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德根:做一名永不褪色的老兵
朱晓钰 夏晔

    人物简历

    叶德根,1937年1月出生于安徽歙县。1956年响应党的号召入伍;1959年9月光荣入党;1960年3月转业到原新疆石油管理局采油三厂任区队岗位长,曾被评为“自治区五好职工”;1993年11月退休。

    叶德根说:

    ●第一批义务兵报名转业时,我原本可以选择去上海就业,但是我向部队领导表态,希望去艰苦的地方。在今天的很多年轻人看来,这种选择好像有点傻,但在那时候,这的确是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为了确保新井尽快投产,我总是一连半月不能回家,天天守在井场。有时遇上投产井发生故障,还要连夜抢修。为了找出“病因”,我跪在油泥里“问诊把脉”,坚守在抗风抢险第一线,保证了油井正常产油、输油。

    ●在一个青春勃发的年代,我积极响应党组织的号召来到克拉玛依,期望着能够奉献青春,贡献力量。回忆那时的日子,的确很苦,但看到如今的克拉玛依越来越繁荣,几代人的日子越来越好,我觉得艰苦创业很值得!

    1956年,19岁的叶德根应征入伍,成为新中国第一批义务兵。1960年,叶德根报名转业来到克拉玛依,自此在这里扎根。他发扬“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精神,几十年间始终默默坚守,勤奋耕耘。

    11月17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原新疆石油管理局采油三厂职工叶德根,他说——

    艰苦卓绝

    我出生在安徽歙县农村,从小生活在日本侵略者的阴影下,目睹了山河破碎的惨状,亲身体会了战争的残酷。

    1949年4月底,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歙县解放,我们从此结束了担惊受怕、饱受剥削的苦难生活。

    是党救了我们家,带给了我们从未有过的和平生活。但我也知道,那是万千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男儿就应该报效国家。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去当兵!”一颗保家卫国的种子在我心中悄然萌发。

    尽管家境贫寒,但我从小肯吃苦。插秧、收麦子这些农活,我从小干到大,虽然把皮肤晒得黑黢黢的,但也练就了良好的身体素质,为后来当兵打下了基础。

    1956年,19岁的我如愿以偿入了伍。萦绕心头多年的梦想终于成真,我甭提多高兴了!

    我来到了原南京军区,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炮兵战士。每天都像打仗一样训练,我从没有退缩过,反而更加坚定了奋发图强的信念。

    “苦地方是建功立业的好地方。除了边疆,我哪儿都不去!”第一批义务兵报名转业时,我原本可以选择去上海就业,但是我向部队领导郑重表态,希望去艰苦的地方。

    在今天的很多年轻人看来,这种选择好像有点傻,但在那时候,这的确是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党指向哪里,我们就奔向哪里。1960年3月,满怀一腔热血与豪情,我们经过培训的第一批义务兵向克拉玛依油田进发。

    知难而进

    跨越四千多公里的距离,看着周边的植被从参天大树渐渐变成低矮的灌木丛,再变成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历经周折和颠簸,我们终于抵达克拉玛依。

    一下车,几十名战友都傻了眼:茫茫戈壁,真的像歌里唱的那样——“没有水、没有草,连鸟儿也不飞”。

    我们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有的被安置在帐篷里,有的睡在地窝子。

    那是一个物资极其匮乏的年代,我们甚至每天还要为吃饱肚子发愁。

    刚到克拉玛依的时候,我们每人每天有12个馍馍,副食品也很丰富,经常能吃到肉和蔬菜。可是2个月后,三年自然灾害无可避免地波及克拉玛依,我们每天的伙食缩水到1个菜、4个馒头,后来干脆只有馒头。

    那时,粮食产量低,国家采取口粮按人分配、凭票买粮的政策。单位给我们按标准发了每人每月38斤半的粮票,凭粮票我们在食堂兑换成等量的饭票。

    我们大都是第一次离家,第一次出远门。白天还好,我们在一起忙工作,感觉不到孤独,可到了晚上就不行了,常常能听到某个被窝里传出哭声。只要有一个人哭,大家都会被“传染”,谁也睡不着了。

