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 首页 · 周刊 ·  教育 ]
高级中学“教育转型质量巩固和提升”系列报道
坚持教育转型 建设幸福高级中学
——市高级中学特色教育办学初探
陈晓丹 徐 婷

    2018年,是我市教育转型第八年。我市用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引领教育发展,坚持“创办适合每一位孩子的教育”的核心教育价值观,全面系统深入地推进教育转型,初步实现了教育价值观、组织领导、课程建设、队伍发展等全方位的转型,满足了学生发展需要,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学校办学特色更加鲜明,教育影响力日益扩大。

    2018年,也是高级中学建校四十周年。该校在国家教育改革逐渐深化、新疆教育聚焦总目标、克拉玛依教育转型的大背景下,坚持把党的领导放在首位,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一方面抓好改善办学条件、营造舒适育人环境、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努力提升教育质量等工作,另一方面在文化建设、组织变革、课程建设、队伍发展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教育事业开创了新局面。

    面对过去的丰硕成果,这所“老字号”学校在教育转型之路上有着怎样的经验?面对充满挑战的将来,它又将如何走好每一步?3月12日,本报记者走进了市高级中学,探求答案。

    教育教学成果斐然

    就高级中学的历史发展而言,1978年至1998年属于创业阶段,奠定了发展基础;1999年到2018年,学校处于发展阶段,实现了设施、队伍、质量的全面发展;自2019年起,学校将开始“幸福高级中学”教育品牌的建设。

    近8年来,是高级中学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8年,种种行之有效的举措,使该校收获了累累硕果。

    教育转型取得重大突破。教育转型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推进了文化重构、组织变革、双向聘任、BORIA课程建设等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学校现代制度更加完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明显提高,学校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

    党建工作全面加强。党对学校教育工作全面领导作用得到加强,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和纪律建设得到加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充分,党支部的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建设效果显著,宣传工作取得实效,为学校教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德育工作实效性更突出。学校梳理出清晰的德育工作思路,细化了“品高·志远·勤奋·独立”的育人目标,教师引领服务、学生自主管理、家长协同配合形成合力,课程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活动育人、协同育人作用发挥充分,社团活动蓬勃开展,学生的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等素养提升,学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氛围日益浓厚,育人效果更加显著。

    队伍建设实现良性发展。该校着眼于发现教师,科学做好队伍发展规划,坚持不懈地抓好师德建设,搭建模块化教研活动、幸福小讲堂、国外研学等国内外教师学习、培训、展示的平台,完善教职工发展性评价,实施“青蓝工程”“接力工程”“基石工程”“桃李工程”“鸿雁工程”“至善工程”等六大工程,学校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教师,教师的奉献、合作、研究和生本意识明显增强,专业素养全面提升,个性风格更加鲜明。

    课程建设取得阶段成果。学校制订了课程建设方案,经过八年努力,完善了课程手册,构建了BORIA课程体系,实施了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学习评价和自主学习一致性的“OES”教学案工程,教学组织形式由行政班授课向选课走班转型,面向学生个体的个性化教学不断推进,分类诊断评价与学年未统一诊断评价有机结合,“学优分”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初步构建,由青年教师基本功展示、理论学习、课堂研究、学科特色等模块构成的模块化教研活动提升了研究质量,艺术课程、生涯课程、STEAM 课程、自主招生课程、大学先修课程、教育戏剧课程、语文阅读课程等成为精品校本课程,学校对高考教育学工作研究提炼出规律并以之指导教学取得突出效果。

    全方位交流合作深入展开。学校全面推进与国内外学校的交流合作,丰富教育资源,拓展办学视野。作为主要成员积极参与新疆“新丝路六校联盟”的各项活动,参与创建了“新疆高中质量协作联盟”并当选为常务理事学校,自治区克拉玛依市高级中学名校长工作室基地建成,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计划卓越校长领航工程名校长领航班孙延宾校长工作室挂牌。2012年创办国际部,先后与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教育部、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美国蒙特威高中等建立了良好教育合作关系,国际合作教育成绩显著;承办了两期“中巴项目”,为巴基斯坦培养了一批教师,积累了国际培训的经验,工作得到上级高度认可。高级中学的教育走出了新疆,走向了世界。

