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 首页 · 周刊 ·  教育 ]
推进教育改革 发挥引领作用
——市第一中学“全国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研修基地”发展记
常钰君 程妍 陆辛儿

    3月18日,由我市第一中学承办的第七期“全国中小学管理干部及骨干教师分层教学选课走班挂职培训”在我市第一中学“全国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研修基地”开班。

    这也是市第一中学第七次承办该培训。

    近几年,我市教育转型改革成果不断被认可,第一中学作为我市教育转型当中的教师孵化基地,吸引了各地学校的广泛关注。

    41、81、106、128、138……这一行行来自我市、全疆乃至全国各地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到第一中学培训的人数,被记录在该校“基地”情况档案中。

    第一中学“基地”的影响力,在全国不断扩大。

    树立标杆筑巢引凤

    2013年,我市开始全面推进教育转型改革工作,我市教育局以培养和构建教育系统人才队伍为切入点,于2014年4月,将市第一中学确定为“克拉玛依市教育系统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该“基地”的主要任务是重点培养我市各中小学管理干部及骨干教师,引领市第二中学、第三中学、第六中学、第十三中学等9所学校全面开展学校转型工作。

    这一举,使得我市学校、教师全面接受并适应转型理念、制度、课程的改革。一支支改革教师队伍的系统构建,为全市教育转型改革起到了战略支撑作用,为转型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6年7月,市第一中学教育转型成果受到了国家教育部高度肯定,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正式授予为“全国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研修基地”,全面承担起面向全国骨干校长教师组织研修培训和挂职锻炼、深度参与国家级课题研究和重大改革项目等重要任务。

    该校为树立教育转型标杆、打造“克拉玛依现代化教育品牌”,努力提升基地培训水平,组建了基地研修课程工作领导小组,提升课程设计与研发的运作效率。

    为完善研修课程,该校对研修课程进行了多层设计,在课程形式方面包含了集中培训、选课研修、现场答疑、经验分享、导师指导、课堂观摩等多种方式;在课程内容方面,从整体架构到局部设计,课程开发到课程实施均环环紧扣。

    来自江苏常州的教师张玉春参加了此次研修培训,在他的笔记本中记录着这样一行字:克拉玛依的改革真正树立了崭新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课堂观和教学价值观。他们提倡:解放学生,发展学生;不唯师,只唯生;不唯教,只唯学;以学定教,以学评教,以学助教,最终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他说,克拉玛依第一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不是对传统课堂的修修补补,而是对传统课堂的颠覆性改革。

    每期前来基地培训的教师,将他们所见所闻带回本校进行分享,于是,越来越多的教师对克拉玛依教育现状感到惊叹,决定亲自来见证这座城的教育发展。

    据基地培训班班主任翟志华介绍,本届共有来自江苏省、甘肃省以及疆内各中小学的教育管理干部、骨干教师138人参加培训,培训覆盖地区最广,培训人数再创新高。

    截止目前,该校举办的七期培训研修班中,共培训了来自重庆、广州、北京、成都、山东、江苏、甘肃等7个省市,昌吉、塔城、博乐市等疆内12个地州市共计678名教育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

    继续扩大区域影响

    随着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市教育已经向现代教育转型迈向了新的台阶。

    2018年8月,我市探索实践并申报的《区域教育转型加速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教育教学成果获得自治区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并斩获一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这标志着我市乃至新疆基础教育在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上实现了零的突破;我市教育成果首次在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精彩展出,同年我市再次受邀,成为“全国教育局长研究联盟 ”5个常务副理事长单位之一;2018年12月3日至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摄制组专程抵达我市,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制作的特别节目《印记》实地录制教育转型变革的专题新闻……

    这些丰硕的成果记录了我市教育转型改革发展的辉煌历程,同时也让第一中学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研修基地声名鹊起,成为各地教师向往的研修学堂。

    “亲自来到基地,学习了克玛拉依一中的教育改革模式内容,我才真正见识了教育改革的力量。”重庆市开州区西街初级中学教师任从俊说。

    今年,更有主动申请来我市研修基地学习的教师团队。

    甘肃北京师范大学庆阳附属学校的6位教师纷纷表示不虚此行,领队教师杨贵新说:“全面系统探索管理及育人模式转型的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很少,去年,在教博会上初识克拉玛依,便想对这座城的教育现状一探究竟,如今,我们亲眼见证克拉玛依基础教育的转型改革,确实了不起。”

    我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未来,克拉玛依“全国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研修基地”将依托第一中学和全市教育综合改革资源,继续担负起培养基础教育改革骨干校长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使命,传递“创办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的价值追求,继续扩大区域影响,在全国中小学管理干部及骨干教师培训工作过程中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参与教师感慨良多

    3月29日,第七期“全国中小学管理干部及骨干教师分层教学选课走班挂职培训”结束,培训经历给参与其中的教师留下了深刻感受。

    顾志平是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校长。今年2月他得到通知,要来新疆克拉玛依市参加培训。

    顾志平已经当了二十多年校长,参加培训的次数多到自己都记不清,“当时我想,这个培训肯定和其它我参加过的培训一样,没什么新奇。”顾志平说。

    但来到克拉玛依的第一天,顾志平的想法转变了,教育转型改革,很多地方都在做,可改革如此彻底的城市,克拉玛依是他见过的第一个。

    在第一天的开班仪式上,市教育局负责人以“为学生未来而设计,从课程到管理”为主题,介绍了克拉玛依教育综合改革情况,着重结合转型模式下教育理念、组织架构、育人模式、课程建设等方面内容,分享了克拉玛依市基础教育转型变革的具体操作和实施路径。

    听了报告后,顾志平察觉到,这座城市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管理者们对教育的“顶层设计”。“领导离教育的距离越近,教育事业的路就越长远,这里的教育部门领导不像领导,不仅没有行政色彩,还是教育领域真正的专家。”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顾志平还关注学校管理机制。在第一中学的培训基地,他看到了该校在市教育局简政放权的环境中,彻底实现了扁平化、自主化的管理:办学自主权,实行双向聘任制……

    学校拥有自主权,是每个想要做好教育事业的校长的梦想,“我羡慕克拉玛依市的学校拥有如此自主宽松的教育生态环境,如果学校没有适当的自主权,那么教育者即便有超前的想法,最后也将无处施展。”顾志平说。

    此外,在培训中,第一中学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素养令顾志平叹服,他在听过英语、地理、数学课后,感慨地说:“这里的教师立足于本土和本校,开发出了一套适合克拉玛依孩子而又不同于北京十一学校的校本教材,这不是简单地只靠一般的毅力、一般的素养就能完成的!”

    他还了解到,第一中学的教师除了学科教学之外,还要承担分布式管理等工作,学部设立咨询师、成长导师、教育顾问,建立学生自主管理学院等,这一系列的转型措施,改变了教师身份,教师不再是单纯的学科教师,他们是教育工作者、学科专业工作者、团队合作者。

    “从这些老师们的身上可以看出,他们对学校负责,对学生的真情,对教育的忠诚,因此,我很敬佩他们。”顾志平说。

时间:2019-04-01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相关信息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