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光辉照大地, 克拉玛依遍地盛开团结花
张晶

2017年5月26日,红山社区两家三代人结对认亲。(本报资料图)

    “到克拉玛依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1955年,在党中央的号召下,1219青年钻井队各族队员将民族团结的种子播进了准噶尔盆地这片广袤的土地。1982年,克拉玛依率先在全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活动。

    可以说,克拉玛依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在党的光辉普照下可歌可泣的民族团结进步史。

    向党许下铮铮誓言

    1955年1月,第六次全国石油工作会议作出挺进黑油山、钻探1号井的重大决定。命令一下达,1号井指挥部总指挥秦峰调遣精兵强将,一支由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等8个民族组成的1219青年钻井队,从独山子向黑油山出发。

    临行前,秦峰将一面写着“黑油山青年钻探队”的旗帜郑重交到队长陆铭宝、副队长拜依拉木·艾山手中。“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这12个字,是他们出发前向党表达的决心,也是各族青年钻井队员挺进黑油山的铮铮誓言。

    7月6日,一场简单而庄严的开钻典礼在1号井荒凉的井场上举行。作为代表,维吾尔族钻工艾山登上四十多米高的井架,亲手将一面五星红旗插在了顶端。

    在飘扬的五星红旗下,信念的力量在各族员工心中激荡。没有住处,大家就露宿戈壁沙滩;缺乏生活用水,大家就喝带有硫化氢气味的苦水;蚊蝇叮咬,大家就戴上防咬面罩;没有青菜吃,大家就“望柳解馋”……

    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各族青年队员相互激励、并肩作战,以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精神,积极做好开钻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平整场地、摆放管子、整修设备、调配泥浆,个个忙得热火朝天。

    “出油啦!”1955年10月29日,位于黑油山脚下的1号井喷出高产工业油流。那汩汩喷涌的油流声向全中国、向全世界宣告:准噶尔盆地有大油田!新中国有大油田!那滚滚油流的喷涌声,也正如响彻在克拉玛依油田上的第一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赞歌,谱写着各民族大团结的乐章。

    党的政策坚强有力

    随着“撒大网,捞大鱼”“向准噶尔盆地进军”等一系列重要战略的实施,克拉玛依石油会战的大幕徐徐拉开。

    1956年5月,党中央发出号召:到克拉玛依去!到黑油山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很快,全国掀起了支援克拉玛依油田建设的高潮。

    在1219青年钻井队将民族团结的种子播进准噶尔盆地之后,一个共同的目标又将来自不同地域的各族群众紧紧凝聚在了一起。

    这一批批援建队伍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多个民族在内的各族群众。其中,从新疆招收的七百多名少数民族青年全部投入到钻井和地质调查部门的工作之中。

    也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加强民族团结”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出现在当年及日后事关克拉玛依发展的各项重要决策与文件之中。

    1956年6月,在新疆石油管理局委员会第一次党代会上,“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就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进了工作报告。

    1957年4月6日,《新疆石油工人报》开始陆续刊登《民族政策讲话》,大力宣传党的各项民族政策,以舆论为先导,在思想上引领各族职工群众。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成为油田各族人民搞好民族团结最坚强有力的后盾和保障。各族职工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一呼百应,生产热情空前高涨,由此涌现出许多表现优秀的少数民族职工。

    石油局井下作业处大修七队维吾尔族修井工人克尤木·买提尼牙孜为了保护油层,跳进齐胸的含碱泥浆池调制泥浆,冒着十级狂风操作。因表现优异,他先后被评为先进生产者、五好标兵。1965年1月,他在中南海受到了毛主席接见。

    1965年9月,石油局供水大队职工阿不都热衣木病了,队上3名干部几次到他家中探望,还去医务所帮他请大夫。阿不都热衣木很受感动,医生给了他3天假,可他只休息两天就上班了。他说:“领导这样关心我,我怎么能躺得住呢?”

    党的光辉普照大地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民族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市局党委在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提拔了一批少数民族职工进到各级领导班子,通过各种形式培养了一批少数民族职工……

    处于发展中的克拉玛依更深刻地体会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各项重大民族政策相继出台,全局上下掀起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有关文件精神的热潮,党的民族政策进一步深入人心,民族团结大大加强。

    1982年5月,克拉玛依率先在全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活动。按照计划,市局党委将坚持每年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活动,每年检查民族政策的落实情况,每年总结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每年表彰民族团结先进单位和个人,并力求做到年年有新内容,年年有新提高,年年有新进步。

    这使原本就具有良好团结基础的克拉玛依各族市民感情进一步升华。我市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创新做法也受到了自治区党委的认可,1983年,自治区党委决定推广我市的做法,将每年5月定为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月。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活动犹如各族群众间的情感助推剂。在各单位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民族团结的感人事例不胜枚举。

    1986年2月26日,独山子石油学校少数民族教师吐尼亚孜做完手术后腹腔大出血,生命垂危,需要输入大量血液,12名汉族学生挽起袖子,共献出3800毫升鲜血,把吐尼亚孜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党的帮扶扎实有效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我市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活动的基础上,广泛推广民汉“结对子”活动。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在职工中广泛开展了思想、技术、文化、扶贫帮困等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各级党委创新形式,采取对子双方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双方职责等办法,促使对子之间在生活上互相关心,在文化技术上互相学习。

    1992年,市局党委制订了第一个《少数民族教育五年规划》,各单位也制订和补充了本单位的《规划》,并有逐年落实的具体措施和指标。市局党委每年组织有关部门到各单位进行检查评比。

    也正是从那年起,我市第十八小学的庄超和拉提帕成为了“结对亲戚”。

    拉提帕是新分配来的哈萨克族年轻老师,为了帮助她进步,主管英语学科教学工作的庄超主动听她的课,找出她讲课存在的问题。一节课只需40分钟,可庄超为她评议一节课至少要用两个小时。

    有一次,拉提帕牙龈重度发炎,脸肿得跟发面馒头似的,但在住院治疗期间,她坚持要求回到学校上课。庄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在工作已十分繁忙的情况下,主动要求帮拉提帕代课。孩子们的课没有耽误一节,可是庄超却因为劳累过度,造成扁桃体化脓,开始输液治疗。

    在那段岁月里,克拉玛依像庄超和拉提帕这样的“亲戚”数不胜数。

    党的光辉普照大地,在克拉玛依各届各级党委对少数民族的殷切关怀下,各族群众的生活质量有了大幅提高,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脱颖而出,少数民族与汉族群众之间结下了血浓于水的感情,一朵朵鲜艳的民族团结之花,盛开在克拉玛依的每一个角落。

    (参考文献:《中国共产党克拉玛依市简史》)

 

时间:2021-05-21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