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 首页 · 周刊 ·  健康 ]
让品牌活在患者的心中
——市康复医院成立两周年发展小记
张冰 邓雨欣

市第二人民医院(市康复医院)治疗师为患者进行神经康复治疗。 图片由市康复医院提供

    克拉玛依市康复医院成立于2017年9月,是全疆首家公立二级康复医院。

    从那天起,这个坐落于西北边陲小城的医院,就如一粒落入尘土的种子,每一个“细胞”都在拼命汲取营养,向着更高远、广阔的天空生长。

    两年,一千余天,并不算漫长。转眼间,这棵树苗已经洒下了一片浓密的树荫。假以时日,它即可向康复医院的最高等级——三级甲等康复医院冲刺。

    是什么,让这所医院发展飞速?

    “还是那句老话,天时、地利、人和。当然,最重要的还有要有一口气!”院长肖翠兰语气平静,眼神闪着光:“我们全院上下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不能辜负市委市政府和广大市民的殷切希望,我们希望通过努力,让克拉玛依市康复医院成为新疆最好的康复医院,甚至是全国最好的康复医院之一。”

    这一宏大的理想面临很多障碍,比如地理位置偏僻、服务人口锐减、人才资源匮乏、知名度和竞争力低……

    可肖翠兰和全院人不这么认为。

    “你知道吗?全世界最出名的医院梅奥诊所,就诞生于一个偏僻的小镇。只要品牌活在患者的心中,无论多远,对患者来说都不算远,这就是我们现在要做的事。”肖翠兰说。

    那些默默耕耘的医者

    很多事情都无法计较得失,对于医者来说,尤为适用。

    院长肖翠兰曾这样评价全院的医护人员:这是一支钢铁般坚韧的队伍,全院一心,其利断金!

    回想起医院心肺康复刚起步的情景,该院心血管呼吸科主任柳立红感慨颇多:2015年时,心肺康复在全国都是新生事物,这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心脏支架手术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所以无论多难,我们也要开展起来!

    一间几平方米的诊室、几个医生自筹的简陋设备、几位甘愿加班的医生,就组成了心肺康复中心的雏形。“尽管条件非常有限,但我们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康复标准进行,尽管有时得不到患者的理解,但我们依然会不厌其烦地解释,对医生来说,患者的利益永远至上!”柳立红说。

    2017年,市康复医院的成立和新医技综合楼的竣工为多个科室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心血管呼吸科就是其中之一。随着设备和人员的到位,专业化、规范化的心肺康复中心逐渐成型,不仅可以开展心肺康复训练,还可以对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等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和康复训练。2019年,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扎实的基本功,市康复医院的心肺康复中心成为全国首批通过中国心脏联盟认证的专业心脏康复中心,全疆仅此一家。

    和2017年康复医院刚成立相比,康复医学部主任(原中医康复科主任)陈铁民瘦了一大圈。问及原因,他摆摆手说:累瘦的。

    作为医院最早开展康复治疗的科室,中医康复科积累了大量康复治疗经验。因此,陈铁民的肩膀上多了好几个担子——不仅要负责中医康复科的管理和发展事宜,还要负责筹建神经康复中心、盆底康复中心、骨伤运动康复中心。待这些中心成型后,他就会退隐到幕后,把管理权交由相关科室负责。

    “我们把最好的设备和人才整合到一起,组建不同专业的康复中心。对于行动方便的患者,经临床医生评估后,可直接到相应的康复中心做训练,如果行动不便,康复中心会派治疗师下到各个临床科室为患者做治疗,以此来实现康复和临床的深度融合。”一说到工作,陈铁民一扫倦容,顿时来了兴致:“这种模式是我们借鉴其他医院的经验,同时结合我市的特点制定的,对医患双方都有利。你想想,一个需要做多项康复治疗的患者无需来回奔波,在病床边就能得到专业的康复治疗,是多好的事啊!”

    说这些话时,陈铁民只字不提自己的辛苦和付出,和柳立红以及市康复医院其他默默耕耘、不计回报的医者一样,他的眼里,患者的利益永远排在首位。

    那些无私奉献的恩师

    若想枝叶繁茂,养分不可或缺。在市康复医院,有一群人既是医者,亦是良师,他们用情怀和仁心,改写了市康复医院多个科室的命运。

    在没有遇到全国著名针刀专家肖德华之前,市康复医院疼痛康复科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科室。2017年,肖德华来该院开展学术活动,与疼痛康复科建立了联系。

    “或许是肖教授感动于我们为患者着想的真心,或许是认可我们科室积极好学的态度,总之,我们幸运地得到了肖教授无私的帮助。”该科室主任宣立宗说,肖教授身兼数职,终日在全国各地奔波,但无论多忙,他都会抽空到市康复医院开展带教。

