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鸥:我们搭建起城市雏形
郝建美

    人物简历

    李云鸥,女,85岁,祖籍江苏省无锡市,出生于重庆市,1955年9月到新疆石油公司(新疆石油管理局前身)工作,此后在新疆石油管理局勘察设计研究院工作,1992年退休。

    李云鸥说:

    ●我与同学们一起启程赶往新疆。途中,因川北和陕南地区遭遇特大暴雨引发山洪,公路多处塌方,我们不得不冒险徒步百里翻越秦岭

    ●“苦是苦,但看到苦就离开,那谁来搞建设?男人能采油,我们女人也一定能盖房子。”每每遇到困难,大家就互相加油鼓劲

    ●春季冰雪消融,我们开始了引水工程的现场踏勘、调研工作。一行人从克拉玛依出发,自东向西沿着河流行进,一个点位一个点位地走

    2月23日上午,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了石油小区一位正在看书的老人身上。

    老人名叫李云鸥,今年85岁。1955年,18岁的她作为第一批参加新疆石油工业建设的大中专毕业生来到克拉玛依,决心为这座城市的发展贡献力量。

    老人手中的书,是她用青春和热血写就的人生履历。

    此刻,她的目光定格在了一张黑白老照片上。看着照片上的一张张笑脸,她开始向记者讲述往事——

    远赴新疆搞建设

    “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新疆去……”1955年的夏天,即将毕业的我,听到学校大喇叭里的广播号召后,义无反顾地向学校提交了到新疆参加石油工业建设的报告。

    当时,中苏石油股份公司产权刚移交中国,更名为新疆石油公司(新疆石油管理局前身),克拉玛依油区钻探也有了新发现,建设人才十分紧缺。

    当年8月20日,我与同学们一起启程赶往新疆。途中,因川北和陕南地区遭遇特大暴雨引发山洪,公路多处塌方,我们不得不冒险徒步百里翻越秦岭。

    那是一条村民和牛羊踩出的约一尺宽的石子小道。小道旁边就是山间河谷,水流湍急,稍有不慎就可能跌下去。晚上就更危险了,耳边时不时传来的野兽叫声,令人毛骨悚然。大家又冷又困,但不敢闭眼,就手牵着手,在当地老乡的指引下慢慢向前“挪”。

    等到了有人烟的地方,大家的布鞋几乎都露出了大脚趾,草鞋更是磨得不成样子,脚上被碎石磨出的口子一直在往外渗血。

    奔波了23天后,我们终于赶到了位于乌鲁木齐的新疆石油公司。我被分配到了设计预算处(新疆油田勘察设计研究院的前身)。为了纪念来到新疆的日子,我们一起来的10个同学兴高采烈地到西公园合影留念。

    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一号井喷出工业油流,向全世界宣告了新中国第一座大油田的诞生,这更加坚定了我们“为祖国献石油”的决心。

    新疆石油公司很快就在克拉玛依成立了矿务局和建筑安装工程公司。而我,每年都会来到这里,协助矿务局基建科管理工程。

    一开始,矿区没有房子,大家就在帐篷里办公、休息。一刮风,帐篷里都是沙尘,大家只好包上头巾睡觉。遇到狂风,“家”还可能被吹跑。

    根据钻采工程急需,克拉玛依矿务局先在黑油山脚下建设了一批应急的简易厂房和一批地窝子。但随着一号井的出油,工人大量增加,解决住的问题越来越迫切。但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也刚组建不久,主要任务是服务油田生产,实在腾不出力量大面积建设民用住宅。

    妇女撑起半边天

    1959年,3000多名转业官兵和他们家属的到来,再次加剧了住房困难,房子问题实在不能再拖了。

    这时,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经理曹坤才找到我,他郑重地问:“油田建设不能停。你能不能把转业军人的媳妇们组织起来,带动大家自力更生盖房子?”

    这项任务紧迫而艰巨,但我在重庆建筑工程学校上学时学的就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因此,我决定勇敢地担起重任,于是高声回答:“行!”

