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共筑幸福宜居文明城
高丽媛
    坚持绿色发展

    与奎、独、乌共同防治大气污染 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 加强城市外围荒漠植被恢复和重建 积极谋划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人在城中走,如在林中游”已成为现实。

    抓好民生工程

    推进城市景观亮化工程 逐步完善城市交通体系 重新设计施划停车位加快补齐水电暖等领域短板 提升垃圾分类和处理能力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提升人文内涵

    通过各类媒体

    持续宣传营造氛围

    开展系列活动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推进志愿服务

    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

    整合各类资源

    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 

施划停车位。

    2011年12月20日,是一个载入克拉玛依史册的日子,克拉玛依人终于捧回了梦寐以求的“全国文明城市”牌匾。“文明无止境,创建不停步”,此后的10年间,克拉玛依人秉持“一张蓝图干到底”的理念,在已有文明创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创新,将“全国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每天早晨7点半,家住泽福社区的市民刘先生习惯沿着动人的克拉玛依河开始一天的晨跑。依林而憩,傍水而居,刘先生觉得这就是他向往的幸福生活。

    5年来,我市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始终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齐抓共管,全力打造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的公园型城市,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软环境建设,绘出天蓝、地绿、水清的文明和谐画卷,切实提升了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绿色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近年来,我市加快大漠公园、栖鹭公园、金龙湖公园等城市公园的建设和改造力度,高质量推进古海生态示范区建设,加强园林绿化建设,实现城市生态绿色发展。漫步在克拉玛依街头,“环河一条路、沿河一片绿、依河一批景”的迷人景象是这座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一个缩影。人在城中走,如在林中游,也早已从蓝图愿景逐步成为现实。

    要想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环境,就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5年来,我市强化“奎—独—乌”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严守水资源“三条红线”,加强土壤环境安全管理,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加强城市外围生态荒漠植被恢复和重建,大力推进防护林建设,保护水和湿地生态系统,构筑城市生态安全屏障,积极谋划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推进城市与生态和谐共生,全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克拉玛依。

    与此同时,我市还坚持推广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海绵型道路与广场、公园、绿地建设,推进城区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和易涝点改造,科学布局建设雨水调蓄设施,提升综合防涝能力。

    抓好民生工程,夯实基础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市始终以“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根本宗旨,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找准文明城市创建的着力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停车、交通秩序、卫生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如何更好地满足群众的需求?

    我市依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扎实推进城市景观亮化工程,加强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在全市所有小区内道路两旁等区域重新设计规划停车位,新增停车位5万余个,重新施划停车位7万余个,极大地缓解了市民停车难问题。

    同时,我市逐步完善城市快速交通体系和城市路网体系,提升城市道路通行质量。我市还围绕交通、水利、送电、供热等重点领域,推进一批重大工程建设,加快补齐市政工程短板;同步加快推进城市环卫建设,提升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全市先后与各单位签订文明共建协议书3000余份,与个体工商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近万份,形成人人心系创建,人人参与创建,人人爱护创建的良好氛围。

    弘扬时代新风,提升人文内涵

    一个城市的美丽,既来自于城市建筑、基础设施等硬件环境的外在颜值,更来自于市民素质、社会风尚等内在涵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核心和灵魂。

    我市坚持以公益广告宣传作为人文特色的展示平台、精神文明的宣传阵地、改善环境的重要途径,先后在办公楼、商场超市、街道社区等显著位置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公益广告,设计制作具有本地元素的宣传海报、展板和景观小品。同时,印发宣传手册,在建筑围挡、公交站台及LED屏投放公益广告,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大对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制作刊播创建短视频,媒体刊载创建文明城市新闻及公益广告,营造强劲舆论宣传氛围,建立起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格局。

    以加强道德建设促文明素质提升。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克拉玛依人”“新时代好少年”等评选活动,宣传身边典型和凡人善举,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随手拍”等活动,进一步促进市民约束自身行为,提升整体市民素养。

    以志愿服务促实践养成。充分调动市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推进志愿服务,鼓励倡导企业员工、“红细胞”党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带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各类志愿服务队伍超过1000支,注册志愿者人数近9万人。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促内涵养成。积极整合图书馆、健身休闲公园、党群服务中心等资源,建立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切实发挥好科技馆、文化馆等各级各类场馆作用,搭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理论宣讲、教育服务等5大平台。不断探索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相互开放、资源共享、协作联动的运行模式,让这些地方逐步成为广大市民最喜爱的文化阵地。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背后支撑的是民意,凝聚的是民心,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建设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是市委市政府的不懈追求,市委市政府也将继续以“绣花”功夫锲而不舍地保持常态长效创建,努力为市民建设一个美丽和谐、幸福宜居的文明之城。

 

时间:2021-08-23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