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 首页 · 周刊 ·  教育 ]
传统节日中的家庭教育
陈晓丹

    编者按:

    喜庆欢愉的春节,不仅是合家团聚、走亲访友的好日子,其实也是家长对孩子进行多方面家庭教育的好时机,可以让孩子了解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品味可贵的亲情,承担起家庭劳动的义务,学会打理自己的财物……但这些教育该怎么做比较恰当呢?

    2月10日至15日,记者采访了我市多名家长,了解他们如何在春节假期里,进行家庭教育。

    言传身教传承家风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良好家风的传承决定了一个家庭的兴败。在过年全家团聚的时刻,一些家长选择言传身教,给孩子说说过去的故事、讲讲传统的习俗,教导他们为人处世之道。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节日期间,在76岁的市民刘学华家,传出了三个孩子郎朗的声音。

    刘学华说,这是他们家每年的惯例,为了让家里的孩子从小学习做人的道理,每年春节,都会由家里的长辈带着孩子们诵读一些富含人生哲理的文章。

    “如果孩子不明白其中含义,我们就会提前给他们做功课,把文章中的道理解释给他们听。”刘学华说,好的优良传承要从孩子抓起,这样他们长大后,才能成为正直坦荡的人。

    “妈妈忙着准备年夜饭,你在边上玩手机;爸爸跟你聊工作,你却忙着发微信;奶奶唠叨你瘦了,你在朋友圈点赞;爷爷独自看春晚,你在专心打游戏;儿女想要你讲故事,你却要抢红包。”网上的这段话,戳中了很多人的泪点,

    在市民赵春霞家,就有着“一家人吃饭时不许玩手机”的规定。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只要一家人吃饭,就都不许看手机,现在的人手机不离手,几乎都忘了面对面交流的可贵。”赵春霞说,现代人将更多的精力交给了手机,亲人间的话语也变得越来越少,春节期间难得一家人团聚,希望家里人能够好好吃饭,彼此聊聊一年里的高兴事儿。

    在采访中,很多家庭也坦言,随着经济发展,家风的传承也需要与时俱进。

    21岁的市民陈禹霖说:“比如说‘节俭’,爷爷奶奶那一辈对‘节俭’的理解是就节衣缩食、省吃俭用,而在衣食住行自由宽松的当下,我们年轻人的‘节俭’则应强调不浪费资源,不挥霍金钱。”

    加强交际培养礼仪

    2月10日下午,在我市永升百货下的和家乐超市中,市民张女士和丈夫正带着女儿采购商品,他们推着的购物车内已经装满了果蔬、牛奶、海鲜及各类零食。

    张女士说,女儿目前在市第六小学读三年级,为了锻炼女儿,一家三口来超市,由女儿为家里采买所需的商品,她和丈夫则在一边指导。

    “出门前,我们提前给女儿做了相应‘功课’,告诉她家里需要补充什么物品,需要买多少,由她整理在一张纸上。到超市后,女儿只要按照纸上的记录,很快就会选购好所需的物品,并完成付款。”张女士说,通过这样有意识地鼓励孩子进行购买活动,一方面能够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另一方面,也能让孩子在与超市服务人员交流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交际能力。

    还有一些家长将假日期间走亲访友、拜年串门,当成了教授孩子交往礼仪的好时机。

    “谢谢叔叔阿姨的红包,祝你们新一年健康快乐!”大年初五,家住风云小区的5岁女孩王依依拿着家中客人给的红包,依次道谢后,将红包整整齐齐地放在了自己的储蓄盒里。

    依依的母亲李女士说,从依依3岁开始,她就有意识地培养依依的礼仪观念,尤其在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中,更会细心教导。

    “我认为,要培养孩子良好得体的礼仪习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结合生活中各种契机,一点点灌输。家是让孩子最为舒适的场所,在家里,孩子们放纵自己还没什么,可是如果去亲朋好友家做客时,孩子还是习惯性的放纵自己,变成一个‘熊孩子’,不仅会给主人留下没礼貌的印象,父母也会很难堪。”李女士说。

    现在,依依不仅懂得“在没有征得客人的允许下,当着客人的面拆开红包和礼物是不礼貌的行为。”而且当父母的朋友到家中做客时,她还会给客人拿拖鞋、杯子,去别人家做客时,也知道轻敲门、对人礼貌称呼、不乱翻别人家的东西。

    自我管理练习理财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孩子们春节期间收到的压岁钱也越来越多。记者采访了15位市民,他们的孩子中,压岁钱最多的一个收到了一万多元。不少家长都表示,这几年孩子手中拿到的压岁钱不断增多,可如何用好这些压岁钱成为了自己的难题。有的家长选择“没收”,有的家长选择给孩子当零花钱,也有不少家长认为应当教孩子如何管理这笔钱,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

    市民周启明说,春节他带着14岁的女儿在亲戚朋友家走下来一圈,孩子收到的压岁钱加起来竟然有七千多元,比自己一个月的工资还高。

    “孩子现在上初中,以前我们对她的压岁钱的处理方式是替她保管一部分,另一部分交给她做零花钱。但是她花钱习惯特别不好,不知道节省,几千块钱不到一个月就能花光。”鉴于这种情况,周先生和妻子今年打算给孩子办一张银行卡,将这几年女儿的压岁钱全部存进去,交给她,并指导她购买理财产品。另外,夫妻俩还让女儿学着记账,记录自己的每一笔开销,分析哪一次用得最有意义。

    “女儿记了几天账以后,有一天跟她妈妈说:‘妈妈我觉得自己有些钱花得太不应该了。’她看到了自己的钱是怎么用光的,不再像以前一样稀里糊涂,心里也就多多少少有了些触动。”周先生说,女儿能有这样的意识,就已经实现和自己和妻子的初衷。

    市民贾敏则在今年告诉已经大二的儿子:“在人开始学习独立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财务独立。”

    贾敏对儿子的教育方式是,做预算表,把所有必须的开销算出来。比如交通费、购置新衣新鞋的费用、跟朋友出去玩的餐饮娱乐费等等。预算给了儿子后,花费剩下的余额款项剩余的算他的,如果不够花的,他必须自己想办法补足。

    贾敏说,省钱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养成提前最规划的好习惯,这样对他将来工作和生活都会有所帮助。

时间:2019-02-18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相关信息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