    令人高兴的是,家属们参与建设的积极性非常高,刚建队就有154人报名。

    1959年4月1日,“三八女子工程队”成立,我这个技术指导员也正式走马上任。大家齐聚一堂,高喊着“咱们女人也能顶起半边天,把家建起来”,然后立即投入到了建设中。

    一开始,大家的主要工作是备料,也就是做土坯、割苇子。这些活儿不难,但特别累。一个土坯的尺寸比砖头大不少,每人每天要做200块才算完成任务。因此,大家要不停地重复和泥、装模、捣实和脱模等工序。光是一个木模子就有十几公斤重,一天下来,大家累得腰都直不起来,脸上、身上都是泥浆。

    苇子要到中拐的湖边去割,再由人背到公路上,才能装上汽车运回。我记得有一个家属叫栾爱莲,她十分能干,创下了一次背60捆苇子的最高纪录。要知道,60捆苇子可是能装满一架子车的!从远处看,苇子几乎盖满了她的全身,只能看到一个苇子堆成的“小山”在一步步向前移动。

    活儿累,大家饿得也快,每月44斤的粮食不够吃,我们就挖蒲根来充饥。

    “苦是苦,但看到苦就离开,那谁来搞建设?男人能采油,我们女人也一定能盖房子。”每每遇到困难,大家就互相加油鼓劲,不仅没有人掉队,等到5月正式开工,工程队人数甚至增加到了356人。

    我作为技术指导员,白天在工地上对大家进行技术培训,手把手地教。到了晚上,我就给大家上技术课,给姐妹们讲解一些建筑工程中的要领和工序。每天说太多话,几天下来,我的嗓子就哑了。

    等大家都掌握了建房技术,我们又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分工分组,实施流水作业,每个组只承担一道工序,干完这栋就“流”到一下栋。这种做法极大提高了建房效率,后来,我们只需要7个工作日就能建设好一栋房屋。

    鸿雁新村、油建南村、油建北村、红旗新村、东风新村……很快,一片片房屋从我们手里建了起来。虽然房屋简陋,但我们万分自豪,这是大家一起用双手建起来的家啊!

    这批土块建筑,就是克拉玛依城市的雏形。

    穿行戈壁去找水

    2000年8月1日,克拉玛依引水工程全线通水试运行。这是载入克拉玛依史册的一天,我心心念念盼了16年。

    从油田勘探开发初期开始,缺水就一直是制约克拉玛依生产发展的重大问题。刚到克拉玛依时,我们的生活用水都是从几十公里外靠骆驼或汽车运来的,每人每天只配发一茶盅。我每天都计算着用,先漱口,再小心翼翼倒一点洗脸,这样能留个水底子,晚上把毛巾浇湿了擦一下脚。

    后来,克拉玛依相继修建了几项水利工程,但对于油田生产和城市建设的用水需求来说,还是杯水车薪。为此,1984年初,新疆石油管理局成立了引水工程筹建处,首要任务就是寻找水源,编制《克拉玛依油田引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克拉玛依油田引水工程设计任务书》,上报石油部和国家计委审批。而我,又有幸参与其中。

    春季冰雪消融,我们开始了引水工程的现场踏勘、调研工作。一行人从克拉玛依出发,自东向西沿着河流行进,一个点位一个点位地走。每到关键区域,大家就停下来勘查地形,并对照地图确定位置,收集水文和水库容量等资料。到了晚上,大家还要做笔记,记下当天的收获。

    那时交通住宿不便,更多的时间,我们是在山区或者戈壁荒滩里穿行,有路就搭车,没有路就靠脚走,睡得最多的是帐篷。经过3个多月风餐露宿,我们终于对工程技术方案有了初步设想,并确定了最佳取水点。

    回到克拉玛依,我负责的经济组开始根据技术组所提方案进行经济评价。

    当时,我们用的是刚从国外引进的一种项目建设科学决策方法。这种方法虽好,但需要先计算出生产规模、建设投资、生产成本等6组数据,还要预测很多主要参数,使用起来难度很大。大家边学边干,领会一部分内容就试着测算一个指标。期间,我还分别到兰州和西安,调研了重要器材的加工制作工艺和材料预算情况。

    一年后,一份图、文、表并茂的《克拉玛依油田引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上报。

    因为工作需要,1984年底,我回到了新疆石油管理局勘察设计研究院迎接新使命,直至1992年在副总经济师的岗位上退休。

    “叮……”墙上时钟的指针指向了12点,该做午饭了。从回忆中醒来的李云鸥站起来,下意识摸了摸早已花白的头发,感叹岁月如梭。

    如今,克拉玛依已经从当年“没有草、没有水,连鸟儿也不飞”的荒漠戈壁,发展成了现在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西部明珠。她望向窗外的蓝天,轻轻呢喃:“现在的克拉玛依,可真美!”

时间:2022-03-03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