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 首页 · 周刊 ·  健康 ]
你开心,胃就快乐
消化心身疾病不可忽视心理病因
王雨萱

名医名片

姓名:吕建琴

现任职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人民医院)院长助理,针灸科、精神康复中心主任

擅长领域:运用中西医药物结合针灸治疗消化心身疾病,如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肠易激综合征、腹泻、便秘、失眠及其他针灸常见疾病如偏瘫、面瘫、尿潴留、尿失禁等。

履历:医学博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主任医师(四级专家)

坐诊地点: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人民医院)综合楼425室

坐诊时间:周一下午

学术任职:中国针灸学会减肥与美容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减肥美容产学研创新联盟常务理事,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中医形体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针灸学会临床专委会委员

科研成果:承担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共5项

医龄:14年


名医坐诊

4年的萎缩性胃炎 迟迟不愈

她患慢性萎缩性胃炎4年,期间曾多次就医,经常服用奥美拉唑、莫沙比利等药物,但症状时好时坏

由于不知道如何更好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且症状一直存在,担心癌变的她加大了做胃镜的频率

最近半年,她时常觉得胃胀,吃与不吃都会感觉到不适,因此也越来越不想吃饭,导致体重快速下降

“医生,我还有救吗?”上月初,市民黄女士一走进吕建琴的诊室便开口询问。

看着满面愁容的黄女士,吕建琴仔细询问她的病症。

黄女士患慢性萎缩性胃炎4年有余,期间曾多次就医,被告知慢性萎缩性胃炎只能定期做胃镜检查,监测是否有癌变风险,没有其他更好的治疗方法。除定期做检查外,黄女士还经常服用奥美拉唑、莫沙比利等药物,症状时好时坏。

最近半年,黄女士时常觉得胃胀。“我一直感觉胃部有东西顶着,吃了胀,不吃也胀,越来越不想吃饭了。”黄女士说,因为这样,体重也越来越轻。

由于不知道如何更好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且症状一直存在,担心癌变的黄女士加大了做胃镜的频率,检查结果皆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正常来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做胃镜检查的频率应是‘一二三’,即一年做一次,如果结果没问题,则两年做一次,以此类推。”吕建琴说。

了解了黄女士的症状后,吕建琴询问道:“你睡眠好吗?最近情绪怎么样?大便怎么样?月经怎么样?”

此时的黄女士仿佛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自己除了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外的症状——大便有时候解不出,有时候又腹泻;除了吃不好,睡眠不好了,入睡困难;身体会偶尔疼痛……

结合黄女士的症状,吕建琴考虑黄女士的胃胀及其他症状跟器质性疾病的关系不大,应是消化心身疾病导致。

“目前,消化心身疾病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从广义上理解,凡合并消化系统与精神心理两方面病因、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的疾病,均属于消化心身疾病或消化心身健康问题的范畴。”吕建琴说。

吕建琴进一步解释,消化心身疾病患者通常自诉症状很多,但医生只需要提取关键信息,就可以初步明确诊断。“黄女士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明确,但失眠、全身多处疼痛提示我们同时还需要关注到她的身心状况。”她说。

吕建琴为黄女士开了口服益生菌,同时结合望、闻、问、切的情况开具中药让黄女士一并服用,并嘱咐她接受每周2次的针灸治疗,平日里保持情绪开朗,三餐饮食有节有度。

经过4周的治疗,黄女士失眠情况好转,胃部胀满不适的症状也明显缓解。


名医分析

胃部不适可能是情绪导致

中医学认为,脾胃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消化系统,消化心身疾病除涉及脾胃之外,还与肝、心、肾脏相关

消化心身疾病位居内科心身疾病的第一位,据统计,45%—75%的消化系统疾病伴有心理社会问题

胃肠道疾病尤其是功能性胃肠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中,精神及心理因素起了重要和关键性作用

吕建琴表示,消化心身疾病位居内科心身疾病的第一位。据统计,有45%—75%的消化系统疾病伴有心理社会问题。胃肠道疾病尤其是功能性胃肠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中,精神及心理因素起了重要和关键性作用。

消化心身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有4种——

情绪相关的不适感。

认知偏差的相关不适。例如,黄女士担心自己有癌变的风险,且胃胀一直存在,所以更加怀疑自己得了胃癌,因而会不断做胃镜去寻找自己“得癌”的依据。

病态想象的不适。比如感觉喉咙有东西,胃腔在变小等。

有化验检查的异常疾病状态。

“虽然现代医学在近年来才提出消化心身医学的概念,但其实中医学对于七情志致病早有论述。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论述。因此,中医学在认识和诊治消化心身疾病方面早已跻身世界前列。” 吕建琴说。

据吕建琴介绍,中医学认为脾胃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消化系统,对于消化心身疾病,除涉及脾胃之外,还与肝、心、肾脏相关。

肝主疏泄,主藏血,具有调畅情志、促进血液运行与津液代谢等功能,中医学认为情绪相关的疾病主要由于肝失疏泄导致,常用疏肝理气、解郁行滞等方法进行治疗。

脾主运化,是后天之本。中医学认为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等原因可导致肝郁脾虚或肝气犯胃,以上两种病机均与情绪异常引发的消化心身疾病相关。

心主血脉,主神明。中医学认为心脏具有调节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功能,西医学对人体的认知水平、思考的能力以及对事物的正确判断能力,等同于中医心主神明的关系。

“因此,消化心身疾病常以肝脾同病、肝心同病论之,也与人体的‘先天之本’肾脏有一定关联。肝、心、脾、肾脏易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人体的生物节律,进而影响胃肠道功能,引发消化心身疾病。”吕建琴说。


名医支招

保持良好的情绪至关重要

要正确认识消化心身疾病,它不是所谓的疑心病、神经病,是由生活方式、工作节奏、竞争压力等因素导致的

保持情绪开朗,多进行户外活动,多与人交流,还可以进行耳部刮痧、穴位按摩、中药沐足等方法保健

治疗问诊时要敞开心扉,在消化心身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不要急于停药或者换药,要充分信任医生

得了消化心身疾病怎么办?吕建琴表示——

首先,要正确认识消化心身疾病。这类疾病并不是所谓的疑心病、神经病,它是真实存在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增强和社会矛盾的冲突加剧,人们的心理因素变化加剧,导致心身疾病的发生日渐增多。

其次,保持好心情。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保持情绪开朗,多进行户外活动,多与人交流,还可以进行耳部刮痧、穴位按摩、中药沐足等方法保健。

最后,必要时要寻求医生的帮助。治疗问诊时要敞开心扉,医生会根据问题所在,制定个体化的药物方案及疗程。在消化心身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不要急于停药或者换药,要充分信任医生。


时间:2023-11-24    来源:克拉玛依市融媒体中心

 相关信息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