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展示自己所画的鸡蛋。本报通讯员 吴悠 摄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二十四节气,市第十一小学开展了一系列 “春分”主题活动,让师生共同体会传统文化带来的知识与乐趣。
活动中,老师向学生介绍了什么是“春分”,以及在春分时节、放风筝、竖蛋、送春牛等习俗。
俗语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意思是在春分时节,人们会选择刚生下四五天、且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然后轻轻地将鸡蛋竖立在桌子上,这就是“竖蛋”习俗。二年级学生就进行了有趣的“竖蛋”活动,这项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究兴趣,孩子们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着如何将鸡蛋树起来,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都十分开心。
“画蛋”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齐心协力,一起把一颗颗普通的鸡蛋画出了自己的特色。
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对传统习俗有所了解,也通过一系列活动,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锻炼了动手、动脑能力,体验到了探索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