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我教育部门发布了2018-2019学年《克拉玛依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我市首次正式发布的质量检测报告。
发布会现场,我市、区两级教育局管理干部、各中小学校长、教师代表等五百余人聆听了《报告》内容。
据介绍,教育质量监测的目的是为了诊断和改进我市各学校教育教学,在监测过程中,对我市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品德发展、学业质量、身心健康等状况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监测,客观反映我市每年基础教育现状,为诊断、改进我市教育教学和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我市基础教育健康发展。
我市教育质量监测周期为一年,监测工具包括学生学科测试卷、调查问卷、体育现场测试仪器设备等。监测对象为二、四、五、六、七、八年级及高中一、二年级学生(其中小学二、四年级学生只参加体质健康监测),在本次的监测工作中,我市共有32423名学生参与。
本次2018-2019学年《报告》的监测结果显示,我市学生在品行认知方面表现良好,在遵守规则、履行责任、集体意识、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等方面有着正确的价值认同,具备基本的公民素养;义务教育段学生国家课程标准达标率较高,高中段五成以上学生学业水平发展良好;师生间关系良好,九成学生认同教师的教学方式……
同时,监测结果还显示,我市学生学业虽表现良好,但综合应用能力相对薄弱,学生学业负担普遍偏重、家庭作业时间过长,学生肥胖比例偏高、近视问题较为突出,部分学生与父母沟通不畅、学习压力较大等。
对于此类问题,市教育局提出了改进建议,希望各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同时,扎实开展“阳光体育活动”,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向家长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减少甚至杜绝上述问题的产生。
发布会现场,受邀前来的上海市教研室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负责人汪茂华对我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克拉玛依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经过严格、科学的命题、标准划定、据统计、报告撰写等环节,打破以往重点关注学生学业情况的评价模式,强调了学生素养的综合发展,这份《报告》不单纯是数据的展示,更是各学校的指导参考。
北师大克拉玛依附属学校教师何立姣在听完《报告》后说:“通过《报告》可以看出,以前我们的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成绩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如今我们必须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为学生营造心理健康、教育宽松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更好更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