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前辈的铿锵足迹
刘杰

    编者按:

    历史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1955年10月29日,黑油山1号井喷油,标志着新中国第一座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诞生。从此,来自五湖四海的老一辈石油人在克拉玛依开启了建设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建设美好家园的新征程。他们满怀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为了无悔的青春和美好的未来,在亘古荒原上建设了新兴的城市,铸就了克拉玛依的不朽丰碑。

    本期“城市记忆”带你看看第一代石油人杨公瑾的日记和“宝鸡支援新疆”职工的背心,让我们走进老一代石油人的生活,重温那段如歌岁月。

    第一代石油人杨公瑾的日记

    文物样貌:

    杨公瑾日记使用年代为1950年至1960年,日记共有5本。尺寸分别为:长13.5厘米,宽9.5厘米,重80克;长14.4厘米,宽10厘米,重140克;长13.6厘米,宽9.8厘米,重120克; 长18厘米,宽13厘米,重120克;长14.2厘米,宽10厘米,重440克。5本日记本均为长方形,质地为纸或漆布,封皮颜色分别为深蓝色、紫红色、墨绿色,封面上方分别印有“成功日记”“学习日记”“为人民服务”“工人和农民”字样。

    1956年4月,34岁的杨公瑾来到新疆。杨公瑾是浙江诸暨县人,出生于1921年12月4日。到克拉玛依后,他被分配在新疆石油管理局运输处工作,先后担任车间主任、材料副股长。1975年12月,他又被调入新疆石油管理局机械厂工作,先后在机械厂库房、供应科、劳动服务公司工作,分别担任主任、副科长等职务。期间,他于1962年荣立记功一次;1981年荣立三等功一次。

    杨公瑾有写日记的习惯,工作中遇到的点点滴滴,都会记录在自己的日记本里。这一习惯一坚持就是几十年,一直到他1984年6月光荣退休。

    1984年10月和2011年5月,文物征集小组成员先后两次向杨公瑾本人征集到了5本日记。在这5本日记本里,详细记录了他本人在克拉玛依油田建设初期的工作、学习细节和数据,同时,也记载了克拉玛依油田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发展情况。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和自治区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联合鉴定组鉴定,确认为一级文物。

    这5本日记为向后人介绍克拉玛依油田留下了宝贵依据,同时,对记录克拉玛依发展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宝鸡支援新疆” 职工的背心

    文物样貌:

    “宝鸡支援新疆”职工穿的背心,使用年代为1956年10月。背心是全棉质地,尺寸为:纵100厘米,横60厘米,重56克。这是一件二道背心,白底红字,背心正面有红色黑变体“石油”二字,下方是红色行草“宝鸡—新疆”字样,中间有红色齿轮图案,背面有红色印刷体“22”字样。

    一件千疮百孔的背心,不仅讲述了一代石油人对油田的情怀,也记录了一段艰苦的奋斗里程,更见证了一段城市发展的历史。

    1956年9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号召全国人民支援克拉玛依油田建设。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267名宝鸡市石油工业部第一机械厂的技师从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支援克拉玛依油田建设的先锋队。

    同年10月,267名石油工业部第一机械厂的干部、职工身穿印有“宝鸡—新疆”字样的背心,心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到最艰苦的地方”的理想,从陕西宝鸡千里迢迢奔赴克拉玛依,支援油田勘探开发建设。从此,他们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着不平凡的业绩。

    这件被穿得大洞连小洞的背心已经破旧不堪,但主人一直舍不得丢弃,始终保留着。2007年6月,文化局向全疆石油系统广泛征集历史文物时,此件物品是由克拉玛依机械制造总公司无偿捐赠的物品之一,目前仅存一件。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和自治区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联合鉴定组鉴定,确认为一级文物。

 

时间:2021-03-09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