    路途遥远,很难回去看望家人,只好给家里写信,2个月写一次。尽管十分想家,但是写信的时候还要和老乡商量好,报喜不报忧,不能让家里人担心。

    勇挑重担

    戈壁滩人烟稀少,气候恶劣,要在这里驻扎,我们首先要解决饮水问题。

    油田建设之初,生产、生活用水要用骆驼和水罐车,到几十公里外的中拐苇湖去拉。每天拉水的车一到,大家就拎着盆盆罐罐,排着长队打水。说水比油珍贵,一点也不过分。

    1960年,在新疆石油管理局的领导下,技术人员一路千辛万苦、反复勘探,决定以百口泉为水源地,修建百—克水渠,以彻底解决缺水问题。

    1960年1月28日,百—克水渠正式动工。由于缺乏机械化施工手段,主要依靠手工作业,施工条件异常艰苦。

    垫土、铺管、抬石、拌浆、砌石、铺路……我参与了为期1个月的修渠工作,顶着风吹日晒,整天与震耳欲聋的“砰砰”的凿石声为伴,就算脚板起了血泡,掌心脱了皮、流出了血,仍坚持轻伤不下火线。

    就这样,百—克水渠硬是赶在1961年春节前修通了。水渠全线通水后,每天向克拉玛依输送约5万立方米的淡水,给克拉玛依带来了希望。

    这段珍贵的经历让我终生难忘,我感到自己真正融入了克拉玛依这片土地。

    1960年6月,我被分配到克拉玛依油田,当上了一名采油工。当时,厂区只建了一些临时的仪器设备厂房,宿舍、办公房、道路都没建好。

    一个站里就一名采油工,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巡井、检修设备。因为没有送班车,每天要步行数公里上下班。

    为了确保新井尽快投产,我总是一连半月不能回家,天天守在井场。有时遇上投产井发生故障,还要连夜抢修。

    有一次,油区突遭大风,设备损坏,生产陷入瘫痪。危急时刻,班长积极组织生产自救,带着我们哪里有险情就往哪里冲。

    我换上工服,带好工具,奔赴井区。为了找出“病因”,我跪在油泥里“问诊把脉”,坚守在抗风抢险第一线,保证了油井正常产油、输油,预防了井喷和漏油事故的发生,避免了直接经济损失数万元。

    一心为公

    1964年,我被调到后勤菜窖,当起了杂工和义务炊事员。为储存好过冬的白菜,保证菜窖的温度适宜,我一晚上要起来好几次调试。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我采购相关材料时货比三家,能省一分是一分。

    这样一来,冬菜损耗率比以往降低了10%以上。同事们在我的影响下,也争做降本节支的“能工巧匠”。

    后来,我被调到三厂机关生产指挥部工作3年。因为我在基层工作过,对职工思想状况比较熟悉,组织上决定由我负责做思想政治工作。我竭尽全力,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我的任务。

    接着,我服从组织安排,先后多次调动工作,直到退休都坚守着基层岗位,尽心尽责做好各项工作。

    1993年,我从采油三厂退管站退休,先后在南泉小区和天山小区安度晚年,一边协助爱人照管家务,一边积极参加“铁老汉”磨刀队。

    我于2007年参加的“铁老汉”磨刀队,现已发展成为“铁老汉”志愿服务协会,包括磨刀队、亲情相送队、爱心服务队等8支服务队伍。

    我一次次为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舞后来者传承革命精神。

    渐渐地,我们在社区老邻居、老朋友、老战友、老同事、老同乡之间搭建起无形的“老友关爱圈”,越来越多的集体和个人都主动投入到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形成了党员示范带动、全民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现在的生活这么幸福,我很知足。

    在一个青春勃发的年代,我积极响应党组织的号召来到克拉玛依,期望着能够奉献青春,贡献力量。

    回忆那时的日子,的确很苦,但看到如今的克拉玛依越来越繁荣,几代人的日子越来越好,我觉得艰苦创业很值得!

时间:2021-11-29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