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 首页 · 周刊 ·  美食 ]
食有浓情 爱在七夕
郭阳 赵汀鹤 胡雪婷

编者按

七夕,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经历史发展,七夕也因“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如何度过七夕?无论对于初次牵手的情侣,还是久久相伴的夫妇,一桌美食都是烘托节日氛围不可缺少的选择,更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不同的美食,或浓郁、或清淡,也正如爱情的不同阶段,或热烈、或平静,但美食与爱一样,都是那样治愈人心,那样不可或缺。

爱,是终生不渝的呵护

没有花前月下,没有海誓山盟,半个世纪的真挚爱情却如美酒般香醇。

今年,78岁的李国兴(化名)和75岁的赵相珍(化名)结婚已经50年了。两位老人对结婚纪念日没有什么特定的概念,更谈不上举办隆重的仪式、互赠华美的礼物,他们只是和往常一样,一起下厨房做了一些饭菜,再看着对方把饭菜吃完。

相知相守

1962年,18岁的李国兴入伍,从四川老家来到新疆。10年的部队生涯,让李国兴性格坚毅,很能吃苦。一天,指导员找到他,说他家里捎来口信,让他和老家亲戚介绍的赵相珍结婚。李国兴回到老家,打算先听听父母到底是什么安排。结果,当他看到赵相珍是一个皮肤白净、十分秀气的姑娘,心里立刻接纳了这段婚姻。

一周后,李国兴回新疆了,同时也将妻子带回部队。和那个年代的大多数人一样,两人也是先结婚再恋爱。每次回家,赵相珍都为他准备他最爱吃的菜,还将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李国兴转业后,赵相珍也到他所在的食堂工作,在物资并不丰富的年代,赵相珍尽可能从食堂带回来多余的食物,尤其是李国兴爱吃的馒头。

1979年,赵相珍突然双腿肿胀,患上了急性肾炎,李国兴想着办法给她治病。

“我都成这样了,是不是没得治了!”赵相珍说,“如果治不好,我就不治了,你把家和孩子管好。”李国兴不听,说道:“这里治不好,我就带着你去乌鲁木齐治,再治不好,咱去北京治!”赵相珍生病的日子里,李国兴每天认真照顾着她,西药、中药、偏方,李国兴都试了一遍……经过大半年悉心照顾,赵相珍终于好了起来。

美食相伴

“爷爷奶奶,我们要出去过七夕,这可是中国的情人节,不回来吃饭了。”

去年七夕,看着收到花后高兴的孙女,李国兴、赵相珍相视一笑,说:“这花只能看不能吃,多浪费。”

赵相珍说:“以前,大家只想着怎么能吃饱吃好,哪里会想送花的事。我们这把年纪,就不送花了,不过我能蒸出一锅‘玫瑰花’,不比这实惠?”孙女出门后,赵相珍也打算和李国兴过个七夕,她进入厨房,开始操作起来——把苋菜煮出红色的汁水,用来和面,把发好的面搓成片,卷成花的样子,蒸出来的馒头又香又美。

“这锅‘玫瑰花’虽然是馒头,但比外面卖的值钱多了,你还记得那时候你从食堂带出来的馒头吗,当时那叫一个香……。”李国兴一边品味着玫瑰花馒头,一边对着老伴赵相珍说,脸上满是笑容。

实际上,随着生活日渐富裕,恩爱50年的老两口每逢听到年轻人过节,时不时也会“赶时髦”做一桌好吃的,庆祝一下节日。

“上次在‘阿罗’吃的大虾真挺好吃的,看你也喜欢吃,今年七夕就让我下厨给你做!”平时很少下厨房的李国兴许下豪言壮语。“还是我来吧,你先去买虾再说。”赵相珍笑着说,“再说,咱也不用非得过节,这么多年你也没亏待我,我知足啊!” 

