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防疫 人“宅”心不“宅”
    编者按:疫情防控时期,市民“宅”在家中,如何缓解可能出现的过度担忧和紧张情绪?面对网友的提问,心理学专家给出了详细建议。

    网友:疫情防控时期长期宅在家,非常着急焦虑,天天唉声叹气,这是什么原因?怎么缓解?

    华中师范大字心理学院副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温芳芳:

    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

    “不出门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这是疫情发生以来的一句网络流行语。而长期“宅”在家引起的“着急焦虑”乃至“唉声叹气”,其实是一种正常的心理与行为反应。这种反应和人的需求直接相关。

    人有生理、安全、爱和归属感等需要,“久宅”使得我们的部分需求不能得以充分满足。

    一、足不出户限制了人们的出行,加上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人们渴求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希望在户外散步、旅行。

    二、健康威胁,寻求内心安全。安全需要包括健康保障、人身安全、工作和财产安全等。一方面,当前还处于疫情期间,人们每天看着病例,缺乏生命安全感;另一方面,因为特殊时期,有的单位不能正常复工,民众会存在经济和工作等方面的焦虑与压力。

    三、渴望爱与归属。人们对亲情、爱情和友情以及归属需要的渴望,只能够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得到满足。长期“宅”着,缺少人与人面对面寒暄、握手和拥抱的真实与温暖。特别对于不擅长使用网络的老人和小孩等人群来说,这份回归到现实人群中的渴望也更为强烈。

    四、角色受限,需要社会尊重。作为“社会中人”,人们在各种社会身份角色的履行中获得社会认可和他人尊重。居家休息让人们的身份角色受限,不能正常工作学习,即使通过在线办公和网络学习,也会受到时空局限,让人产生有心无力感。

    可见,长期在家因生存和归属需要不能得到充分满足,我们会产生着急、焦虑感。但幸运的是,“宅”在家也创造了一种“与自己独处”的绝佳环境,为“自我成长”需求满足提供了良好机会。

    自我调节方式——

    一、乐观坚韧、心怀希望。

    在我们对疫情期民众的心理状况调研中发现,对未来乐观的预期能有效地调节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无论身处何方,保持内心的乐观与坚韧,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信念,这份强大的心理力量也是自我最大的免疫力。

    二、懂得感恩、珍惜既有。

    当看到一个个与时间赛跑、与亲人离别、与疫情决战的“白衣战士”们;当想到一幕幕口罩留下的勒痕、义无反顾的逆行、倾其所有的捐赠,我们感恩守望相助,也更应深刻地感受到能平安“宅”在家,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我们要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和人生的每一个此时此刻。

    三、专注做事、力所能及。

    “宅”为我们提供了“宁静致远”的好时机。一方面,我们可以为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如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帮助有需要的人。当尽己所能地投入其中时,自然会收获发自内心的喜悦;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将手头的学习工作任务进行梳理和规划,聚精会神地去做这些事情时,就会感到时间飞逝了。

    四、展示爱好、静心阅读。

    和平时的忙碌相比,“宅”给人们带来了“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乐趣。可以花式烹饪、一展歌喉、练瑜伽、打太极……满足自己的爱好,让生活有趣多彩。也可以安静下来读书,在阅读中寻找内心的平和宁静,内观自我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0-03-04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