    学校办学成绩卓著。学生成长全面而有个性,普通高考、艺术高考、国际部高考均取得突破且整体成绩居于全市前列,教职工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家长对学校认可度越来越高,学校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幸福高级中学的品牌初步形成……学校先后获得克拉玛依市特色学校,自治区课程改革样本校、依法治校先进校、德育示范校,CAP大学先修课程试点学校、国家消防示范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把握机遇,坚持改革

    实践才能出成效,高级中学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并非一日之功,而是源于长期积累而来的教育智慧。四个“离不开”是其教育智慧的概括,即离不开准确把握教育转型机遇;离不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离不开持续深化教育改革;离不开先进的办学思想和正确的工作思路。

    没有转型,就不会取得上述丰硕成果,也不会对教育有更深入思考。高级中学格外珍视教育转型机遇。从办学体制转型到教育价值观的确立,从组织转型到课程建设改革,从教育战略转型到加强队伍建设,教育转型成为全体高级中学人的共识,高级中学把握机遇、积极参与、率先探索,成为教育转型的受益者之一。

    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方面,该校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体制,党组织健全了组织机构,加强了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增强了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进了师德建设,这些工作的开展,把住了办学方向,保障了教育质量的提升。

    坐井观天、固守传统、排斥改革,学校只有死路一条。多年来,高级中学从最初追求教学模式变革,到后来的组织形式变革,再到后来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课程评价等一系列系统变革,逐步形成了全方位的教育转型,改革不断深化。

    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正确的办学思路能够引领学校良性发展。高级中学坚持“为师生的终生幸福负责”的办学思想,追求培养“品高、志远、勤奋、独立”的优秀高中生和建成“幸福高级中学”的办学目标,确定了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营造舒适校园环境两个基本点,坚持抓好队伍培养、课程建设和文化培育三项重点工作,坚持凝聚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力量,坚持走依法治校,改革兴校,课程强校,质量立校和文化育校之路,坚持按照“幸福的思想、精致的德育、可见的民主、卓越的师资、丰富的课程、多元的评价、自主地发展、舒适的环境、周到的服务、创新的氛围、互联的校园和多彩的未来”十二大标准建设和发展学校。

    行稳致远,蓬勃发展

    该校负责人介绍,未来,高级中学将凝聚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共识,进一步从以下五个方面全面推进教育转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首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克拉玛依办教育。“作为克拉玛依本土的优质高中,我们有责任履行好自身使命,把‘培养什么人’作为教育首要问题,立足学校实际,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和城市发展需要,扎根克拉玛依把教育办好,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为学生成长、城市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做贡献。”该校负责人说。

    其次,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加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理清职责,理顺工作流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师德建设,既保证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又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这样才能够让学校的更远。

    第三,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转型。学校的教育转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今后的教育转型将进入深水区,困难更大,任务更艰巨。学校必须凝聚全体高级中学人的共识,坚定教育转型信心,以学生为中心,用转型成绩鼓舞大家,用教育规律引领转型,围绕组织转型、课程转型、队伍转型等重点工作使教育转型取得更大成绩。

    第四,坚持“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一体”指普高部优质发展,“两翼”指国际部优先发展和体育艺术特色发展。“一体两翼”战略基于“克拉玛依传统好高中”定位,指向建设“幸福高级中学”教育品牌,它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学校办学内涵,凸显学校办学特色,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需要,促进克拉玛依教育多样化发展。

    最后,坚持“教育,就是发现”的思想。学校要牢牢把握住教师这一教育发展关键性因素,引导教师发现职业使命、发现学生需要、发现育人规律、发现自身特点、发现社会责任,唤醒教师的心灵,激发教师的使命感,使其唤醒、鼓舞和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幸福共享”的共同愿景。

    高级中学建校四十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是数代高级中学人努力奋斗的结晶,是上级大力支持和广大市民厚爱的结果。在新时代,高级中学人有勇气、有信心承担使命,继续探索实践教育转型,不断提升教育品质,帮助每一位孩子成就幸福的人生,助力每一个家庭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时间:2019-03-18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相关信息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