爱,是刻意制造的浪漫   

升起的火锅烟雾中,仿佛有粉红气泡在环绕。

这是安冉眼中的景象。在她心中,最宝贵的七夕回忆不是精致的项链,也不是昂贵的包包,而是一顿用心准备的火锅。记忆里的火锅食材新鲜美味,正如她和男朋友陈俊的爱情那样,始终热烈而充满惊喜。

精心策划的“表演”

25岁的安冉自诩为“火锅狂热爱好者”,每周一顿丰盛的火锅,是她缓解劳累和疲惫最有效的途径。

去年七夕节前,安冉接受了单位安排的新项目,加班成了她的日常。期间,为了节省时间,她的午餐和晚餐都是在单位食堂匆匆解决的,而这份辛苦也被男友陈俊看在眼里。

对于她和陈俊一起度过的第一个七夕节,安冉很是期待,但沉重的工作任务却让她不得不在办公室加班。为了满足安冉的心愿,陈俊并没有“就此作罢”,他还是决定让安冉过一个难忘的七夕。于是,陈俊特意“买通”了安冉的同事,自己一边安排七夕晚餐,一边策划了一次“表演”。

这项“工作”早在七夕前几天就已启动。为了能选到心仪的餐厅,陈俊对比了不少火锅店,最终决定在位于市区南新路的喜欢毛肚火锅和安冉共度七夕。为此,他提前几天就预订了位置,并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将隔间布置成了安冉喜欢的样子——粉色的玫瑰花海、少女心满满的气球、精致的马卡龙糕点,当然,更少不了满满一桌的火锅食材。

繁忙的工作结束后,天已经黑了。走出单位,安冉收到陈俊发来的信息——“我现在手头有要紧事处理,今天没法接送你了。”这让安冉的脸上浮现出了失望的神情,提前和陈俊“串通”好的同事也赶紧凑上前来,假意安慰安冉:“怎么,今天不和男朋友过七夕吗?那跟我走吧,我正想找个人陪我去吃火锅呢!”

“你订位置了吗?今天可是七夕。”安冉一边表达着怀疑,一边不由自主地跟同事向火锅店走去。“现在回家只会一个人生闷气,还不如去碰碰运气,吃顿火锅。”安冉心里想。

走到喜欢毛肚火锅店门前,看到“和喜欢的人一起吃喜欢火锅”的标语,安冉心里再一次感到不是滋味。而当她走进店内,眼前的一幕瞬间打消了她所有的不悦,更让她格外惊喜——被精心布置过的隔间正是她喜欢的样子,桌上的特色黑毛肚、精品肥牛是她最喜欢吃的菜品,而自己刚刚在心里埋怨了无数遍的陈俊,此时正捧着鲜花站在眼前。

爱与美食的“碰撞”

回过头,安冉发现,刚刚还跟着自己一起走进店里的同事,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偷偷“开溜”。

眼前,鸳鸯锅里热气翻腾,一个个小气泡咕嘟嘟地翻冒出来,并送出阵阵红油和辣椒的香味。

陈俊一边将涮好的食材一片片夹进安冉的盘子里,一边说:“七夕节快乐!我知道你最近很忙,但是我还是不想错过我们在一起的第一个七夕。”

在火锅升起的温暖烟雾中,两个人畅谈着心事,并享受着美食的滋味。脆口的毛肚、鲜美的肥牛,安冉的胃被美味的食物填满,周身的疲惫更如同烟雾一样慢慢散去。

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正如梁实秋《人间有味是清欢》中所说:“美食给人身体上的愉悦,爱给人心灵上的满足,当美食遇到爱,便幻化出了人世间极致的美好。”那一刻,这对年轻的情侣感受到的,便是这“人世间极致的美好”。

爱,是平凡相守的幸福

夏日阳光明媚,公园里鸟语花香。排椅上、廊桥边、草坪里,人们或静坐、或斜躺、或闭目养神。公园里的一家三口,特别引人注目。当中,父亲戴着一副银边眼镜,母亲穿着流行的连衣裙,两人牵着5岁的女儿,有说有唱。

