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娉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2023 年 8 月 26 日,我孤身一人踏上前往新疆的求学之旅。
忐忑与期待在我心中交织——拉着十几公斤重的行李,来到遥远的异乡,说不害怕是骗人的,但我心中那股自豪之情仍如火焰般燃烧。望着明媚的蓝天,我知道,前方定有一场如梦般的邂逅在等待着我。
在四川,太阳是很吝啬的,对比之下,新疆的阳光显得那么慷慨。我只可惜,这明媚的阳光无法托运回四川,无法与故乡的亲友共享。
这里的一切都吸引着我——过油肉拌面香气四溢,炒米粉热辣过瘾,人们脸上满是热忱的笑容……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记得大一刚开学时,我和朋友去校外吃饭,在路上遇到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留学生向我们问路,我们用英文交流无效,于是手舞足蹈比划起来,现在想起来也让人忍俊不禁。
克拉玛依人热情友好,就像新疆明媚的阳光。记得去年冬天,我拖着行李,准备踏上归家的旅程。在校门口坐上出租车,司机师傅热情地帮我把行李搬上车。
坐进车内,他用略带口音的话说:“我也是从外地来克拉玛依的,这里确实很好的……”他的眼神中满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这里的人啊,都特别实在,特别热心肠,只要你在这里生活过,就一定会被这种氛围感染。”他的话如同一股暖流,淌过我的心田,也让我对克拉玛依的喜爱又多了几分。
大一上学期期末,我们有幸与石油前辈王炳诚先生视频连线,一同唱响《我为祖国献石油》。仍记得开学第一课上听到这首歌时,辅导员提议大家学唱,如今再次聆听,那在茫茫戈壁中毅然立下的井架仿佛就在眼前。尤其是今年夏天参观了风城油田后,感触就更深了。
那是今年6月28日,我参观了风城油田,这次经历改变了我对油田工作的刻板印象。
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真正的英雄,就是拥有脆弱的凡人身躯,却有着不可战胜的神性。”踏入这片广袤无垠的油田区域,眼前的景象令人无比震撼。放眼望去,是漫无边际的荒漠,有一群勇敢而坚定的人,他们扎根在这荒凉的土地上,为了国家的能源事业默默奉献。
每到一个城市,我都会去参观它的博物馆,有人说:“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我觉得,博物馆就是一个城市的会客厅。大一时,我也去参观了克拉玛依市文博院(展览馆),但那次仅是看看陈列的物品,走马观花罢了。后来,我又有机会跟随老师、同学一起参观,这次我认真品读了属于克拉玛依的每一段历史。我仿佛看到了克拉玛依的心脏,那是一抹亮眼的中国红。突然想起与王炳诚老先生连线时,他说:“克拉玛依是我和老伴的第二故乡,希望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能够来到这里、建设这里。”站在克拉玛依市文博院(展览馆)的展厅里,我心头更觉责任重大,我们要用自己有限的能力,尽可能地让石油精神永续相传。
时光飞逝,上课、参加活动、阅读、交流、创作,我的收获已慢慢显现。我在红山湖畔写下这些文字,纪念我的十九岁,纪念我在克拉玛依的点点滴滴。
主编
点评
这是一篇情感真挚、内容丰富的散文。作者以自己在克拉玛依的求学经历为线索,展现了克拉玛依的独特魅力与自己的成长变化,文章中既有对克拉玛依城市文化的赞美,也体现了对石油精神的敬畏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