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 首页 · 周刊 ·  教育 ]
实验中学打造特色创新科技教育
浸润式教育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倪璐 金迪

实验中学学生进行水火箭组装。图片由市实验中学提供

    编程课上写代码、无线电测向课学技术、天文摄影课上勤观察、视频制作课上练剪辑、航空模型课上巧动手、蔬菜花卉栽培课上比细心……这些有趣又前沿的教学内容,在实验中学的科技教育特色课程中轮番出现,受到学生欢迎。

    近年来,实验中学遵循“博学于广、科创升华”的办学理念,以“走近科学、体验创新”为主题,明确了科技创新教育的方向,以“五育并举”为培养目标,按照“示范引导、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特色兼顾”的原则,打造科技创新特色学校。

    特色课程

    开辟教育天地

    走进实验中学教学楼,会发现处处有巧思。

    学校精心打造了充满科技教育元素的学习环境,学校圆廊和楼道内张贴了爱科技、学科技的标语和科技教育宣传画,楼梯间用来展示学生的创意发明作品,为配合课程,学校倾力布置了10间功能多样、学习设施齐全的主题教室。

    2010年,实验中学成立了科技教育中心,11年来,学校坚持完善和发展科技课程的建设,在“科学+”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了全员、全程、全方位、全频谱的浸润式科学教育新模式,创造性地开设了无线电测向、电子技术、科技制作与发明、人工智能课程等特色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相关课程。

    学校的物理、化学、生物、数学、体育等学科教师摇身变成各门科技创新课程的讲师,在每周两节课的时间里,他们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为学生讲解科学知识,带领他们一起动手实验创作。老师们的课程设计有趣生动,知识点定位精准,对教学大纲及学校科技创新课程的提升形成了有益的支持和补充。

    科技创新课程的内容会按照每学期或者每学年进行更新优化,教师在教学时,也会根据课程内容及时调整进度,提高课堂效率。

    “去年,学校科技教育中心根据克拉玛依青少年人工智能编程规划,针对初中生,引入了Python编程互动课程,并设计了引课、程序分析、学生模仿、完成作品、作品展示5个教学环节,指导老师会在学生创作时提供指导。”实验中学科技教育中心教师王彦峰介绍。

    该课程开设后,吸引了不少学生报名。

    初二年级学生那书源对人工智能编程十分感兴趣,他每周都会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学习了Python基础语法后,我才知道计算机语言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复杂,反而很有趣。课上,老师会帮助我们探索编程语言,让我们轻松走进代码编程的世界。”那书源说。

    整合资源

    组建实力团队

    “我们希望通过开设科技创新教育课程,影响基层教师,培养出一批科学技术教育人才。”实验中学课程办主任鲁黎丽说。

    在开设科技创新教育课程初期,实验中学并没有专业代课教师,但学校里,一群热爱科学的老师踊跃上阵,他们通过不懈努力,迅速成长为学校第一批科技教师。在这样教学相长的氛围中,学校教师也逐渐形成了“人人都是科技工作者”的教学意识。

    为了通过多种途径提升科技创新课程教师的教学水平,该校会不定期邀请我市科技教育领域专家来校授课。同时充分利用校外优质资源,在2017年至2018年间,组织部分初中班级教师每周前往青少年科技中心上课,增加知识储备。

    普及型的科技课程可以通过校内师资覆盖,而无线电、机器人、人工智能之类对专业程度要求较高的课程,就必须要通过专业培训来实现。

    从2020年开始,这些课程的教师开始陆续参加克拉玛依区人工智能教育线上培训、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研究与培训、创新课程线上培训、新疆青少年人工智能骨干教师培训等师资培训课程,通过培训,教师吸收了新的教学理念,学习到先进教学经验,提升了专业水平,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克拉玛依市科技创新大赛的评委”“克拉玛依市创意编程大赛的评委”“克拉玛依市综合实践说课大赛的评委”……

    如今,在实验中学的科技创新教育荣誉展示墙上,一张张科技活动聘书彰显着实验中学科技创新教育课程教师队伍实力的不断增强。值得一提的是,该校教师刘宏涛还被聘为“全国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初赛复赛以及决赛”“浙江省信息技术创作大赛”“四川省创意编程大赛”的评委,同时,他被授予“克拉玛依市科普专家讲师团讲师”的荣誉称号。

    多措并举

    打造实践平台

    开展多样学科活动是帮助学生形成学科素养的有力渠道。

    实验中学以创新科技教育特色为抓手,以开展学生普及性科技活动为载体,以培训为基础,以竞赛为平台,采取课程与活动、普及科普知识与提高科技素养、提升思维创新与加强动手实践等互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了由主题教育活动、科技竞赛活动、科技交流展示活动、科技实践体验活动组成的具有校园特色的科技创新教育系列活动。

    “2014年,学校组织策划开展了首届创意大赛,如今该项赛事已连续举办了7届。此外。学校还承办了我市首届无线电测向公开赛等多项大型科技教育类活动,鼓励全校师生参加校级、市级、自治区级乃至全国级的科技类比赛。”实验中学相关负责人远春兰介绍说,通过在各类科技活动中的出色发挥,实验中学的科技创新教育课程的影响力也不断加强。

    今年6月,该校举办了校园科技节,开展了智力运动会、程序设计比赛、水火箭、3D创意设计等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展现自我能力的平台。此外,形式多样、亮点不断、各具特色的科普活动也在校园内遍地开花,学生通过参与互动、动手制作、现场体验等方式,培养了科技创新意识。

    斩获良多

    育人效果显著

    “人人充满自信,个个获得成功”是实验中学的校训。在浓厚的校园科创氛围中,学生们自主研发创作了一系列科技创新作品,包括牙膏瓶、便携式灯泡拆卸器、防盗窗户等,累计获得国家专利18项。还有学生创新设计开发了“功能计算训练”“忍者游戏”等人工智能小程序。

    每年,在我市举行的科技创新大赛、创意发明大赛、机器人比赛中,一、二等奖的获奖名单中总会有实验中学代表队的名字。

    该校的多名科技创新小能手,还走向了全国的赛事舞台。其中,初三学生徐杨在参加全国电子制作锦标赛时,凭借优异的表现获得评委的一致认可,斩获“无线电公开赛144MHZ”组第一名,填补了新疆代表队在这一领域奖项的空白。

    在科技创新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实验中学强调主题化、系列化、课程化,逐步开发出全学科渗透推进、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打造了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多学科相融合的综合性科学教育特色品牌。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校、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自治区青少年科技活动特色校、自治区中小学知识产权创新实验室、首批自治区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学校、自治区优秀青少年科技活动特色单位、克拉玛依市发明专利试点学校、克拉玛依市科技教育创新优秀学校等。

    远春兰说:“学校开设科技创新课程的目的不是参赛拿奖,而是用它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为学生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培养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同时,希望学生在浸润式的科学教育新模式中,开拓思维、激发创造力,提升综合学习能力。”

时间:2021-10-27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相关信息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