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平 通讯员 窦蓉 摄
【简介】
姓名:黄克平
单位:新疆油田公司陆梁油田作业区陆梁采油站巡井班班长
荣誉:荣获“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荣获“克拉玛依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荣获“自治区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心声:劳动模范这份荣誉不仅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鞭策,今后,我会更加努力,让自己配得上这份荣誉。
是在熟悉的工作领域安然度日,还是去全新的区块迎接挑战?他选择了后者;是只做好本职工作,还是勇于发现工作中的难点并加以探索?他还是选择了后者。
这就是黄克平,一位工作中的“有心人”,技术创新的“探索者”。
2001年,在采油一厂工作的黄克平主动请缨,申请到新开发的陆梁油田。
对于他的选择,有同事不理解:“陆梁油田作业区在大沙漠里,一两周才能回家一次,你孩子还小,真要去吗?”黄克平却认为,新的区块充满新的机会。
建设初期,陆梁油田作业区只有几座临时搭建的“铁皮房”,十平方米的空间里住着七八个人。作业区周围的环境更是一片荒芜,没有植被覆盖的荒漠,被风一吹就飞沙走石,打得人脸生疼。然而,在这里,他一扎就是二十多年。
一次,作业区下了一天一夜的雨,第二天去巡井时,黄克平发现巡井现场到处都是一滩滩的积水,巡井车根本无法前行。想到还有几十口井没有巡检,黄克平决定放弃巡井车。于是,他深一脚浅一脚地徒步去巡井,那次,他发现排除了一处生产单罐浮漂故障。
夏天,他顶着四五十摄氏度的高温巡井;冬天,他则跋涉在厚至小腿肚的大雪里去巡检。
但是,艰苦的工作条件并没有影响黄克平的工作热情,反而,随着专业知识和现场经验的累积,细心的黄克平逐渐开始探索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在巡井的过程中,黄克平发现更换油嘴和除蜡时,油嘴从套筒扳手中脱落并掉入井口立杆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会影响后期工作的进度。于是,他设想:有没有一种带磁力的套筒扳手,可以在操作中一直吸着油嘴,防止其掉落呢?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黄克平找来十几种磁铁一个个去尝试,但都因为磁力不够而失败。后来,在一次与同事的闲聊中,他发现抽油机自动化配件中有一种高性能磁铁,几经调试,终于成功研制出了磁力套筒扳手,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2003年,在结合现场经验发现抽油井示功图中存在改进空间后,黄克平决心自学自动化知识,探索改进方法。一年多的时间里,每个下班的夜晚,他总是抱着枯燥的专业工具书补充基础知识;抓住每个与身边自动化技术专家见面的机会交流学习。终于,通过调整抽油井工作制度,结合相对应层系进行油井冷输试验等节能技术改造,黄克平实现了抽油井用电量的降耗,当年便为作业区节约了两百多万元。
在劳动模范黄克平的带领下,班组成员的业务水平也得到了稳步提高。他所管理的巡井一班连续荣获国资委中央企业学习型红旗班组、全国工人先锋号、中石油先进班组、新疆油田公司红旗班组、新疆油田先锋号等荣誉称号,被新疆油田公司命名为“黄克平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