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小众运动 今日文化名片
——克拉玛依市围棋事业发展纪实
谷胜

克拉玛依棋院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克拉玛依河畔。登上晴照台可赏美景,走下晴照台可观棋类比赛。(本报资料图江池 摄)

2021年7月,我市荣获“全国围棋之乡”称号,围棋成为克拉玛依一张文化名片。(本报资料图,本报全媒体记者 谷胜 摄)

2020年10月,“华澳杯”新疆围棋棋王赛举行。 “华澳杯”新疆围棋棋王赛自2012年创办以来,已成为全疆围棋大赛持续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品牌赛事。 (本报资料图,本报全媒体记者谷胜 摄)

    克拉玛依围棋事业发展大事记

    1997年9月

    “棋圣”聂卫平应邀到访彩南油田

    2012年3月

    何胜彪当选克拉玛依围棋协会会长

    2013年

    克拉玛依分段棋王赛、围棋天元赛创立

    2013年4月19日

    “陈毅爱心围棋教室(003号)”揭牌

    2014年4月

    克拉玛依棋院正式建成投用

    2016年

    克拉玛依棋院专门成立了少年围棋队

    2017年

    棋院承办中国男子、女子围棋甲级联赛

    2017年8月

    代耕宇在全国围棋定段赛上成功定段

    2018年

    叶小云父子获得全国“亲子赛”冠军

    2019年

    王子寒获得全国少数民族围棋比赛第三名

    2021年7月

    克拉玛依获得“全国围棋之乡”称号

    培养出全疆有史以来首位职业棋手、打造出全疆仅有的3所“全国围棋特色学校”、荣获全疆首个地级“全国围棋之乡”称号……

    十几年前,在克拉玛依,围棋这项国粹还只是一项小众运动。然而,就连担任克拉玛依市围棋协会会长10年之久的何胜彪也没想到,人口不足50万的克拉玛依却在围棋运动上异军突起,以耀眼的成绩撑起了新疆围棋运动的门面。

    作为设计者和推动者,何胜彪“要把围棋打造成克拉玛依的文化名片”的愿望终于成真了。

    把“棋圣”一行

    请到彩南

    “‘棋圣’来了?来我们彩南了?”听到这个消息,彩南油田作业区的围棋爱好者难掩兴奋和惊讶。

    与此同时,准东地区的广大围棋爱好者也倍感振奋,纷纷奔向彩南,只为一睹“棋圣”风采。

    对围棋爱好者而言,“棋圣”聂卫平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围棋水平整体弱于日本,但因为聂卫平的力挽狂澜,中国队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获得3连胜,聂卫平由此被视为民族英雄。1988年,为表彰聂卫平对围棋事业的杰出贡献,国家体委和中国围棋协会授予他“棋圣”称号。

    1997年9月,第一届德隆农业杯围棋邀请赛决赛在乌鲁木齐举行,受邀参赛的有聂卫平、马晓春、常昊和邵炜刚。

    时任准东围棋协会会长的何胜彪有幸参加了迎接“棋圣”一行的欢迎晚宴。晚宴上,何胜彪突发奇想:“要是能把‘棋圣’一行邀请到自己的工作单位——彩南油田就好了。”

    彩南油田当时是我国第一个百万吨级沙漠整装油田,也是我国第一个自动化油田。

    “其实当时我向‘棋圣’发出邀请时也没抱太大希望,毕竟荒凉的沙漠不是谁都有兴趣。”何胜彪回忆说。

    “是在沙漠腹地吗?能看到电视吗?只要能看足球直播,我就去!”出乎意料,受到邀请的聂卫平,只提出这一个条件。

    “能,绝对能看!”听到这个条件,何胜彪激动不已,忙不迭一再做出肯定的答复。当时,第十六届足球世界杯预选赛正在进行,而大家也都知道,聂卫平是超级球迷。

    看到“棋圣”答应下来,何胜彪“胃口”又大了起来,他把目光移向中国首个获得围棋世界冠军的棋手马晓春。马晓春坦言,第二天他要去天池。常昊和邵炜刚则没有明确表态。

    晚宴结束后,常昊和邵炜刚都想早点回去休息,何胜彪便主动提出开车送他们回宾馆。一路上,何胜彪不仅向他们介绍了新疆的风土人情,更着重介绍了大漠风光:“新疆主要有两大沙漠,不仅有丰富的资源,还有很多野生动物。水,哪里都可以见到;沙漠,可是内地很难看到的风光。”

