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丽:严格质检求完美
张兆耕

    4月19日,星期二,清晨7时,在独山子石化公司厂区,油品采样车已经开始穿梭于各装置间了。每天,检验员要采集近300个不同组分的样品。作为该公司质量检验中心工程师,赵丽丽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排采样车油品来样化验分析工作。

    “原油进厂后,要经过一系列生产和检验环节,我们在每个环节都设定了关键质量检验控制点,并对它们逐一制定操作调整的方案和指标。”赵丽丽在油品化验领域已工作了16年,说起本职工作,她如数家珍,“比如汽油,要经过常减压、蜡油加氢、催化裂化、吸附脱硫、加氢精制5个生产环节,每个环节都要做检验和分析,待油品调和成功后再进行最后的成品检验,各项指标在满足国标的基础上,还要达到公司设定的更严指标。”

    上午10时,赵丽丽走进油品质量控制的“中枢”——质检中心。操作台上,摆着各类检验器具和设备,身着工服的检验员分工有序地忙碌着,有的戴着口罩目不转睛地注视试管中的液体,有的将样品注入玻璃量筒中观察着成分的变化……“我们从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入手,确保每滴油都达到优质标准。”赵丽丽说。

    工作中,赵丽丽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她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途径就是参加各级技能大赛。

    2013年11月,在第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她一举夺得化学检验工竞赛个人第一名,并荣获201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多年来,她立足岗位,对质量数据高度敏感,及时发现质量隐患,避免了多起质量事故的发生。

    2006年,独山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项目开工建设,赵丽丽负责在另一片区做好化验稳定工作。当时,她面临化验分析的项目多达100多项,分析项目涉及的分析标准近300个,统计标准中涉及的设备200多台,计量器具千余件。同时,她还要调试设备、对岗位人员进行培训……

    面对堆积如山的资料和超负荷的工作量,她没有怨言,经常工作到三更半夜,最终,她负责的化验分析项目,设备正常运行率达99%,员工上岗培训合格率达100%。

    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中已到了中午13时30分。

    “质检化验工作的特点,让我们养成了爱较真的习惯。”赵丽丽说,在准备参加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期间,她在一次模拟考试中做出的曲线线性结果为0.99998。因为没有达到最完美的0.99999,她就一遍一遍地比对数据,反复分析操作步骤,直到找到了原因才如释重负。

    正是这种完美主义情结,让赵丽丽在工作中始终保持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在一次次的总结中,她一步步地走到了队伍的最前列。

 

时间:2022-04-29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