潘非和孟艳从甘肃来,如今,已在我市一家建筑企业工作多年,也是这个建筑企业仅有的一对伉俪。今年七夕,是他们在克拉玛依度过的第八个七夕。

相守的温馨

潘非是工程项目负责人,孟艳则负责劳务管理。项目进场初期,临建设施还在搭建,放眼望去,周边尽是一片荒芜,与市区的热闹有着天壤之别。

“你们比我刚到的时候幸福多了,那会儿什么都没有,办事都得跑几公里路。”孟艳向新来的职工分享道。谈起刚来项目部的经历,孟艳不仅没有抱怨,还鼓励新同事珍惜当下,努力工作。

项目开工后,加班是常有的事。潘非作为工程部负责人,白天少不了要去现场组织施工,晚上还得挤时间撰写生产记录,编排施工计划。每每忙到深夜,陪伴在他一旁的,都是孟艳。

夜晚的工程部办公室里,他们夫妻俩各自忙碌手头的工作,尽管交流不多,但彼此陪伴的画面异常温馨。

“他白天跑现场,晚上还要加班,已经很累了,有我陪着,能让他感觉压力小点。”孟艳说,结婚几年,无论工作多忙,每到重要节日,潘非都会陪自己过节。每一个七夕,潘非都会选环境好的餐厅,准备贵一些的礼物,让自己从未感觉到被忽视。

这样的生活过了几年后,两个人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女儿也是完全继承了妈妈的优良基因,肉嘟嘟的小脸蛋、水灵灵的大眼睛特别“吸睛”。

随着女儿出生,两个人的幸福生活又多了一份色彩,同时也多了一份责任,两个人对生活的理解更多了一层。

朴素的告白

每当谈起家事,夫妻俩也有苦恼,夏天他们常跟着项目东奔西跑,不得不把孩子长时间留给家里的老人照看,有时几天不能回家,两人只能靠微信视频见见女儿。

等到不忙的时候,他们总会把精力都用来和孩子互动,尽可能多陪女儿玩一会儿。女儿也特别懂事,从开始有些哭闹,到后来眼巴巴望着两人,说会听话不让爸爸妈妈担心,这样的表现除了让夫妻二人感到欣慰,更让他们的心里有些许酸楚。

又到了一年的七夕,但正是工地最忙的时候,两人决定趁着周末有空,提前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当孟艳问丈夫是怎么计划的,潘非说:“这次我们三个人一起过,你、我,还有一个‘小棉袄’。现在本来陪孩子的时间就少,趁着休息还是得多看看她、多陪陪她。”

不懂什么是七夕节的女儿听到后,高兴地说:“爸爸妈妈又可以陪我了,我要用压岁钱请爸爸妈妈吃饭,我们一起过节。”说着,便飞奔着去翻找自己收起来的那些红包。

上周六,小家伙拿出“做东”的气派说:“爸爸爱吃肉,妈妈爱吃菜。咱们就去上次妈妈带我去的那家餐厅。”

这是一家普通的川菜馆,环境谈不上优雅,大厅里总是人声鼎沸,算不上是理想的约会场所。但对于繁忙的夫妻二人来说,这家离家很近的馆子,总能解决他们时间不够的烦恼,更满足了女儿对“下馆子”这个词的认知。

干煸红烧肉、油麦菜、鱼香肉丝、松仁玉米……一份份家常菜,满足了一家人的不同口味。大快朵颐之时,潘非拿出一份小礼物递给妻子,并说道:“这几年你辛苦了,我会努力多挣一些钱,让你们过得再好一些。”

在孟艳心里,这句告白并不肉麻,也不唐突,更不会显得呆板、乏味跟无趣,反而朴素又真诚无比。正如眼前的一桌菜式,不够精美,也不罕见,但正是这平平无奇的家常菜,始终滋润着平淡的生活,体现着家的味道。

时间:2022-08-04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相关信息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