    “肖教授很慈祥,也非常严厉,他会随时随地考核我们,要是哪个要点没记住,肯定会挨一顿痛批。”该科治疗师宋青山说,让大家最感动的是,肖教授下次再来的时候,仍会追问上次的要点,没有一次落下。

    不仅在临床带教上很走心,为了市康复医院疼痛科的发展,肖德华教授不惜动用自己的个人资源,在市康复医院成立了全国首个个人工作室,只要是有利于科室发展的事情,他都会无条件支持。

    在肖德华不遗余力地帮助下,市康复医院的针刀和疼痛医学发展迅速。2018年9月,针刀培训基地和西北地区针刀培训中心在市康复医院成立。2019年,市康复医院成立了中国西北针刀疑难杂病研究中心,组织开展了西北地区首届针刀年会,不仅吸引了疆内相关领域的专家,还不乏国内甚至国际相关领域的专家。

    疼痛科发展的道路也日渐清晰——打造医教研一体的自治区级重点专科,让针刀医学造福全国更多患者。

    “可以说,肖德华教授改变了我们科室的命运,他为我们苦心搭建起来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让我们得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恩师之情,无以为报。”宣立宗说。

    这也正是陈铁民想对中日友好医院名老专家阎小萍教授想讲的话。

    阎小萍教授今年已77岁,是传统中医康复科唯一一位柔性引进的特聘专家。她会不定期到该院开展查房和临床带教,每两月开展一次远程门诊。

    2017年,中日友好医院上调了远程会诊费用,两院之间的远程会诊项目面临终止的危机。阎小萍教授找到院领导,以不要自己那一部分会诊费为代价,降低了会诊总费用,使得两院之间的远程会诊合作持续至今。也就是说,阎教授每次都是在为我市的患者义诊。

    “你们可千万别放在心上,克拉玛依人到内地看病挂号不容易,只要是我能做的,我都会尽力去做,这些小事,不足挂齿。”她常这样回复患者和医生的感谢。

    在市康复医院,和肖德华、阎小萍教授有一样想法的专家不在少数。从2017年起,湘雅医院心脏康复专家刘遂心、康复专家邓景贵等三十位专家每年都会定期到市康复医院开展临床带教、手术指导和学术讲座,他们用无私奉献的情怀,为市康复医院的发展注入了丰富的营养。

    那些厚积薄发的成果

    “我从没想过,有生之年还能出去旅游,家门口就有如此专业的康复医院,是克拉玛依人的幸福。”46岁的朱先生数年前接受了心脏搭桥和心脏支架手术,由于没有做专业的康复训练,他的机体能力不断下降,步行200米就会出现心绞痛,平时连切菜等轻度家务活都无法承担。

    2018年,在朋友的介绍下,他来到市康复医院心肺康复中心做康复治疗,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仅过了三个月,他的行动能力就大幅提高,做完36次康复之后,他基本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2019年,接受了加强训练后,朱先生甚至可以出远门旅游了。

    “这就是康复治疗的力量!”肖翠兰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康复医学在全国仍处于发展阶段,真正了解康复治疗好处的人并不多。让更多人了解康复、并从中获益,是全院每位医务人员前行的动力。

    经过两年的发展,如今的康复医院科室建设不断完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上升,正朝着三级康复医院不断迈进。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市康复医院床位总数已开放至330张,康复人次突破15万余人次。医院已开设神经康复、心脏康复、骨与关节康复科、神经康复科、盆底康复科、儿童康复科、老年康复科、肺康复科、疼痛康复科、听力视力康复科等10个康复科室;设置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等5个治疗科室;设置运动平衡功能、认知功能评定、言语吞咽功能等8个评定室,开展各类康复项目五十余项。

    与此同时,市康复医院还建立了4个在全疆具有影响力的基地:“中意阿基米德悬吊临床康复培训基地”“肌骨神经医学临床康复研究及培训基地”“脊柱康复技术培训基地”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针刀医学临床教学基地”;成立了三个颇具含金量的中心:“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心脏康复中心”“针刀培训基地克拉玛依分中心”“冲击波治疗中心”;建立了两个全国名中医工作室:“国际针刀肖德华工作室”“中日友好医院阎小萍名医传承工作室”;加入了三个医联体:“自治区疼痛专科医联体单位”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立疼痛科、康复科专科医联体”、“全国康复专科护联体”;加入了一个全国性康复联盟:“中国康复医疗机构联盟”。

    细数这两年来市康复医院的成果,肖翠兰感慨说:不经意间,我们已经有了这么多收获,患者的肯定和名师的帮助是我们成长的最好养分,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下,我们会不断进步,让克拉玛依市康复医院的名字,留在更多患者心中!"

时间:2020-01-10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相关信息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