼和二号接的楼门上悬挂的代表高级中学文化的“教学相长、幸福共享”和“崇德勤学、止于至善”字牌。校园主干道一侧依次设有电子大屏、省心石、抽油机、德育长廊等设施。

    走进教学楼,能够发现各教学楼走廊内布置了可以展示学生风采的软木板墙。一号楼楼道设有党员园地,展示着优秀党员教师的风采,二号楼一楼大厅设有学校校史馆,馆内对历年的优秀师生做了重点宣传。

    学校的体育场馆中则布置了学校各类体育特长生的肖像,综合楼楼道内张贴悬挂着历年来优秀艺术生的照片和他们的寄语。

    有良好的校园环境,自然也有符合时代发展的优秀办学思想。

    高级中学时刻关注学生和教师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不仅着眼于学生的“德、智、体、美”,更着眼于培养具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仁爱之心和扎实学识的教师。

    在校园日常建设中,学校引导学生和教师参与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真正把学生当成教育教学的主体,凸显关爱主题,形成师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和学生自我互动的良好风尚,确保教师愉快地教与学生愉快地学之间的互相促进,确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智慧碰撞,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独特的方法获得独特的感受。

    活动育人促进发展

    活动是中小学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形式,也是学生道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高级中学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

    该校每年都会在不同的时间段开展不同的德育活动。比如高一入学时学生要进行军训,该校也会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对学生进行入校教育,穿插对学校校史、学校课程、学校社团等方面的介绍;学生入学后,在高一上学期会开展“红歌赛”;高二时,随着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深入,学校会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高三时,在12月31日为学生举办18岁成人礼;高三毕业前后开展毕业典礼……

    除了这些固定的序列化的活动,该校还充分发挥了校园节活动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

    该校将每年的4月至5月定为科技文化节,在这期间,会组织各类内容丰富的社团展、科技进校园、科技讲座等活动。在校园文化节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能够得以充分展示。

    每年的9月至10月则是该校的体育艺术节,在这期间,学校会组织内容丰富的运动会、艺术展等活动,在展示学校艺术教育成果的同时,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此外,该校为了加强学生自主组织和管理的积极性,组织了以下活动。

    首先是学生会活动,该校的学生会分为校级和分校级两级,各班班委是学生会的基层组织,承担考勤、卫生检查等班级管理工作。

    其次是学生社团活动,目前,高级中学共有学习类、体育类、艺术类、科技类、娱乐类、服务类等7类共七十余个社团,这些社团的成立和活动的开展及监督则主要由高二学生组成的社团联合会负责,教师仅作为顾问加以指导。

    另外,该校在去年9月设立了“校长学生助理”,采取班级推荐、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选取。“校长学生助理”能够和学校各负责人进行面对面交流,反馈学生意见,对校园建设进行监督。

    实践育人熏陶情操

    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是进行中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一环,市高级中学充分利用不同社会资源,为学生开展了各类实践活动。

    首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该校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克拉玛依博物馆,同时,该校还和文化馆等场所长期合作,为学生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其次是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实践活动。该校会开展参观一号井、“溯源母亲河”等活动,让学生对家乡有更深刻地了解,不忘父辈们的艰苦奋斗的精神。

    第三是法治、安全、健康教育实践活动。该校通过开学初的集中教育、每周主题班会和国旗下的讲话等方式,加强学生法制意识;通过开展消防安全演练加强学生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身心更加健康。

    第四是保护环境和关爱老人、孤儿、残疾人教育实践活动。从高级中学建校起,就一直保持着尊老助残的传统,由于学校紧邻敬老院,校内各班级学生也会定期组织前往慰问老人。

    第五是开展各类研学活动。该校自2012年起就探索开展学生研学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前往国家电网、移动公司、律师事务所、医院等企事业单位,体验各种职业的特点,为学生今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管理育人体现关怀

    市高级中学历来重视学校制度建设工作,校园中与相关的制度,同样是学生充分参与的结晶。

    各班班规、《高级中学防止校园欺凌工作实施方案》《高级中学分布式管理实施办法》《高级中学师德建设实施方案》《高级中学学生一日常规》等校园制度的设立,既彰显了良好的校园风气,又体现了学校以人为本的校园管理模式。

    民主的管理制度不仅对学生起到了激励作用,也让教师们有了认同感和自豪感,干劲更足了。

    协同育人打造家风

    学生的成长除了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为了让更多家长参与到教育管理当中,搭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桥梁,高级中学建立了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的成员不仅可以对校园发展规划提出合理化建议,也可以参与设计学生利益重要事项的民主决策当中。

    该校的家校沟通渠道丰富,分别以行政班级、教学学科为单位,均设立有QQ、微信群,以此确保家校沟通顺畅。此外,学校每年都会组织教学开放日,邀请家长到学校参与教学活动。

    为了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该校还让有家庭教育指导资质的教师承担了为家长解惑的任务。此外,学校还开设了针对家长的幸福讲坛,邀请家长和教师分享教育经验。

时间:2019-05-13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相关信息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