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旭光:坚守赤子之心
魏春雷

    姓名:郭旭光

    身份: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兼勘探研究所党总支书记、所长。

    感言:我们是油气勘探一线的主力军,是保障国家油气安全的重要一环,我们必须时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攻难点、啃骨头、打硬仗,为祖国加油争气。

    精彩瞬间

    ●一张一张地绘图,一条一条地解释地震剖面,一张等值线图,常常会花费郭旭光一整天时间进行编辑。

    ●凌晨两点多了,他俩还在为一个数据的确认,反复给单位同事打去电话。那一晚,为了能更完美地呈现汇报,他们通宵达旦地工作。

    “追求短、平、快,当不了英雄;想着名、利、奖,造不出伟业。”这是郭旭光13年职业生涯中,坚持信奉的一句话。

    13年间,他带领团队紧盯新疆油田勘探区域,立足“难、新”领域、复杂井层等关键区域,突破重重困难,屡次打破国内外技术局限,发现玛湖和吉木萨尔地区两个10亿吨级特大型油田,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初心、使命是科技工作人安身立命的第一责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即便是光环照耀,荣誉不断,郭旭光依然坚守着忠诚、质朴的初心。

    一个“固执”的决定

    2001年郭旭光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录取,学习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

    2004年,由于成绩优秀,他被面试推荐攻读研究生。

    2008年,作为优秀毕业生的郭旭光被推荐到中海油勘探总院,前途可谓一片光明,而他不顾家人反对,选择了新疆油田。

    “高考时虽然我的成绩在当地还算好,但是到了中国石油大学以后,跟全国各地的同学一比较,我发现自己差得比较远,这说明我们西部整体发展程度、教育水平比较落后。我从宁夏到东部上大学,的确看到了东西部发展的差异。当时,国家正提倡西部大开发,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热血青年,当时我就一个想法:要去西部,去建设西部,建设我的家乡!”郭旭光用“固执”形容自己当初的决定。

    2008年,26岁的郭旭光跟爱人坐了两天火车来到了乌鲁木齐。

    在向西行进的火车上,看着窗外的景象,郭旭光写下一句话:途径了荒凉的黄土高原,越往西,越感觉到了荒凉。

    然而,正因如此,他踏踏实实地开启了一段奋斗之路。

    一张一张地绘图,一条一条地解释地震剖面,有时候一张等值线图,郭旭光就要编辑一天。但是,每当看到那些两鬓斑白的专家戴着老花镜伏案琢磨地质图时,郭旭光便明白了什么是敬业,焦躁的情绪也慢慢变得平和了。

    “看到那些出油的井对应了十几版甚至数十版论证材料,我的心里就一个想法,那就是,坚持!”2019年,在郭旭光受邀参加母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毕业典礼时这样说。

    一份执着的坚持

    然而,坚持这件事儿,说起来简单,要日复一日地做下去,却没那么容易。

    从2008年10月正式分到了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研究所开始,郭旭光就一直从事油气勘探工作。刚开始,他基本上每年更换一个项目组。通过不同的项目组,郭旭光不但接触到更多的科技工作者,他的知识面也得到了拓宽,个人的能力提升很快。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郭旭光开始带领团队承接更难的任务,挑更重的担子。

    2012年,我国页岩油的勘探研究尚属于空白。为了彻底搞清楚页岩油富集规律,郭旭光和他的团队设计了一口井,对页岩油层段进行全井段系统取心,开展针对性的研究。

    钻机全天候运转,有时候岩心出筒可能是凌晨4、5点,为了能取得第一手资料,岩心只要一出筒,他们就要立刻到井场观察描述。

    2012年吉木萨尔的冬天,气温接近零下四十摄氏度,在这种温度下描述岩心,只能不停地跺着脚,搓着手,在外面待上十来分钟,就得赶紧跑回值班房暖和暖和,否则人很快就被冻透了。

    然而,正是在这口井上,通过近300米岩心厘米级精细描述和全面的实验联测的基础上,郭旭光和团队成员通过艰难攻关,揭示了中国陆相咸化湖盆页岩油富集规律,形成了页岩油评价、甜点预测技术体系,填补了国内页岩油地质评价技术的空白,最终还指导发现了10亿吨级吉木萨尔油田。

    一颗赤诚的忠心

    2016年,郭旭光再次转战玛湖的上乌尔禾组勘探。

    针对玛湖南部的上乌尔禾组,虽然早些年已有勘探,也发现了几个油藏,但出水的情况并不少。

    郭旭光带领团队熟悉资料、建井库、建地震库、分层、系统构造解释、预测有利区……通过大量资料的摸排分析,研究团队做出了一个大胆设想:这里有没有可能是一个地层背景下大面积整体含油区?

    郭旭光带领研究团队重新解剖已开发油藏,通过大量研究,构建了岩性油气藏群大面积分布模式。按照这一新模式,部署上钻的金龙31井获得了成功。紧接着,金龙34、金龙42……新井一口口上钻,一批老井恢复试油,都成功了。

    2017年,郭旭光作为负责人,计算玛湖南部上乌尔禾组的储量。期间需要到北京做汇报,由于时间紧,各种全新的图表、数据、报告准备齐全,距离汇报还剩3天。

    郭旭光和团队成员在去北京的飞机上还在继续完善汇报材料。到了北京,他们突然接到通知:汇报提前了。

    那次汇报,他和副项目长一同前往。凌晨两点多了,他俩还在为一个数据,反复给单位同事打去电话。那一晚,为了能更完美地呈现汇报,他们通宵达旦地工作。

    有了充分的准备和论证,玛湖上乌尔禾组2亿吨石油地质储量顺利通过上级公司审查,有力地支撑了玛湖十亿吨大油区的发现。

    “我们是油气勘探一线的主力军,是保障国家油气安全的重要一环,必须时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攻难点、啃骨头、打硬仗,为祖国加油争气。”这是郭旭光心中的一个信念。作为党总支书记,他也这样经常对身边的党员说。

    一抹亮丽的底色

    郭旭光和他的科研团队经过多年努力,才从几代石油人久攻不破的困境中找到出路,若非亲身经历,一般人很难体会到其中的艰辛——

    八零后小伙子冯右伦,在连续11个月的会战中仅休息过3天;王霞田博士和爱人都在科研一线,他们经常是把孩子哄睡以后,又悄悄来到办公室工作到凌晨三四点;作为团队带头人,郭旭光自然也不例外。

    2017年,郭旭光的妻子怀孕。因为工作太忙,整个孕期,郭旭光没陪妻子做过一次产检。妻子生产,他总算是请了7天陪护假。然而,假期第4天,妻儿出院,他把家里的事情安顿好,又返回了工作岗位。

    当时正赶上玛南斜坡二叠系上乌尔禾组井位部署、领域性老井复试及储量计算准备工作全面展开,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和汇报人,郭旭光在家里实在待不住。

    “我作组员时,因为组长都在加班,我当然不能掉队;我作组长时,就更不可能待在家里,我的想法就是,一定要做出表率。”郭旭光说。

    2019年4月,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坐在一区第4排的郭旭光,近距离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当时习近平总书记提了6方面的要求,让我觉得感受最深的就是——奋斗不仅是响亮的口号,而是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奋斗已经成为郭旭光生命历程中一抹最亮丽的底色。

    (参考资料:《十二年油气勘探的心路历程》《郭旭光:行走在世界级勘探禁区的追光者》·中青网)

 

时间:2021-06-04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