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阔什托格拉克村:乐安居 立新业 忙致富

记者 王玉召

  冬日里的伽师县克孜勒苏乡阔什托格拉克村宁静安详,遍布村庄的胡杨树和错落的红顶砖房构成了一幅美丽画卷。谈到村里的变化,村民们滔滔不绝,硬化路通到家门口、安居房结实敞亮、庭院干净整洁、文明新风吹遍村庄……

  盐碱滩上起新房

  搬进新家的那天,已过花甲之年的阿瓦罕·阿吾提执意要和乡亲们跳舞庆祝。住了大半辈子土坯房,一朝换新房,喜悦是压抑不住的。

  在阔什托格拉克村,几乎所有人都有一个关于土坯房的记忆。过去,多数村民住的是土坯房屋,改善住房条件是最大的心愿。

  2018年,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派驻工作队到阔什托格拉克村开展扶贫工作,第一件事就是调研农房基本情况。工作队用一个多月时间调研,摸清全村276户村民农房基本情况,逐户分析经济状况,多渠道争取安居房建房指标。

  盖新房的消息在村里传开后,村民们高兴坏了,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很快就组建了一支泥瓦工队伍,短时间内培训了96名建筑工,砌筑工、抹灰工、木工等全都是本村村民。为了让村民早日住进新房,施工队“流水施工”,实行不同工种交叉作业,加快安居房建设进度。

  当年,一排排整齐的安居房在盐碱滩上拔地而起,随后,上下水、柏油路、太阳能路灯等设施迅速建好。

  2018年10月25日是难忘的日子,120户村民乔迁新居,村民们载歌载舞庆祝。“要不是党的好政策,我这辈子也住不上这么好的房子。”阿瓦罕说。

  下足功夫促增收

  房子盖好后,工作队和村干部逐户指导庭院规划建设,科学合理制定庭院改造实施方案,做到了户户有院墙、有菜园、有葡萄架、有林果,让小庭院变成增收园。

  村里的种植结构单一,工作队引导村民调整产业结构,种植新梅、伽师瓜、甜菜、蔬菜等经济作物,户均收入每年增长8%左右;积极推动庭院经济项目发展,配套建设小拱棚55座,具备实施条件的235户村民实现庭院经济全覆盖。

  工作队还鼓励艾尔肯·祖龙、亚森·喀乌力等一批村致富能手发挥带头作用,带动帮助其他村民。以前出了名的懒汉图尔荪·萨依提就是在他们的带动下变得勤快起来的。村委会给图尔荪的妻子安排了公益性岗位,他自己抽空打打零工。2020年,图尔荪家的庄稼丰收了,钱包鼓了,日子越过越好。

  2020年,全村人均收入9050元,比2016年增加3000多元。

  学习技能强本领

  生产生活环境变好了,但特色优势产业基础薄弱、掌握就业技能人员较少等问题制约了村民进一步增收。

  阔什托格拉克村泥瓦工多,缝纫工多,“过去,我们村的泥瓦工只会干一些简单粗糙的活,与技术工人的要求有差距。”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吉力力·玉素普坦言,有点技能的村民不愿出去,总想在家门口挣钱,所以,收入相对低。

  得知村民的意愿,工作队趁热打铁,2020年,争取了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县乡开展建筑工人培训的名额,得知这个好消息,村里60多名泥瓦工第一时间赶到村委会报名。

  目前,该村已有娴熟泥瓦工匠96名、钢筋工5名、水暖工10名、电工10名,取得国家职业技能证书的村民有18名,取得了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教育培训中心颁发的培训合格证书的村民有20名。

  工作队还组织了30名年轻劳动力成立建筑劳务队,满足本村基础设施、安居房等建设需求的同时,有组织地前往周边乡村务工。“半年多的时间,我已经挣了3万多元,多亏了工作队引路有方。”最早加入工程队的吉力力·玉苏普说。

  村里年富力强的巴郎有活干,出不了远门的妇女也有了就业好去处。村里建起了车间,引进了服装生产公司,40余名妇女在家门口就业。“真没想到,村里会有工厂,我能成为工人。”每月有了稳定的收入,缝纫工塔吉古丽·喀斯木乐得合不拢嘴。

时间:2021-01-16    来源: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