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许圣斌
医龄:11年
职务:市第二人民医院(市康复医院)疼痛科医生
职称:主治医师
毕业院校:大连医科大学
擅长:小针刀治疗颈椎病、各类慢性颈肩痛和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手术治疗
坐诊时间:周一至周五
坐诊地点:市第二人民医院(市康复医院)门诊楼二楼疼痛科门诊
多年的颈椎病治好了今年65岁的杨素(化名)是一名退休教师,由于年轻时经常伏案工作,又没有注意保护颈椎,她患上了慢性颈椎病。
随着病情的进展,杨素不仅颈椎疼痛,还经常感到头晕不适。为了治病,她试过不少方法,比如口服消炎药、理疗、针灸、贴膏药等,但是病情时好时坏,反复发作,始终无法得到根治。
近半年以来,杨素的病情又加重了:她经常感到双侧上臂外侧疼痛不适,双手麻木,晚上睡觉时疼痛尤为明显,有时候甚至被疼醒,严重影响了睡眠质量。无奈之下,杨素只好口服止痛药物和一些活血药物,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今年3月初,在朋友的介绍下,杨素来到市第二人民医院(市康复医院)疼痛科就诊,许圣斌为她进行了全面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杨素的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体之间的间隙变窄,多个锥体骨质增生,颈后韧带钙化,部分椎间孔变小。她的颈背部肌肉僵硬、压痛,肩关节前侧压痛,双手指尖感觉麻木。
“您患的是慢性颈椎病,由于长时间没有得到规范的治疗,现在病情比较复杂,症状较多,传统的治疗方式效果不大,我建议您住院治疗。”许圣斌仔细分析了杨素的检查结果后,给出了治疗建议。
“住院?不会是要手术吧,有没有其他治疗办法?”一听说要住院,杨素紧张了起来。
“并不是一定要手术,您现在的情况还可以采取小针刀疗法,这是一种微创方式,治疗效果很明显。”许圣斌说。
听了许圣斌的建议,杨素决定住院接受治疗。
根据杨素的情况,许圣斌为她进行了颈椎小针刀治疗,并辅助配合颈肩背部理疗。
治疗两周后,杨素颈椎疼痛的症状明显缓解,双手麻木症状消失,睡眠质量也有了大幅改善。
颈椎病年轻化趋势明显
许圣斌说,颈椎病,顾名思义就是颈椎出现问题而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典型的表现是颈部和肩背部酸、胀、痛,以及上肢的麻木、疼痛。还伴有头晕、头痛或偏头痛、心前区痛、血压升高、出汗异常、视物模糊等诸多症状。
许圣斌说,近年来,我市的颈椎病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在市第二人民医院(市康复医院)疼痛科门诊,近30%都是颈椎疾病患者。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主动前往医院就诊的颈椎病患者越来越多。其次,颈椎病逐渐年轻化。“现在人们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手机和电脑,很多年轻人成了低头一族,导致颈椎病越来越年轻化,有些患者甚至只有二十多岁。”许圣斌说。
对于颈椎病的发病原因,许圣斌分析说,长期低头或者长期睡姿不正确会导致颈椎结构发生异常变化,如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甚至出现反向曲度,附着于颈椎周围诸多肌肉和韧带受力不均,久之会发生软组织僵硬钙化,失去弹性及正常功能,使颈椎不稳,动态平衡失调,行走于颈椎周围软组织内的神经、血管受压或受牵拉移位,从而出现颈椎病的诸多症状。
许圣斌说,长期伏案低头工作的人,包括知识分子、外科医生、教师、办公室职员、财务人员、电脑人员、设计师、绘图员、电焊工、仪器检修工人等容易得颈椎病;头颈部频繁活动的职业,如经常抬头或低头观察记录仪表,也容易造成颈椎各部分不均衡劳损。统计表明,上述各类工作者的发病率是非低头工作者的4至6倍,且发病年龄早,甚至二十多岁即可出现症状。因此,上述职业的人员更须注意预防颈椎病。
在市第二人民医院(市康复医院)疼痛科,治疗颈椎病主要以针刀治疗为主。针刀可以彻底松解颈椎周围僵硬的肌肉,改善局部软组织微循环,让病变的肌肉“活起来”,恢复颈椎的动态平衡和稳定性。和传统手段相比,小针刀具有以下四个优势:
一、利用小针刀的“刀”的作用,剥离粘连组织,松解颈椎周围肌肉的痉挛,可以有效消除炎症。
二、小针刀可以使局部血循环得以改善,或重新恢复,降低局部致痛物质的含量。
三、小针刀刺激穴位产生的刺激量比针灸针大,体内生成的抗痛物质增加明显,疏通经络作用强。
四、小针刀疗法几乎微创,痛苦小,患者易于接受,治疗效果明显。
“需要注意的是,颈椎病与心脏病、高血压病等疾病的症状有相似之处,经常被误诊。因此,对于心前区不适且血压突然升高的患者,应先在内科排除心血管疾病后,再到疼痛科进一步检查确诊。”许圣斌说。
颈椎病重在预防
对于颈椎病的预防和治疗,许圣斌给了以下建议:
1、长期伏案工作者要定时做仰颈、颈部侧屈和旋转动作,以及肩部和四肢的运动,动作轻柔适度,切忌剧烈活动。
2、避免长时间低头,尤其不要长时间低头玩手机,也不要让身体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
3、睡觉时要保持正确睡姿,避免高枕睡眠,避免趴卧扭颈睡觉。调查显示,经常落枕的人患颈椎病的概率明显增加。
4、生命在于运动,适度运动使人身体健康。应养成定期运动的好习惯。
5、经小针刀治疗后,在康复阶段应遵医嘱做颈椎康复操以巩固治疗,预防颈椎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