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曾是最温暖的家
刘杰
    编者按

    “地窝子”,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或许已经是个模糊的概念了,但对于早期参与克拉玛依油田建设的石油人来说,“地窝子”是他们曾经最温暖的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地窝子不仅是石油工人居住的宿舍,还是大伙的会议室、食堂、商店、邮电局,有不少石油人在“地窝子”里成了家,有了孩子。那个年代,尽管条件艰苦,石油工人们以苦为荣、以苦为乐,他们满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践行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誓言,为新中国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物样貌

    克拉玛依黑油山地窖位于克拉玛依市准噶尔路22号,市文博院(展览馆)院内,共两座。地窖单座长22.3米、宽7.4米、深1.5米,面积约165平方米。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旧址上复原的克拉玛依黑油山地窖。

上世纪五十年代,克拉玛依建设初期人们住的“地窝子”。

    克拉玛依黑油山地窖始建于1955年,是半地下式地窖。

    1955年6月,第一支钻井队进驻克拉玛依。

    当时,居住成了大问题,大家集思广益,在修建房子时,半截建在地上,半截在地下,这就是克拉玛依石油人早期居住的房子——地窖,也叫“地窝子”。

    1956年春夏,大批石油会战职工到达克拉玛依,人们在黑油山脚下修起了一二十个大地窖,每个井队住一个。当时的新疆矿务局还在地窖边搭起数十顶铁架子帐篷,解决部分石油工人的临时居住问题。一直到这一年8月,克拉玛依才建起了第一批简易住房。1956年下半年,在距黑油山西约三公里的地方建成了第一批土木结构的住房,用于克拉玛依矿务局办公、职工宿舍和职工食堂。

    上世纪60年代,随着油田发展,地面建筑开始建成,油田原有的地窖也逐渐被废弃。市文博院(展览馆)建馆后,相关部门决定在馆内仅存的两座地窖原址上进行复原。2005年,相关部门又对两座地窖进行了翻修加固,将原来使用芦苇搭盖的房顶改换成木板和防雨毛毡房顶。

    由于该片区地下水位过高,为防止地下水渗入,翻修加固时专门修建了渗水渠。

    2010年8月13日,该地窖被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认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3月,该地窖被认定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市文博院(展览馆)对地窖进行了展陈提升。相关部门根据文献记载和人物口述,对当年设在地窖中的职工宿舍、前苏联专家的房间、职工婚房、门市部的样貌进行了还原。

    克拉玛依黑油山地窖现由市文博院(展览馆)管理。

    “地窝子”往事

    那时,地窖成了最好的住房,但是由于受条件限制,地窖很少,就连帐篷也十分有限,很多工人只能露宿在戈壁滩上。“地窝子”这东西,比活动板房凉快得多,而且还可以修宽敞一些。由于有优越性,所以很长一个时期,油田上都在使用。“地窝子”可以作客厅、食堂、办公室、新房,全都行。

    —— 钱萍:《留在新疆的记忆》

    70平方米的地窖门市部,营业间占去五分之四,后边有一小间是会计的办公室,另一小间是两位上海姑娘的宿舍,其他20多位老中青建设者们都挤在两顶帐篷里。地窖门市部供给大食堂的主要是大米、面粉、食油和牛羊猪肉。风吹石头跑,小伙多姑娘少,又没有家属和宝宝,所以我们供应的生活物资比较单纯。

    ——刘宵风:《油城初期的商业工作》

    食堂设在一个大“地窝子”里,周围扔满了骨头,盛挂面的大铁盆里死苍蝇黑压压一大片,一碗面条里面至少也有五六个苍蝇,见了真叫人恶心。为了填饱肚子,我们也顾不了那么多,夹净了苍蝇,还是狼吞虎咽地吃着。

    ——王汝勋:《难忘的岁月》

    晚上,四盏500瓦的大灯把戈壁滩照得如同白昼,乐曲鼓声一响,大伙纷纷从“地窝子”里钻出来围成一个大圈。“机关干部带头跳啊!”团委书记杨溪山一边高声喊着,一边拉着总务科一个胖胖的女炊事员转起了圈子。看热闹的人也陆续加入到圈子中来。跳的人多了,戈壁滩上尘土飞扬。

    ——蔡兆锋:《往事难忘》

 

时间:2022-03-25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