    下车后,常昊和邵炜刚就给了何胜彪明确的信息:明天和“棋圣”一起去彩南。这让何胜彪喜不自胜。

    聂卫平一行的到来,让准东和彩南的围棋爱好者异常兴奋,他们纷纷奔走相告。不少棋友当面接受了“棋圣”的指导,更多的棋友则乐享于和“棋圣”合照。

    “邀请‘棋圣’等名人前来,就是希望通过名人效应带动围棋运动进一步热起来。”何胜彪说。

    此后,准东地区喜爱围棋的人明显增多,而且还吸引了昌吉的围棋高手专门在此举办培训班。

    多年以后,“棋圣”的彩南之行仍然让准东地区的围棋爱好者们津津乐道。

    少儿围棋推广

    厚积薄发

    2012年3月,克拉玛依市围棋协会进行了第五届换届选举,此前已从彩南油田调到克拉玛依工作的何胜彪当选为这一届围棋协会会长。

    “老何,你在准东把围棋活动搞得很不错,今后也要把克拉玛依的围棋抓起来。”上级领导对何胜彪提出了明确要求。、

    少年兴则围棋兴。本着这一宗旨,何胜彪一上任即提出,要把少儿围棋普及和推广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当年,克拉玛依市围棋协会就专门设立了青少年围棋普及推广中心。

    2013年4月19日,“陈毅爱心围棋教室(003号)”揭牌仪式在克拉玛依市第一小学举行。这是全国第三个、全疆第一个“陈毅爱心围棋教室”。

    “陈毅爱心围棋教室”是由中国棋院和上海市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于2011年共同发起的一个公益项目,旨在纪念新中国围棋事业的奠基人陈毅元帅,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启迪学生智慧,造就一代新人。

    此前的2006年,克拉玛依市第一小学就开展了围棋特色教学。2008年,在克拉玛依区文体局和克拉玛依市围棋协会的支持和推动下,该校将围棋正式引入课堂,成为全疆最早把围棋引入校园并进入校本课程的小学。

    随后,克拉玛依市围棋协会以此为契机,加大“围棋进课堂”的推进力度,不断为学校培训和输送围棋教学人才。

    到2018年,克拉玛依全市18所小学中有17所小学把围棋纳入了校本课程。在对小学生的围棋普及方面,克拉玛依走在了全疆前列。

    为了更好地提升少儿围棋水平,2016年,克拉玛依棋院还专门成立了少年围棋队。何胜彪提出的要求是:队员们不仅要学习围棋技艺,还要学习围棋礼仪和国学。

    把国学融入到围棋培训中,不仅是克拉玛依市围棋协会对围棋事业认识的一个提高,也表明克拉玛依围棋事业迈入了新境界。

    久久为功,必有所成。2017年8月,克拉玛依市15岁少年代耕宇在全国围棋定段赛上成功定段,成为新疆有史以来第一位职业棋手。截至目前,全疆共有3位职业棋手,其中2位出自克拉玛依。

    经过多年的培养和沉淀,克拉玛依少儿棋手的人数和水平得到快速提升,有的已经迈入全疆一流高手行列。

    目前,克拉玛依具有业余段位的少儿棋手已达300余人,围棋爱好者已接近万人。

    办一项赛事树

    一个品牌

    “我们不仅要办好本土的赛事,也要创办好全疆的赛事。办一项赛事,就要树一个品牌。我们要把围棋这项运动在克拉玛依搞得有声有色。”2012年,担任克拉玛依市围棋协会会长的何胜彪明确了协会发展思路。

