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期间,公交车持续运营、蔬菜副食品直销点每天供应新鲜蔬菜、环卫工人按时按点清扫保洁、快递员准时将包裹送达——我们的生活有他们守护

  □全媒体记者

2月7日,距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区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已经过去了14天。14天里,大多数人“宅”在家中,可还有一些人,为了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转,他们穿行在大街小巷,奔波在路上,他们是公交司机、环卫工人、快递小哥、蔬菜副食品直销点员工……他们用心守护着城市居民的生活。

“我用心多做一点,乘客就多一分保障”

早晨8时30分,张月良来到单位停车场,戴好口罩和手套,手持喷壶开始对一辆辆公交车消毒。把手、钱箱、座椅、玻璃、仪表台……每个细节都不放过。

“疫情严峻,虽然增加了消毒工作量,但我用心多做一点,乘客就多一分保障。”张月良说。

40岁的张月良是乌鲁木齐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经营二部14车队105路公交车驾驶员。2003年抗击非典时,曾在部队当了8年卫生兵的他参与了疫情防控工作。这次疫情发生后,他又毫不犹豫地加入单位“防疫应急志愿队”。

“上车要保持距离,记得开窗通风!”105线路全长23公里,车程85分钟,这句话张月良时常挂在嘴边。上岗前,他会装几个口罩,送给那些没戴口罩的乘客。

前几天,张月良主动承担了前往高铁站、飞机场等区域运送旅客的重任。饿了吃点馕,休息时就在车上迷糊一会。

高铁站、飞机场的旅客,常常深夜抵达。为了不落掉一个人,张月良经常站在寒风刺骨的车站一遍遍大声招呼旅客上车,这让很多长途跋涉、舟车劳顿的人心里暖暖的。

“每天与乘客密切接触,谁都会有压力,可我们都不上岗了,谁来保障城市的交通运输?”张月良的回答朴实而有力量。

“每个角落都干净,病毒就藏不住了”

蒲扇般的扫帚扫过地面,但眼尖的肉孜·托乎提还是看到一片卡在砖缝里的纸片,他弯腰捡起纸片扔进了身边的垃圾箱。

35岁的肉孜在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当保洁员已经7年了。十月街后门到四号楼这一段路,是他负责的“地盘”。疫情发生后,肉孜和同是保洁员的妻子每天都坚守在岗位上。

“新闻里天天都有专家介绍怎么做好居家消毒,我们保洁员也要做好城市这个大‘家’的清洁工作,每个角落都干净,病毒也就藏不住了!”肉孜卖力地抡起了手中的大扫帚。

早晨8时20分,肉孜已经把负责路段清扫干净,垃圾也倒入了指定垃圾船内。但他还是不敢松懈,拿着笤帚和簸箕在角角落落里搜寻着果皮纸屑和落叶,唯恐一片废纸屑都会影响路人的健康。

“肉孜上车!”8时40分,一辆消毒车停在肉孜身边。疫情发生后,肉孜每天清扫完路面,还要跟随片区管委会城区管理服务中心的专车收运垃圾,辖区12个社区内都有专设垃圾箱投放居家隔离人员垃圾。来到垃圾投放点,肉孜和同行人员拿着消毒器对着垃圾箱转着圈喷洒一遍,然后将垃圾箱搬上另一辆车,又将已经消过毒的空垃圾箱放置原处,奔向下一个投放点。

“优先把防疫物资送到位才最重要”

“你好!京东快递。抱歉,疫情期间不能送货上门,请来取一下快递。”京东物流乌鲁木齐白鸟湖站快递小哥杨春明,在位于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的中城·国际城小区地下车库给客户拨打电话。身后的车里,大大小小的快递包裹装得满满当当。

杨春明说,今年春节快递量是往年同期的2倍,其中60%是口罩、消毒液。“公司要求防疫物资要优先派送,我们每天早上7时开始卸货、分拣、装货,然后送货,一天要送100单左右,回到家天都黑了。但特殊时期优先把防疫物资送到位才最重要。”

6日下班后,白鸟湖站收到一批乌鲁木齐企业捐赠给库尔勒市的物资,杨春明和同事们一直加班到深夜,7日一大早,这批物资就出发送往库尔勒了。

特殊时期坚守在岗位上,杨春明的家人很支持他。杨春明绝大多数的同事也和他一样,选择了留下。

杨春明说,为了保障安全,京东物流采取了严密的防护措施。

“快递包裹一到乌鲁木齐就进行消毒处理,每天送不出去的包裹回到站点要再次消毒,我们的车也会消毒,公司还每天给我们发放口罩,这都坚定了我们坚守岗位的信心。希望就像我的名字那样,春天必然会到,光明必然会到。”

14时50分左右,快递一个一个被领走,杨春明又开车向另一个派送点奔去。

“只要居民吃上新鲜菜,再累我也乐意”

凌晨4时30分,闹铃叫醒了睡了还不到4个小时的孙凯。迅速洗漱完毕、看了一眼熟睡的妻儿,他轻轻地关上了房门。

作为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108号蔬菜副食品直销点的店长,孙凯不仅要保障居民小区的蔬菜、水果、副食品供应,还要保障周边3个没有蔬菜副食品直销点的居民小区的供应。

“我的面包车有点小,就跟朋友借了辆货车。”孙凯说,每天至少要进60种新鲜蔬菜,4个小区加起来得准备3吨多蔬菜。

5时许,孙凯来到位于乌市城北主干道上的新联农副产品综合市场。询价、选购、搬货……3个小时,孙凯将车装得满满当当。

8时30分,孙凯回到了蔬菜副食品直销点。赶来帮忙的家人已将80平方米的店铺打扫得干干净净,消毒水的味道扑鼻而来。卸车、拣菜、分装、铺货……9时许,孙凯一家迎来了第一拨居民。

“你跟爸妈多费点心,每个进门的居民都要测量体温,勤消毒,每天至少4次。”叮嘱完妻子,孙凯驾车向隔壁的阳光雅润苑小区驶去。

由于条件有限,孙凯便在小区的空地上支起菜摊。店里有的菜,摊位上一样不少;店里什么价,摊位上就什么价。一个小区,一待就是半天,手冻得皲裂。

14时30分,送走最后一位买菜居民,孙凯折回直销点。三两口吃完一桶泡面,装上菜又赶往下一个小区。

“不讲条件。”退伍后,孙凯一直延续着军人作风。疫情发生后,他几乎是连轴转,一整天吃不上几口热乎饭,“只要居民吃上新鲜菜,再累我也乐意。希望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让这次疫情早点过去。”

(记者赵春华、于熙、李琳、王永飞、苏璐萍采写)

时间:2020-02-08    来源:新疆日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