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张昱 摄市第二人民医院(市康复医院)疼痛科专家和中兴路街道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正在诊治病人。
从下月开始,市第二人民医院(市康复医院)将派出大批专家前往社区长期坐诊并对社区医生开展“传、帮、带”。这是我市北部区域医联体推行的一项惠民举措。
据悉,北部区域医联体成立于2018年8月,以市第二人民医院(市康复医院)为核心,由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第一、第二社区服务中心、三坪社区服务中心联合组成的紧密型医联体,以及乌尔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医院组成的松散型医联体构成。
根据计划,市第二人民医院(市康复医院)疼痛科、内分泌肾病科的专家每周三上午;心血管呼吸科的专家每周五上午在中兴路街道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
儿科、小儿推拿团队、中医康复科专家每周二下午在中兴路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
消化肿瘤科专家每周一下午在在三坪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
皮肤科专家每月第三周的周二下午在金龙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
妇产科专家每周五上午在乌尔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
有需要的市民无需预约,在指定日期到相应社区就诊即可。
据介绍,2018年8月28日,市第二人民医院派出首位专家到中兴路街道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拉开了专家到社区坐诊的序幕。半年多以来,市第二人民医院不断增加专家人数和坐诊频次,先后派心血管呼吸科、疼痛科等科室的专家到社区坐诊,截止到2018年年底,共计派出专家29人次,接诊患者156人次。
该院相关负责人说,派专家到社区坐诊,是市第二人民医院(市康复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开展的医疗惠民项目之一,也是北部区域医联体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该项目不仅能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还能有效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该负责人说,成立北部区域医联体的目的是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我市卫生事业全面健康发展,推进我市卫生服务资源纵向联合,探索我市公立医院改革的工作路径。目标是逐步建立起“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方便群众”的分级诊疗就医模式,促进区域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今后,医院将不断探索创新医联体工作模式,推动我市健康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