    当年,克拉玛依市围棋协会创办了首届克拉玛依围棋联赛,同时还举办了首届“华澳杯”全疆围棋棋王赛,2013年初又创办了克拉玛依分段棋王赛,随后还创办了极具克拉玛依特色的天元赛。

    克拉玛依围棋联赛是当时全疆首个地方围棋联赛,自创办以来,立刻引起克拉玛依广大棋迷的热烈反响,并受到新疆其他各地州市棋迷的广泛好评。联赛队伍也从最初的4支发展到目前的10支。

    “华澳杯”全疆围棋棋王赛则得到了全疆围棋爱好者的高度认可。十年来,无论外部经济形势如何,无论企业发展是否顺利,华澳公司始终如一鼎力赞助比赛,确保了该赛事十年不间断举办。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各类比赛取消,克拉玛依市围棋协会又开创性地举办了线上比赛,让“华澳杯”得以延续。

    “只要‘华澳杯’继续举办,我们就会积极参与、全力支持。”全疆各地棋手多次表达这种态度。

    截至目前,“华澳杯”全疆围棋棋王赛已经连续举办了10届,成为全疆围棋大赛持续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一项品牌赛事。

    克拉玛依分段棋王赛也是克拉玛依市围棋协会创新的一项围棋赛事。所谓分段,就是同段位的棋手在一起比赛,大家水平接近,谁都有可能拿本段位赛的冠军。

    这项赛事充分调动了广大棋友参赛的积极性。在首届分段赛举办时,就有89名棋手报名,创下自2000年以来克拉玛依围棋比赛参赛人数之最。在随后的历届比赛中,参赛人数均超过百人,成为克拉玛依本土规模最大的围棋赛事。

    “迎春杯”克拉玛依围棋天元赛则是趣味性和文化味最浓的赛事。天元系列赛包括:天元赛、亲子赛、啤酒赛、闪电战、三人联棋等10余项赛事活动。上至七八十多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孩童,大家同台对弈,共贺新春,其乐融融。“迎春杯”克拉玛依围棋天元赛已成为克拉玛依市“体育大拜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干好一项事业,贵在凝心聚力,贵在坚持不懈。”何胜彪说。

    促成克拉玛依

    棋院落地

    克拉玛依市围棋协会自1994年成立以来一直“居”无定所,从群艺馆到文化大厦,从供热公司棋牌活动室到步行街的茶舍,从老年大学活动室再到克拉玛依河边的休闲屋……处处为家,处处非家。

    直到2014年4月,克拉玛依市围棋协会才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真正的家——正式建成投用的克拉玛依棋院。

    克拉玛依棋院是我国西北地区占地面积最大、环境最优美、功能设施最齐全的专业性棋院。它不仅是一座棋院,更是克拉玛依河上一座标志性的景点。棋院的整体建筑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晴照台。棋院和景点合二为一,文化和美景相互交融,这在全国也十分少见。河水潺潺,闲敲棋子;身处油城,宛如江南。直到现在,克拉玛依广大围棋爱好者都为拥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家”而感骄傲和自豪。

    克拉玛依棋院能够建成,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何胜彪的积极争取。

    2013年,时任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的华以刚受邀到访克拉玛依。在谈及如何促进围棋事业发展过程中,克拉玛依市相关领导表示,有必要建设一座棋院。听到这个表态,何胜彪便一直关注并抓紧落实。

    当时,克拉玛依生态休闲健身公园还在建设之中,相关领导建议就在该公园增建一座棋院,同时还给市围棋协会一个极优的条件:如果在市区能找到合适的地方,也可以新建一座棋院。

