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名片
姓名:韩文
医龄:22年
毕业院校:新疆医科大学研究生学历
职务: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新生儿危重症的救治及早产儿的综合管理
坐诊时间:周四上午
坐诊地点:市中心医院门诊一楼专家门诊
名医坐诊
新生儿突发重疾
生命危在旦夕
病例一
28岁的王小可(化名)今年2月顺产生了一个可爱的宝宝。经过检查,小家伙各项指标正常,发育良好。出院后,王小可一直坚持母乳喂养。宝宝的胃口也很好,每天吃得好睡得香,一个月后体重达到了6公斤。
两个月前的一天下午,王小可准备给宝宝喂奶时,突然发现宝宝身上有些发烫,用体温计量了之后,发现只是轻微的低烧,就没有在意。让她没想到的是,仅过了一个小时,宝宝的体温快速上升,再次测量时,已经达到了38℃。而且宝宝也不愿意喝奶,精神状态很差,甚至出现了抽搐的症状。王小可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立刻带着宝宝来到了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就诊。
急诊科了解情况后,将宝宝转到了新生儿科。这时,宝宝已经出现了休克,脉搏细弱,心动过速,副主任韩文经过初步检查,发现宝宝的血氧饱和度过低,血压也很低,结合临床症状,高度怀疑是颅内感染。经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确诊为严重的脓毒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脓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出现了损害,情况非常危急。
“一刻钟都不能等了,必须立刻抢救,不然孩子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韩文说。
经过两个小时的综合抢救,宝宝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但是仍然没有脱离生命危险。救治两天后,宝宝终于转危为安。经过后期细菌培养,导致宝宝出现这一系列危险症状的“元凶”浮出了水面——无乳链球菌感染。
由于宝宝还合并其他并发症,在新生儿科住院48天后,宝宝平安出院了。
病例二
上个月,31岁的刘美美(化名)剖宫产诞下一名胖乎乎的宝宝,经各项检查,宝宝很健康。
产后第十天,一向乖巧的宝宝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烦躁、不安、拒奶等症状,家里人都以为是宝宝闹脾气,过一会儿就好了,便没有当回事。6个小时过去了,宝宝越来越烦躁,甚至出现了尖叫,脸色也开始发紫,这时一家人才觉得不对劲,赶紧把宝宝送到医院抢救。
宝宝转到韩文手上时已经休克,脉搏细弱,无法检测到血压,血氧饱和度很低,心跳极快,达到了260—280次/分。经过一系列紧急而有序地抢救,结合患儿临床表现和已获得的辅助检查结果,韩文初步判断宝宝出现这些症状的原因和心脏疾病有关。经进一步检查,确诊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多脏器功能障碍。
“可以说这个宝宝当时命悬一线,稍微再晚一点送来可能就没了。”韩文回忆说,经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抢救,最终宝宝从死亡线上被拉回。
经过医生的综合分析,认为刘美美的宝宝出现这些症状的原因可能和心脏先天发育有关。
一个星期后,宝宝出院了,由于抢救及时,没有留下并发症。
名医分析
新生儿面临多种疾病威胁
韩文说,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由于发育不成熟,自身免疫力低下,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出现一系列严重的疾病。除了环境因素,胎儿本身、母体情况、喂养方式等都可能引发各种问题,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可以说,新生儿是非常脆弱的,需要照护者的密切关注。
韩文说,在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出院后较常见的新生儿危重疾病有感染、心律失常、严重腹泻、低血糖、窒息、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重度黄疸)等。其中,感染最为常见,几乎占了危重抢救病例的一半以上。上文中提到的第一个病例就属于细菌感染,第二个病例属于心脏疾病。
“可能不少家长对于无乳链球菌比较陌生,这是一种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的细菌。对于孕妇来说,这个细菌可以经生殖道感染传播给胎儿,也常见于患乳腺炎的母亲用患侧乳房继续哺乳者。在抗生素发明之前,这是导致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随着医学的进步,这个细菌对孕妇的威胁是越来越小。”韩文说,这个细菌毒力很强,容易感染新生儿,可引起新生儿肺炎、脑膜炎和败血症等严重疾病。
“由于无乳链球菌感染对新生儿的危害很大,预防就显得十分重要。建议孕妇在妊娠26—28周时及时排查,阳性者在临产前予以预防性治疗。”韩文说。
韩文提醒说,除了感染,新生儿黄疸也要引起重视。不少家长以为新生儿黄疸是正常现象,往往忽视了治疗。殊不知,如果对重度黄疸放任不管,会引发严重后果。
韩文进一步解释说,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的皮肤、粘膜及巩膜黄染现象(60%—80%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5天内都可能出现这种症状)。如果黄疸程度不重,在生后两周内自行消退,一般可定性为生理性黄疸,家长可不必紧张;若黄疸程度较重,孩子精神状态不好,吃奶差,或迟续未消退,则可能属于病理性黄疸,应及时予以诊疗。
“病理性黄疸可导致胆红素脑病,导致脑部不可逆的损伤甚至死亡,因此,婴儿出生后家长应密切观察其黄疸出现和消退时间及黄疸色泽变化,并及时向有关专家进行咨询,防患于未然。”韩文说。
名医支招
家长应密切关注新生儿
对于新生儿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韩文做了以下提醒。
1、从以上两个病例可以看出,新生儿危重症一般起病急,发病迅速,病情可在短时间内急剧恶化,这就需要家长密切关注新生儿,尤其是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营养不良,贫血,早产的新生儿更是要给与高度重视,如果宝宝出现异常,不要耽误,应立刻就诊。
2、新生儿疾病早期症状没有特异性,一般来说,当新生儿出现体温不稳定(小于35.5℃或者高于37℃)、不明原因拒奶、黄疸明显加重、烦闹、面色差、嗜睡、惊厥、呕吐、腹胀、反应差、口唇或肤色青紫等情况时应引起高度警觉。
3、新生儿低血糖问题应引起重视。据韩文观察,部分新生儿出现低血糖和早期喂养不当有一定关系。有的产妇产后早期母乳量过少,或早产、低体重儿自身糖元储备不足,加上出生后喂养不足,就会导致宝宝摄入热量不足,如果父母缺没有及时监测血糖,宝宝就比较容易出现低血糖,严重的会甚至会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因此,产妇应注意观察自己的母乳是否充足,如过少,在专科医师指导下可适当增加配方奶,必要时监测新生儿血糖。
4、新生儿的居室应保持通风、清洁,温度适宜,看护人员不宜过多。接触孩子时应先洗手,如果大人患有感冒等疾病,应尽量避免接触新生儿。
5、家长应多学习一些新生儿照护知识,以便更好地保证宝宝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