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祖国找石油
——国家一级文物“讲述”自己的故事
李雪松

    编者按

    浩瀚星辰,克拉玛依虽然年轻,但伴随着几代石油工人的励精图治,这里已不是文明的沙漠,克拉玛依的精神被铭刻在一枚枚文物宝藏中,融进所有克拉玛依人的血液中。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今天本报再次将尘封已久的往事呈现给读者,让国家文物自己向您讲述背后的点滴故事,诉说奋进年代石油工人的血与魂、坚与毅。

张恺手书的地质调查日记。

    张恺地质调查日记

    体貌特征:

    长18厘米,宽13厘米,重360克。红色(或绿色)硬皮封面写有黄色“劳动与学习”,在“劳动与学习”字下边有“麦穗五星”组合图案,日记下部印有“新疆军区军直合作总社制”字样。

    文物自述:

    我是克拉玛依油田第一位地质师张恺的调查日记。

    别看我只是其貌不扬的几本日记,但我在地质学方面的科研价值可不能和一般的私人日记相提并论、同日而语。说到这,我不得不向大家夸道夸道我的主人张恺了。

    1953年春,张恺从北京地质学院石油地质系毕业后来到新疆中苏石油股份公司(新疆石油管理局前身)参加工作,第二年,由张恺任地质师、苏联专家乌瓦洛夫任队长的地质调查队就前往黑油山——乌尔禾地区进行了2150平方公里1:10万的地质普查,张恺还亲手记录了包括我在内的数本调查日记,收集了大量的野外勘察资料,取得了对这一地区油层、构造等的新认识。他和同事们通过对这些地质资料的分析和研究后认为:黑油山——乌尔禾地区的含油远景很好,建议对这一范围或地区进行详细的地球物理详查和探井钻探,并提供了所选定的3口探井井位,其中就包括黑油山1号井(后称克拉玛依1号井)。最终,1955年的10月29日,黑油山1号井喷出工业油流——克拉玛依油田诞生了。如果说,张恺是为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那么,我作为当年记录那些资料的日记本,也算是一位“有功之臣”了。

地质队使用过的望远镜。

    望远镜

    体貌特征:

    主要由铁和玻璃组成,镜身为铁制,镜片为玻璃。纵长16.5厘米,横长12厘米;厚5厘米,重620克。

    文物自述:

    我是克拉玛依第一个地质调查队使用过的望远镜。

    望远镜,顾名思义就是用来眺望远方的光学仪器。没错,我的主要作用就是供地质队员们眺望、观察远距离的物体及地形地势的,我能把远处的事物按一定倍率放大,使本来无法用肉眼看清或分辨的物体变得清晰可辨,所以,望远镜是地质学家进行地面观测时不可缺少的工具。

    在我来到克拉玛依博物馆之前,我一直由张恺地质师拥有和使用,陪伴了他无数个年头,直到1984年,我被捐赠给克拉玛依矿史陈列馆,入馆后一直作为展品供公众参观。

克拉玛依第一个地质队使用过的地质锤。

    地质锤

    体貌特征:

    身体呈T字形,一共由锤头和把手两部分组成,锤头由生铁铸造而成,把手为成木截取、打磨而成。其中锤头部分纵长21.8厘米,横长4.8厘米,厚3.3厘米;把手部分纵长59.4厘米,横长3.2厘米。

    文物自述:

    我是克拉玛依第一个地质调查队使用过的地质锤。我的主要作用是配合地质工作者采集岩矿、化石等地质样品,为他们寻找到地下油气或矿产宝藏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作为一把走南闯北、结实耐用的生产工具,大多数时候,我都被地质队里年轻又有学问的地质师张恺握在手里,每到一处,他就用我的锤头部分对着岩石或岩层敲敲打打,直到把岩层敲打得破碎成块,或者用锤头的尖棱或扁楔形的一端进行岩层剥离,或除去岩石表面的风化物、浮土,并开凿成槽、进行浅处挖掘等,他和队友们将敲落的岩石、矿石标本进行修整、采集、捡拾后简易包装一下,就放进随身挎着的地质包里,携带回去进行化验分析。根据地质标本的构造、年代、成因和矿物的化学成分,以及不同类型的岩石,化石,岩层变形的迹象以及岩层(岩体)之间的关系,他们就能够了解、分析并判断出地层下有没有自己要找的“宝藏”了。

克拉玛依第一个地质队使用过的罗盘和地质包。

    罗盘

    体貌特征:

    铜制品,整体呈扁圆形,上部带盖,玻璃表门内有指针。高2.5厘米,直径8厘米,体重280克。

    文物自述:

    我是克拉玛依第一个地质队使用过的罗盘。说起我的名字,可能很多人会忍不住问:“罗盘是干啥用的啊?”别急,就听我给你细细道来——

    其实,就像战士离不开钢枪一样, 地质勘探队员们也有自己必不可少的“亲密伴侣”,那就是罗盘、地质锤、放大镜,这三样东西被大家亲切地称作“地质三大件”。罗盘,跟我们常见的指南针差不多,主要是用来指示方向的。由于地质工作者们大多数时间都在野外进行地质勘探,当他们处在渺无人烟的荒郊野外时,就该我出马了,关键时刻,我能带领迷路的人们走出困境。

    我的用途不仅如此,在地质队员们需要对目的物的方位进行测量时,我能对岩石、岩层的走向、倾向,岩层倾角、产状进行测定。通俗地说,就是要看看岩石是水平的还是倾斜的,如果倾斜,又倾斜了多少度。

    地质包

    体貌特征:

    方形单挎背包,深褐色皮革材质。包体纵长38厘米,横长31厘米,背带长125厘米,宽3厘米,体重417克。

    文物自述:

    我是克拉玛依油田第一位地质师张恺使用过的地质包。

    我的主要功能是用于盛放主人的地质资料和地质工具。每当我的主人和地质队员们发现或采集到岩矿标本时,都会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放进我的身体,我也会忠心耿耿地守护着它们防止丢失,因为地质队员们找到这些矿石样品真是太不容易了。

    由于我常年累月地跟着主人风里来雨里去,在野外进行地质勘探,使得我原本淡黄色的皮肤已经变成了深褐色,再加上年深月久风吹日晒的原因,更使我增添了不少沧桑感和陈旧感。随着岁月的流逝,我越来越接近自己完成使命的那一天。

    1984年10月,我被张恺无偿地捐赠给了克拉玛依矿史陈列馆,就这样,光荣退休后的我,一直被作为展品摆放在展柜中供人们参观。

    图片由克拉玛依博物馆提供

 

时间:2020-12-28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主页