    何胜彪带领协会的同事跑遍了市区,但是位置稍好的一些地方早就纳入到城市规划中,以至于后来大家都觉得,能在生态休闲健身公园建一座棋院也不错。

    事情突然有了转机。有一天何胜彪发现,克拉玛依河两岸景区正在改造,这个位置能建棋院那可真是太理想了,于是赶紧又向相关市领导提出需求。

    “只要规划上还有余地,也行。”领导爽快答应。

    何胜彪又赶紧去找规划部门,得到的答复是:规划已经完毕,没有多余之地。

    正当何胜彪不再抱有希望之时,第二天,规划部门打来电话告知,有一处名为“晴照台”的建筑原本计划在其下方建设一个展厅,如果要改成棋院的话,需尽快拿出设计方案。

    何胜彪赶紧联系专业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展厅修改成棋艺大厅、展览厅、休息厅以及培训教室等方案,棋院的大体格局就此确定。

    建成投用的克拉玛依棋院,不仅成为克拉玛依围棋事业发展的坚强堡垒,更成为克拉玛依和全疆乃至全国围棋爱好者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和克拉玛依图书馆、科技馆、展览馆一样,棋院见证了克拉玛依建设高品质城市迈出的坚实步伐。

    围棋文化成为

    城市名片

    克拉玛依市围棋协会深刻认识到,围棋不仅是一项技艺,更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不断加深各地之间的交流,不仅可以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增进友谊,还可以提升城市的品质。与此同时,发展围棋事业,也是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的具体行动。

    “我们力争要让围棋运动正为油城的一张文化名片。”自克拉玛依棋院建成后,何胜彪就不停给围棋协会人员灌输这个理念。

    2015年5月,在何胜彪的倡导下,克拉玛依市围棋协会和石河子围棋协会首先开启了互访交流。两个全国文明城市的互访交流一直延续至今,在全疆传为佳话。

    2015年9月,克拉玛依围棋交流又跨出一大步:在何胜彪带领下,克拉玛依市围棋协会远赴中国台湾,和新北市围棋协会进行了友好交流。2016年,中国台湾新北市围棋文化协会一行5人到克拉玛依进行回访交流,双方签订了围棋文化交流意向书。这种交流一直延续到2019年。

    目前,克拉玛依市围棋协会和伊犁、博乐、库尔勒、哈密、阿勒泰等多地都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

    同时,克拉玛依市围棋协会还积极走出去,经常性参与全国业余围棋赛、全国少儿围棋赛、全国石油职工围棋赛等高端赛事,并取得了亮眼成绩。如,2018年叶小云父子获得全国“亲子赛”冠军;2019年,克拉玛依少年棋手王子寒获得全国少数民族围棋比赛第三名。

    引进高端赛事,见识一流水平,这也是克拉玛依市围棋协会促进交流、扩大影响的一个重要举措。

    2017年8月,中国围棋男子甲级联赛上海建桥学院队VS山东景芝酒业队的比赛在克拉玛依棋院举行。这是克拉玛依棋院自2014年建成以来,首次承办国内等级最高的围棋赛事。参赛双方阵容极为豪华,一共包括4位世界冠军,分别是上海队的常昊,山东队的江维杰、周睿羊和范廷钰。

    当年10月29日,中国女子围棋甲级联赛上海中环集团队VS厦门观音山队的比赛也在克拉玛依棋院举行。上海棋院院长单霞丽说,上海棋院希望在高水平赛事的合作、竞技人才的联合培养、群众棋牌运动产业的发展普及等方面,与克拉玛依开展深入合作,使棋牌文化成为克拉玛依一张城市名片。

    2021年7月,第一届克拉玛依“科力杯”全国少儿围棋公开赛在克拉玛依举行。在闭幕式上,受中国围棋协会主席林建超委托,中国围棋协会普及推广部部长陈凌凯把“全国围棋之乡”的牌匾授予了克拉玛依市。

    何胜彪认为,围棋之所以能成为克拉玛依的一张文化名片,重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重在广大围棋爱好者的积极参与,重在这片文化热土的滋养和沉淀。

    2022年3月,何胜彪正式退休,并且卸任了克拉玛依市围棋协会会长一职。

    “对围棋的热爱让我们走在了一起。今后,如果有需要我的地方,我一样义不容辞。”被大家一致推举担任克拉玛依市围棋协会名誉会长后,何胜彪饱含深情地说。

时间:2022-04-25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