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唐育红
医龄: 36年
毕业院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职务: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医学影像疑难疾病诊断
在CT下“现形”的胃窦癌
72岁的王梅(化名)是个老胃病患者。经常上腹部疼痛不适,食欲低下。为了确诊病情,家人带王梅做了胃镜,检查结果是慢性胃炎、胃肠道功能紊乱。根据检查结果,医生为她开了一些治疗胃炎的药。
可是,药物对王梅的帮助不大。过一段时间,王梅的老胃病就会复发一次,只能再次住院治疗。王梅的家人总觉得老人不像是普通胃炎,于是先后又让老人做了两次胃镜。老人受罪不说,诊断结果都大同小异。
王梅的家人也无可奈何,只好遵医嘱治疗。2017年10月,王梅的老胃病又犯了,被收到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肿瘤科住院治疗,经过科室对症治疗,病情时好时坏,就是找不到原因。就在这时,市第二人民医院引进了先进的西门子64排128层螺旋CT机。不少疾病都可以通过CT平扫或增强CT扫描以及CT重建技术明确诊断。
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主任唐育红提议王梅做一次CT检查。一开始,王梅的家人担心辐射对老人的健康不利,经过唐育红的耐心解释,王梅和家人终于放下顾虑,接受了CT检查。让一家人惊讶不已的是,通过CT平扫和增强扫描检查,王梅的胃窦部胃壁明显增厚并伴胃窦部狭窄,经过增强前后病变CT值分析,王梅被影像诊断为胃窦部恶性肿瘤。
对于这一检查结果,王梅一家人难以接受:“都说胃镜是检查胃癌的金标准,我妈妈做了好几次胃镜都没有发现是胃癌,为什么CT诊断是胃部肿瘤?”
对此,唐育红分析说,首先,王梅胃窦部的肿瘤,在早期做胃镜检查时由于肿瘤没有突破肌层,在内镜下显示胃壁是光滑的,内镜医师无法发现异常,诊断结果为“慢性胃炎”,患者也一直被当做胃炎治疗;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胃内病灶逐渐长大,变得较易发现。这时通过CT检查,可以直观地看到患者病灶处有明显的胃壁增厚,通过增强CT检查,分析病变CT值的变化,基本可以明确肿瘤的良恶性。
随后,王梅接受了胃部肿瘤手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胃癌。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王梅逐渐康复了。
CT可诊断胃肠道疾病
唐育红介绍说,对于胃肠道检查,不少患者的第一反应是做胃镜及肠镜检查。并以此作为胃肠道疾病检查的“金标准”,胃镜受到了广大患者的信赖和肯定。
唐育红说,胃肠道钡剂造影和胃肠内镜相互配合,确实可以使大多数胃肠道疾病得到正确诊断。但是,并不能保证可以得到完全准确、全面的诊断。这是因为,内镜检查获得的仅是呈现于腔内的病理改变,以及通过腔内消化道造影所反映的间接变化,有一定的局限性。
“王梅的病例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问题。虽然胃镜的准确率很高,但是比较依赖医师的经验和水平。而且对于部分情况特殊的患者,即便是高资历的名医,也未必能发现病灶,这就有可能造成漏诊。”唐育红说。
CT检查是通过电子计算机对X线的检查部位进行横段面体层扫描摄影,基本上属于无损伤性的检查手段。以往,CT用于实质性脏器的检查是其长处,而对空腔性脏器的检查却是其短处,因此,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对于CT检查胃肠道疾病的接受程度都不是很高。
唐育红说,近年来,随着影像设备的不断发展、更新,CT重建技术的广泛应用,CT对于胃肠道疾病的诊断率日益提高。 CT检查对空腔脏器疾病的诊断逐渐成为医生的主要检查手段。而CT胃肠道检查凭其借无创、精准、高效等优点,为临床科室的精准诊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在这一背景下,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7年引进了西门子64排128层螺旋CT机。该设备具有扫描时间更短、准确率更高、范围更大、患者接受辐射剂量更低等诸多优点,对全身各个器官系统都有很好的影像诊断效果。
与内镜检查相比,CT检查原理完全不同。通过64排128层螺旋CT检查,不仅能直接显示器官及其病变形态、大小及边缘情况,还能通过对病变CT值的分析确定肿瘤的良恶性。此外,通过增强CT还能发现恶性病变对邻近脏器、大血管的侵犯情况以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这对后期开展手术,避免术中出现并发症提供了有力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CT还有多项重建技术,其中一项为仿真内窥镜技术,可以全方位再现消化道的大体形态以及粘膜的形态改变(包括肿瘤、息肉、憩室等),显示出空腔脏器的内部结构。该项技术操作安全、便捷,对外科医师选择手术方式也有很大的帮助。尤其适合高龄、基础疾病多以及对胃镜不耐受的患者。
走出误区 积极检查
对于CT检查胃肠道疾病的注意事项,唐育红提了以下几点建议:
1、对于胃肠道疾病,胃镜仍是最常规、准确的检查方式。但是,如果患者反复出现腹部不适,做了胃镜等相关检查仍无法确定病因或需要进一步诊断,不妨尝试做胃肠道CT检查。
2、不要过分抗拒CT检查。虽然CT检查会有一定的辐射,但是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应听从医嘱适时选择CT检查,以免耽误病情。
3、在做胃肠道CT检查以前,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尤其是在CT诊断胃癌过程中,扫描前准备尤为重要,如果准备得当,可以显示较小的肿瘤及其他病变。
4、要向医生说明病人有无药物过敏情况,是否患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以使医生能注意防止造影剂过敏等危险情况。
5、检查前去除检查部位衣物包括带有金属物质的内衣和各种物品:如头饰、发夹、耳环、项链、钱币、皮带和钥匙等,因为金属会产生伪影,影响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